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的哲學概念
道家講究“出世”的哲學,即隱居起來,躲避時間的險惡,其實,即便歸隱山林,兇險和艱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令我津津樂道的是,道家的講究“道”,所謂道生陰陽,陰陽養育萬物,這一點還是值得考究的。
大家都熟知一句話,那就是物極必反,意思就是講,任何事物發展到了極限都會變成相反的方向去發展。這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意念。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這種思想早已經根深蒂固。尤其是清末民初,亦或是抗日戰爭的時候,我們秉承著這種思想,心底存著這種希望,最終戰勝了侵略者,保衛了我們自己的家園。
正如夏天大早晨的狂風驟雨和電閃雷鳴一樣,即便是電光火閃的,驚雷不斷,可是也就是一會兒,過了這會兒也就過去了。連大自然的規律都是這樣,何況其他的呢?
滿招損,謙受益,不正是物極必反的說法?
一年四季的變化,令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春夏秋冬更迭,世間萬物的隨之變化規律。天兒最熱的時候六月三伏,熱的不行了都,但是呢,慢慢的就會降溫,進入秋季。而冬天三九可謂天寒地凍,冷到極點了,慢慢的回暖,等到春暖花開。這是什么,這就是規律。
月有陰晴圓缺,我們都知道,十五的月亮石最大的最亮的。但是呢,最大最圓的時候就又變得暗淡的殘缺了。等到只有月牙兒的時候,慢慢的就會變得大和亮。這是什么,這就是物極必反的規律變化。
很久的一段時間,張云雷很火,我對他沒啥興趣和評論。總之就是火的一塌糊涂,長得比較秀氣,相聲功底說的還好。不知道為啥紅的不行了,很多短視頻都會有粉絲發布相聲現場的情景。“相思賦予誰,小辮兒張云雷”,紅火的沒邊了吧。這不,512那天,被人扒出來之前說段子有侮辱災區的嫌疑,一下子人設崩塌,粉絲各種維護,官方也出面批評。
一下子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高處掉了下來。演出停止,發表致歉言論,總之,物極必反了。
誠如我們為人處世一樣,謙卑則永無止境,驕傲則止步于此。千金散去還復來,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聽說過。
還是要保持一顆不驕不躁,及時清零的心態。就如手機一樣,經常的清理垃圾和緩存數據,運行才會流暢和快速,體驗才能更好。杯子滿了,無法盛放新水,只有將原來杯子里的水倒一些出來或者倒掉,這樣才能接受新水注入。
所以,萬事萬物,我們要遵循這個規律去推進,不要違背“道”的意念。道家的“出世”哲學思想,并不適合這個年代的人,相對而言,這個時代的“入世”更加讓人快速獲得成功和流量。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秉承“中庸之道”,適可而止,節制寡欲,不可失去把控的度,一旦過度,非但不好,還會壞事。就想吃東西一樣,饑餓時候吃了可以有力量,消除饑餓感。但是吃多了,也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很可能讓身體生病!
侯曉斌(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