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一檔音樂類節目《異口同聲》,迎來收官之夜。
節目中,劉維邀請張杰合唱《我們的歌》。
這是曾經《我型我秀》的主題曲。
歌曲里寫的是夢想。
時光。
和回憶。
唱至中途,劉維哽咽顫抖。
他開始啜泣,眼中淚光盈盈。
曲終,轉身抹淚。
他想說些什么。
話卡在喉嚨,怎么也出不來。
只剩下通紅的眼眶,和淚水漫漶的臉,告訴觀眾,他很遺憾。
“同一個起點,但是不同的終點”。
這是主持人對劉維和張杰現狀的總結。
也是劉維音樂征途的悲慘寫照。
張杰和劉維,同在《我型我秀》出道,并且都是冠軍。
一個2004年。
一個2005年。
但14年后,兩人天上地下。
張杰出專輯,賣到脫銷;開演唱會,一票難求。
而劉維,一首歌未紅,成了綜藝混子。
談起年少時的夢想,他滿懷愧疚。
這次來到舞臺,再也抑制不住不甘。
他談到一起出發的那些人,談到大家對他的不看好。
大聲說:“未來我還想當一名歌手。”
臺下觀眾為他動容。
黃國倫鼓勵他:
“如果剛剛那首歌,當年是送走選手。那么劉維今天你唱的,就是重新出發。”
劉維壯志凌云,重新出發。
但現實總歸殘酷。
四年后,沒等來劉維成為歌手的消息。
卻見#劉維退圈#的熱搜上,赫然映著一個“爆”字。
那天是2022年的2月25號。
劉維為患癌的母親,宣布暫退娛樂圈。
雖說是暫退,但對一個十線開外的藝人來講,基本就是永遠告別。
這意味著,劉維的音樂夢,可能真的就到此結束了。
想到這,滿是感慨。
他曾也是冉冉升起的巨星,起點不輸張杰、薛之謙。
但為何他沒成?
為找到答案,我們扒開了他沉浮的17年。
發現每張影片上,都寫滿了“心酸”二字。
一個人在夢想面前失敗了。
我們首先想到的原因:他是不是不夠努力。
劉維不夠努力嗎?
其實很努力。
為了音樂夢,他用盡一切力氣,去讓自己紅。因為紅了,才有機會發歌。
他扮丑。
模仿。
暖場。
跳舞。
什么都干。
在《百變大咖秀》上,模仿吳莫愁。
化著深黑的眼線,涂著芭比粉的口紅。
扭動著腰肢,學著吳莫愁的動作,唱著《就現在》。
一出場,神似到如同本人親臨。
他模仿蔡依林,唱著《春天里的一把火》。
踩著高跟鞋跳熱舞,動作穩健流暢,跟蔡依林不相上下。
觀眾樂了,評審團服了。
劉維在模仿屆留下了姓名。
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在他的妝化下,活靈活現。
不管是孫悅、lisa,或者蔡徐坤,他都手到擒來。
因甩得了包袱,又放得下身段,他在綜藝上逐漸吃香。
《大咖秀》后,等來《火星情報局》。
這次憑借夜場小王子的控場能力,帶來更多歡樂。
每當音樂一響,臺詞一出,場子立馬就熱了起來。
“Hello,大家好,我是劉維。
歡迎來到芭納納,跟我一起high起來~”
“今天我們從俄羅斯請來了一個小野貓,給大家搖一下。”
看完這個熱場,不管你開始多么無感,身體的細胞都會跟著搖擺。
劉維的神奇技能,給他帶來了不少綜藝機會。
例如湯唯的綜藝首秀,《快本》就專門請劉維熱場。
湯唯放不開,整個節目都很冷。
劉維就變著法子炒熱場子。
唱嗨曲,秀舞姿,完全不顧個人形象。
最后終于成功讓湯唯開口唱歌。
憑著這股拼勁,他在綜藝慢慢有了一席之地。
但與此同時,“綜藝混子”的罵名也開始盛傳。
在《樂隊的夏天》中,丁太升就這樣罵他:
“劉維的本場表現,簡直可以算是國內所以綜藝中的最爛表演。”
“唱唱不行,寫寫不好,搞笑又搞不笑,一上臺連舞臺都覺得尷尬的爛綜藝咖。”
字字如刀,扎在劉維心上。
關鍵不止丁太升罵。
不少人也認同這個說法。
所以當劉維談起音樂夢時,部分人是不屑的。
認為他完全是矯情炒作。
“這么愛音樂,何必做綜藝混子。”
但真是這樣嗎?
