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的重慶、武漢、南京夏季氣候炎熱,被稱為“三大火爐”。
民國三大火爐:重慶
民國三大火爐:武漢
民國三大火爐:南京
關于中國傳統上的“四大火爐”,常說的大概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武漢、南京、重慶、南昌,這一說法還被寫入過地理教科書;第二種是武漢、南京、重慶、長沙;第三種是重慶、武漢、南京、濟南;第四種是長沙、武漢、重慶、杭州。四種說法都有武漢、重慶,三種說法有南京,兩種說法有長沙,一種說法有南昌、杭州、濟南。被說過是“四大火爐”的城市,我了解到的大概就是上面說到的七個城市。
傳統四大火爐城市之一:重慶
傳統四大火爐城市之二:武漢
傳統四大火爐城市之三:南京
傳統四大火爐城市之四:長沙
傳統四大火爐之五:南昌
傳統四大火爐城市之六:杭州
中國傳統四大火爐城市之七:濟南
以上是上個世紀民間流傳的中國三大火爐與四大火爐城市的說法。進入新世紀后,中國又有了來自***機構的,更科學、更***的火爐評比和排名。
2013年,中國氣象局專家分析了30年來的氣象資料,得出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大城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氣象局發布的十大火爐之一:重慶(新四大火爐之一)
氣象局發布的十大火爐之二:福州(新四大火爐之二)
氣象局發布的十大火爐之三:杭州(新四大火爐之三)
氣象局發布的十大火爐之四:南昌(新四大火爐之四)
氣象局發布的十大火爐之五:長沙(新四大火爐之五)
氣象局發布的十大火爐之六:武漢(新四大火爐之六)
氣象局發布的中國十大火爐城市之七:西安
氣象局發布的中國十大火爐城市之八:南京
氣象局發布的中國十大火爐城市之九:合肥
氣象局發布的中國十大火爐城市之十:南寧
除此外,中國天氣網也公布了更近一些時間的中國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氣象網2021年7月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氣象網2021年上半年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氣象網發布的2000-2019年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氣象局多年前公布的,根據30年氣象資料統計出的的十大火爐城市排名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中國氣象網的去年公布的,根據最近20年氣象資料統計出的十大火爐城市排名是:重慶、福州、杭州、長沙、南昌、武漢、西安、廣州、鄭州、合肥。增加了廣州、鄭州,少了南京、南寧。
根據近10年間的統計,有10座城市35℃以上的高溫天數累計超過了200天,其中超過300天的城市有7個。從2011年到2020年,高溫天總數列前十名的分別是福州、長沙、海口、南昌、重慶、杭州、西安、南寧、武漢、合肥。
除此外,美國國家氣象中心根據1973-2018年總共46年的氣象資料,統計出的中國城市酷熱指數排名。這個酷熱指數,不僅只看溫度,還考慮了溫度對人體的影響。也就是說,濕熱比干熱更難受,只根據溫度來評比城市的火爐排名,是不夠科學的。當然,美國的統計時間太久了,不代表最近的變化趨勢。因為現在全球快速變暖,城市溫度出現了更多更快的變化。
美國國家氣象數據中心的中國省會酷熱指數排名
根據美國的統計出的中國城市酷熱指數排名,排名前十的中國十大酷熱城市是:???、廣州、南寧、南昌、長沙、武漢、福州、杭州、重慶、合肥。
從以上數據來看,有根據46年、30年、20年、10年氣象數據統計出來的火爐城市有: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海口、廣州、濟南、鄭州,這14個城市都進入過中國十大火爐名單里面過。幾乎占了中國31個省會城市的近半數。
當然,以上中國火爐城市只是對省會進行排名。如果把非省會城市也加入進來評選火爐城市的話,那么排名情況可能就會出現很大的不同了。
如果把其它非省會城市也加入中國火爐城市的排名,大家覺得哪些城市能入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