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鋼腐敗案又有新進展。
5月17日晚間,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鋼”)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董瑞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與此同時,云南省紀委監委還發布消息稱,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25名管理人員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昆鋼公司紀委對相關人員予以免除或從輕處理。
董瑞章,男,漢族,1970年6月生,云南保山人,***黨員,大學學歷,1993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9月加入中國***。他曾歷任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武昆股份公司總經理、董事等職,2020年6月起任現職。
一個多月前,云南千億國企昆鋼腐敗案的蓋子被揭開,昆明鋼鐵從一把手到下屬企業車間職工等19人涉案被查,另有12人涉嫌行賄被留置。
據悉,接受審查調查的19人中大部分涉及昆鋼,除杜陸軍、李平、和智君等昆鋼現任領導干部外,其余來自昆鋼旗下全資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其中既有公司高管,如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濟師、副總經理白保安,云南水泥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瑜等;也有普通職工,如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運營改善部采購管理室職工張德富等;還有***部門人員,如云南省公路局養護處調研員陳改昌。
除前述31人,云南省紀委省監委網站3月11日還曾報道,昆鋼下屬公司云南楚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雨凡涉嫌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楚雄州監委監察調查。
昆鋼領導團隊,來自昆鋼官網
批量通報彰顯反腐決心
昆鋼腐敗案涉案人數之多,令人觸目驚心。可以看出,昆鋼腐敗案問題嚴重,積弊已久,單位內政治生態受到嚴重破壞。
持續揪出昆鋼違紀違法人員,也充分彰顯紀檢監察機關不捂蓋子,徹查到底的強烈信號。即使在頻見“批量處理”的今天,昆鋼“一鍋端”的通報仍有很強的沖擊力。這種通報方式彰顯了云南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反腐敗決心不減、尺度不松。
上個月播出的專題片《“喬氏家族”黑社會性質組織覆滅記》透露,此案中保山市一下子查處了公職人員216名,足見云南深挖腐敗根源、重塑政治生態的決心。
“團結湖參考”評論指出,像昆鋼窩案這樣的案子,其實也可以零零碎碎公布涉案人的落馬消息。采取這種批量放送的方式,顯然更具有沖擊力和警示意義。而這么做,釋放的是一種信號,昭示的是一種決心。
此外,從公開消息看,包括李平、董瑞章、和智君在內,昆鋼案中已至少有28人主動投案或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一些人員受到免除或從輕處理。這一方面說明,在查辦案件的同時和政策感召同向發力,有助于更好查清問題、挽救干部。另一方面也警示違紀違法干部,不等不靠,不抱僥幸心理,盡快向組織說明問題,爭取寬大處理,才是唯一正確出路。
并非云南首次同步留置行賄人員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的通報中特別提到,云南山之星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衛紅及管理人員苗留虎、何萍、鄧亞波等12人涉嫌行賄被采取留置措施。從涉嫌行賄人所屬單位看,大部分涉及金屬、礦產、貿易、建筑等領域。
這已經不是云南省紀委監委第一次同步留置行賄人員。3月初,該省紀委監委發布昭通市彝良縣委書記姚勇違紀違法案件時,還同時發布4個關聯涉案人員接受審查調查的消息。通報顯示,4人中,除姚勇的妻子、司機、下屬外,剩下一個為涉嫌行賄的當地某工程建設公司負責人。
受賄與行賄是相伴而生的“毒瘤”,很多受賄人、行賄人就是通過金錢輸送、利益輸送深度“捆綁”在一起,大搞權錢交易、靠山吃山。只有行受賄兩端發力,一起查、同遏制,才能有效壓縮“圍獵”與甘于被“圍獵”的空間,斬斷“圍獵”利益鏈,鏟除不正之風和腐敗滋長蔓延的土壤。
去年10月已有風聲
昆鋼是一家老牌國企,始建于1939年2月,前身是中國電力制鋼廠和云南鋼鐵廠,2019年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2007年8月,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武鋼”)與昆鋼在昆明正式簽署戰略重組的框架協議,昆鋼并入當時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的武鋼。2016年,武鋼又與寶鋼合并重組為寶武鋼鐵集團。2021年2月,云南省人民***與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云南方持有昆鋼10%的股權、寶武持有昆鋼90%的股權為目標開展深化合作。
來自中國寶武
此次窩案爆發前,其主要授權經銷商曾多次向包括昆鋼在內的國有企業、***官員行賄引起紀檢監察部門關注。
據媒體報道,云南山之星管理人員鄧亞波于2021年1月即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該公司法人代表張衛紅也被查。而昆鋼前副總經理李平、和智君都與張衛紅過從甚密,張衛紅落馬直接導致李、和二人主動投案。
2020年10月,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原財務總監施世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施世忠一被抓,我們就知道杜陸軍完了?!崩ヤ撘晃粌炔咳耸吭诮邮苊襟w采訪時透露。多案關聯、并發,糾纏疊加,引爆了昆明鋼鐵腐敗案。
嚴查“靠鋼吃鋼”行為
“靠企吃企”是國有企業腐敗的典型問題。企業“蛀蟲”背靠企業資源,利用手中職權大搞權錢交易,損公肥私、中飽私囊。國有企業中,鋼鐵屬于重資產行業,投資體量大,產值高,建設項目、改造項目多,一些關鍵環節流轉著大筆資金,吸引了一些內部人員和供應商、經銷商等內外勾結牟利。
十八大之后,全國有多名“鋼老虎”落馬,比如河北鋼鐵集團原董事長王義芳、太原鋼鐵集團原董事長陳川平、原武漢鋼鐵集團董事長鄧崎琳、酒泉鋼鐵集團原董事長馮杰等人。當時,不少通報中曾出現“靠鋼吃鋼”這一表述。
去年年初,鞍鋼集團對“靠鋼吃鋼”專項整治作出部署,查辦了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永平、海綿鈦分公司原經理秦興華等6人,利用職務之便“靠鋼吃鋼”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靠鋼吃鋼”問題表現多樣,高層領導人員、中基層干部權力變現手法不一,呈現出典型的崗位層級特點。(制圖:王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評論指出,“靠鋼吃鋼”問題表現多樣,呈現出典型的崗位層級特點。高層領導人員“靠鋼吃鋼”,有的與供應商勾肩搭背,利用職務影響力進行長期隱蔽的權力變現,如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永平與多名供應商長期密切往來,收受車輛、房屋、名表、現金等;有的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如嚴澤生在擔任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渤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與下屬公司員工相互勾結,壟斷供貨業務從中獲取非法利益;有的領導人員親屬借其職務影響力違規經商辦企業,如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某二級單位工會主席夏某的妻妹、妻妹夫所辦企業,違規與夏某所在單位發生業務往來。
值得一提的是,趙永平落馬后,一個細節引起辦案人員關注。“他通話記錄里,排在前十名的有一半是老板、供應商?!卑颁摷瘓F紀委工作人員說。趙永平的通訊錄,構成了他的“朋友圈”。這個“朋友圈”,實際是與攀鋼釩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商人老板對趙永平的“圍獵圈”。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界面新聞、團結湖參考等
欄目主編:秦紅文字編輯:盧曉川題圖來源:上觀圖編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上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