故事接著往前翻,似乎又出現了新的答案。
2005年,劉維憑借《我型我秀》成為冠軍,風光無兩。
公司把他送去韓國,按照Rain的路線培養。
那會,尼坤是他兄弟,泫雅是他伴舞。
成為巨星的夢想,似乎近在眼前。
但一年左右,因合約問題,劉維被迫回國。
恰逢他消失的那段時間,《超女》《快男》如火如荼。
選秀冠軍層出不窮。
連張杰,都參加《快男》再次出道。
劉維這個名字,少有人再提起。
星途暗淡。
無人問津。
為了挽救低迷的事業,劉維改名為劉晏辰。
結果更查無此人。
2009年,迪士尼原創品牌《歌舞青春》,準備拍中國版電影。
億萬觀眾翹首以盼。
劉維很幸運被選中出演。
他以為自己終于等來了機會。
但公司不答應,口氣強硬。
“如果你非要去,那就拿出100萬解約費。”
劉維也硬,說解約就解約。
但問題是,100萬,從哪來。
他母親賣掉了家里的房子,又跟親戚朋友借了錢。
勉勉強強湊夠100萬,讓劉維成功解約。
然而,他孤擲一注爭取來的機會,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歌舞青春》撲了,非常慘烈。
他直接被打擊到了塵埃里,向現實低了頭。
從那一刻起,他開始被迫放下夢想。
一切以生計為主。
甭管是商演還是小節目主持人。
“只要有能賺錢的活動需要我,我就去。”
他很拼,用了三四年的時間,還完了債務。
本是開心的事,他卻備感自卑。
他發覺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遠。
尤其看著張杰登上央視舞臺,唱著《這就是愛》,而自己卻在搞笑綜藝上,迷失自我時。對夢想的不甘和愧疚,讓他轉輾反側。
發展至后來,他甚至不敢談起自己是個歌手。
在《向往的生活》中,毛不易無意間放了一首他的歌。
他背脊發涼,緊張得立馬暫停掉。
他形容,“整個后背出汗,全世界都要崩塌了。”
曾經的驕傲,變成了難以啟齒的故事。
2013年,劉維繼續音樂夢。
于是花5萬給自己做了張EP。
信心滿滿,又如當年一樣,雄心壯志。
很快就被打擊了。
專輯發布后,無人知曉,聽他的音樂人寥寥無幾。
但他還在努力地唱歌。
2016年,他參加《中國好歌曲》。
終于迎來了音樂生涯的第二個高光時刻。
他當著范曉萱的面,演唱原創歌曲《因為你是范曉萱》。
歌曲里訴盡了一個少年的赤誠和理想。
“因為你是范曉萱,所以我才要成為popstarpopstar。”
“再站在你面前,把你的歌曲唱一萬遍,萬遍,死了也甘愿。”
他對著偶像,唱紅了眼。
觀眾也為他落淚。
劉維的真情得到了回應。
歌手的身份,終于重新被關注。
但這個關注,僅僅是一個熱搜的時間。
很快他又變成了那個綜藝諧星。
市場喜歡他的綜藝效果,勝過他的音樂。
即便有音樂節目請他,也目的不純。
就如同在《天賜的聲音》中,他被安排和李汶翰同臺。
原因無他,導演只求他能在節目中說一句:
“最不紅的冠軍,和最紅的冠軍,要在一個舞臺上同臺了。”
沒有人真正需要一個歌手劉維。
更多人只在意,他上臺好不好笑,場子熱不熱,綜藝效果好不好。
但做搞笑綜藝,并不是他的本意。
他渴望音樂,渴望一個真正的音樂舞臺。
只可惜,不管他表達得多熱烈,為音樂哭到眼睛紅腫。
依舊無人在意。
一個不紅的藝人,是無法令人共情的。
觀眾與網友,如同《讓子彈飛》里的人,“誰贏,他們幫誰”。同樣的,“誰紅,他們支持誰。”
