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是用來形容建筑物的精美的,然而近些年經常在一些權威媒體看到將“美輪美奐”用錯的案例。歌舞表演美輪美奐、化學反應美輪美奐、剪紙藝術美輪美奐、庫里打球美輪美奐、燈光和飛行表演美輪美奐......甚至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和董卿,也用“美輪美奐”用來形容舞蹈。
原本只是一個拿來形容建筑相關的成語,但多數人都將該成語用在了錯誤的地方。美輪美奐的正確釋義應是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也用來形容雕刻或建筑藝術的精美效果,也有“美好絕妙”的意思。
“美輪美奐”語出《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武(即戲曲舞臺上經常演到的“趙氏孤兒”)新宅落成,同僚前去祝賀,其中有個叫張老的說道:“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顯然,這是一句恭維、贊美的話,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呢?
探究四字成語的含義首先就得清楚關鍵字的明確釋義。先說“輪”字,《說文解字》解釋說:“有輻曰輪,無輻曰輇。”可見“輪”的本義是有輻的車輪,后引申為回轉、轉動。但“輪”還有一個義項指“高大”,這一義項僅在“美哉輪焉!美哉奐焉!”中使用,東漢經學家鄭玄注解:“輪,輪囷(qūn),言高大。
”關于“奐”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奐,大也。”《王力古漢語字典》解釋為:“奐,眾多盛大。”例如《文選》嵇康的《琴賦》:“奐衍于其側。”劉良注“奐衍,多貌。”《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眾多,鮮明,形容敞亮。”因此,“美哉輪焉!美哉奐焉!”可以直譯為:“美啊,多么高大!美啊,多么華麗!”后來成了一種固定結構,演化出成語“美輪美奐”。
美輪美奐在《中華成語詞典》中解釋為“形容房屋高大華麗,為數眾多。”《辭源》也釋義為“形容高大美觀。多用于贊美新屋。”可見,權威書的解釋比較統一,都是專門用來形容建筑物的壯觀漂亮或高大華美,而不是用來形容人物、繪畫雕刻、藝術表演的。成語的用法釋義包括適用范圍都是極其嚴格的,千萬不能用慣性思維感知其用法,要從成語的起源開始了解,只有清晰明確的了解成語的“源”才能用好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