抑郁情緒不代表抑郁癥,抑郁情緒人人都有,但往往都會一閃而過,或者經過短暫的自我調節后,這些抑郁情緒就會很快消失。
但也要引起重視,抑郁情緒怎么緩解?如何保持健康心態?七個***了解一下,別讓心理問題打敗你!
織毛衣
織毛衣看似是一個很平常的活動,這個過程正需要認知功能的全面參與,這本身就是一個行為治療。通過織毛衣,可以改善注意力及短時記憶能力,改善執行功能,也可以達到緩解抑郁情緒的目的。
繪畫
繪畫作為一種情感的表達工具,被廣泛用于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中,與傳統的會談式心理治療相比,繪畫治療更具優勢。
因為繪畫治療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回避意識層面的“審查”、心理防御機制及阻抗,表達出更豐富的心理內容體驗,從而彌補了訪談式心理治療的不足。來訪者通過畫筆和顏料來宣泄、表達、覺察及處理個體潛意識中的情節和內在沖突,從而達到自我療愈的目的。
聽音樂
音樂對抑郁情緒的作用機制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生理方面,音樂可抑制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誘導外周生成和釋放一氧化氮,還可上調疼痛患者的內啡肽水平,下調正常人的內啡肽水平,上調褪黑激素的水平等,從而改善睡眠質量,緩解抑郁情緒。
寫日記
寫日記的過程是一個自我療愈的過程。在抑郁狀態下,人會有認知偏差,對事物和對自己的評價都是負面的、消極的,通過日記讓自己的情緒毫無保留地發泄出來,把自己無可訴說的故事和秘密表達出來,且這種方式是非常安全的。
寫日記還可增強自我體驗,提高存在感,從而提升人生的意義感,把生命體驗用文字表述出來,感覺自己真實地活著。
多曬太陽
日光照射會使人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如紅外線的熱效應,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紫外線可使黑色素氧化,皮膚中維生素D、胃酸分泌等增加,還會使血液中血紅蛋白等含量上升。在充足的日照下,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會有所提升。
運動
運動可使抑郁癥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轉移、情感得到發泄、降低緊張焦慮感等,對抑郁癥有較好的輔助治療。研究表明,運動時大腦分泌的內啡肽是種類似于***功能的生化物質,能給人欣***,對減輕心理壓力有獨特作用。
抑郁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腦結構、腦功能的損害,具體表現為認知、執行、記憶功能的減退。運動被證明能重塑抑郁大腦結構,促進海馬神經元的再生,促進行為適應性變化,對幫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具有積極的作用。
親近大自然
走出去見大自然,增加戶外活動是最佳緩解抑郁及預防抑郁***,有助于改善人的認知功能。戶外活動也是運動中的一種,有規律的運動、活動有助于壓力的緩解、情緒的疏導及自信心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人的認知功能,預防抑郁情緒。戶外活動也增加了曬太陽的機會,有助于緩解抑郁情緒;增加了人際交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