劉維也倔,就是不低頭。
只要還站在舞臺上一天,就要堅持唱一天。
即便不能成為真正的音樂人,也要做綜藝界最棒的歌手。
他在各種節目中,打醬油式地唱著歌。
唱進觀眾心坎了,他跟著高興。
唱得難聽被罵了,他默默受著。
如果要說還有什么期待,便是發一張屬于自己的專輯。
“能出一張專輯應該是所有歌手的夢想,是證明你以歌手身份存在過的一種集中呈現。”
劉維的這個期待,終于在出道15年后,成功實現。
2020年,他發布了第一張專輯《小小星球》。
就像捧著初生的嬰兒,激動又小心翼翼。
但它的到來,沒有受到熱烈歡迎。
劉維到處求人,給所有相熟的藝人發微信,請求他們幫忙宣傳。
姜思達在微博上,曝光了他的央求。
卑微如斯。
“思達,我想拜托你個事兒,我出道15年發了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賣得不好,有可能就是我最后一張專輯了。
所以說能不能幫我轉發一下微博。
當然,如果你公司不允許,或者你有什么難言之隱,我都可以理解。
因為我也是一人。
那你就去聽一聽,真的很好聽,拜托拜托。”
他為了音樂,把自己放在了塵埃里,很低很低。
可依舊沒能捧起這個夢想。
銷量很差勁,一周僅售出了六千多張。
沒事,他自我安慰,還有機會。
2020年,哥哥姐姐的節目,勢頭正猛。
劉維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了《追光吧哥哥》。
渴望或許能像當年那樣,再來一次重新出道。
為此,他還放棄了《火星情報局》的常駐嘉賓,背水一戰,前去《追光》。
劉維的運氣,似乎永遠只差那么一點。
《追光吧哥哥》撲了。
起初還能靠玩梗,博一點流量,后期根本無人在意。
就如很多觀眾并不知道,最后成團里面,就有劉維。
如果當初選擇的是《披荊斬棘的哥哥》,或許還能留下些什么。
但他就是時運不濟。
如同幸運之神,從未為他降臨。
現在,劉維退圈。
像潰敗的戰士落荒而逃。
但我卻只覺得心疼。
你可以說,劉維輸了。但并不代表他差勁。
現實是殘酷的,努力追夢,成功了,是傳奇。失敗了,是人生。
娛樂圈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但只有站在高位的人,才配擁有一切。
被市場遺忘的人,人們看不見,聽不到,也無法共情。
但這,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恰如劉維——
他努力。
有才。
私生活干凈。
情商也高,在圈子人緣好。
他簽了王祖藍的公司,拜謝娜為師傅,和薛之謙成為好友,和汪涵稱兄道弟。
他與所有人都關系融洽。
你幾乎挑不出他從藝、做人上的毛病。
但是,他就是不紅。榮光就是未曾降臨在他身上。
這就是真實的娛樂圈。
真實的娛樂圈里,逆襲概率極低。
崩塌與不被關注,才是常態。
真實的舞臺上,夢想只是一種漂亮的說辭。
按資排位,爭名奪利,才是真相。
或許,當所有的泡沫散去,身處其中的人們,才會看見水落石出的堅硬現實。
才會在認清以后,重新思考來與去,沉與浮,隨波逐流還是抽身而走。
劉維選擇了后者。
希望這一次,他不后悔。
希望他上岸后的風景,更美,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