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手機不離手平常寫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相信提筆忘字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吧!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天天面對書本的學生們也會出現忘字或寫錯字的情況,原因自然也是因為平常使用手機導致。家長寫錯字還可以通過手機查詢補救,那學生該應該怎么辦呢?
少春中學的建議是:日常總結!
《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少春中學特意挑選4個詞語。
共渡難關受到疫情影響“共渡難關”這個詞在社會中頻繁出現,而考試原題素材又大多來自于日常生活,考場上出現的概率也就高了不少,所以千萬不要把共渡難關寫成共“度”難關!
這兩個詞其實也很好區分,共度一般指時間,例如度日;而共渡一般指空間,例如渡河!而難關指的是難以過去的關口,所以正確的用法是“共渡難關”!
副作用“副作用”出現的原因和共渡難關一樣,但不少人會把副作用寫成“負作用”,這兩個詞讀音雖然一樣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副作用的使用常與藥物有關,例如: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緩解感冒癥狀,副作用是嗜睡。而負作用則是描述不好的一面,例如:父母的溺愛會對孩子產生負作用!
嘆為觀止在網絡上有不少人使用嘆為觀止的時候,大多都是用在負面消息中,比如某某不好的趨勢發展讓人嘆為觀止,這里嘆為觀止作用是貶義詞,但它其實是一個完美的不能再完美的褒義詞!
先看看辭典對嘆為觀止的解釋:形容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所以說負面消息使用“嘆為觀止”完全是錯誤的用法,在考試中如果因為這個詞而扣分,作為學生來說就太不應該了。
螺螄粉這兩年要說什么食物最火,螺螄粉應該能夠占據一席,有不少題目會讓同學們分析螺螄粉爆火的原因,在寫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螺螄粉變成了“螺絲粉”。
眾所周知與“螺絲”搭配的是“螺母”,這兩個都是金屬制品,主要的作用就是連接與固定;而螺螄是一種肉質鮮美的食物,如果把螺螄寫成螺絲那完全就是兩個意思。
上面這些詞出現的頻率有點高,即便不會在考試中出現,作為學生來說也應該產生警惕,手機使用的越頻繁筆下的字就會越模糊,同時希望學生們不要把電子產品帶入學校,以免提筆忘字考試丟分。
你說呢?
歡迎在評論中留言,如果在學習方面有問題,也歡迎私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