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愚人節的玩笑
說起愚人節大家想得最多的便是,和朋友開個玩笑。
然而在2013年,正是一個小小的玩笑,引發了一起慘案。
復旦大學某宿舍發生一起毒殺案件,這個案件的動機僅僅是因為鬧著玩、惡作劇,性格外向的黃洋要趁機捉弄一下同學,內斂、敏感的林森浩也有了惡整對方的想法。兩個同一年紀的男孩子,性格迥異,處于兩個不同的方向。
?
當時,林森浩只是想讓黃洋難受一下而已,別無其他。至于什么辦法還沒有多想。兩個大男孩平日里有些小摩擦,彼此之間有些互相看不慣,故想整整對方。
最終,林森浩卻用了一種最慘烈的方式:
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以要拿東西為借口,借到了實驗室的開門鑰匙,從學校的醫學實驗室里拿取了含有劇毒的二甲基亞硝胺試劑瓶和注射器,放入廢棄的黃色醫療袋帶出了實驗室。
?
這些東西原是兩年前某一次動物醫學實驗所使用的,當時數百只的小白鼠被注入該試劑,會造成肝臟纖維化,來獲取準確的實驗數據,林森浩當年就參與了這次的實驗活動。當天下午五點左右,林森浩把這個東西帶回宿舍后,趁著宿舍沒有人。就把這個試劑用注射器投入到了宿舍里面的飲水機里面。
?
遲來的懺悔,兩家人的悲傷
雖然在看守所里說夢話都是對不起的懺悔,但是遲來的道歉又不能換回黃洋的生命。本來在黃洋進入醫院住院搶救的這段時間里,林森浩有機會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阻止黃洋的死亡,但是他都沒有付之于行動。
他說他從來沒有想到黃洋會死,尤其是看著黃洋在重癥監護室里救治的時候也沒有交代出事情的真相,隱瞞不報,任由病情轉移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一名優秀的醫學院高材生,核心期刊發表過7篇論文,獲得多項優秀獎項。膽小、羞澀、內向的男孩子,在網絡這個虛擬空間里面肆意地使用攻擊侮辱性的語言展現自己內心的真實。在網絡里面,宣泄著自己內心的不滿,出身的自卑,就猶如藤蔓一樣纏繞著蒙蔽了他的內心。
最后的宣判,平靜為自己辯解的兇手
在庭審最后階段,林森浩在最后的辯解中為自己做了所謂的陳詞總結,認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是因為性格內向,為人處世的能力不夠殺害黃洋是因為自己處事方面犯的錯誤而已,做一些事情沒有考慮事情帶來的后果,遇到事情習慣性的逃離。
?
最高人民法院最終宣判林森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在死刑復核期的時候,林森浩探索了自己以前沒有接觸到的世界,以前的林森浩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時間都在寫論文和做實驗,他是個理想主義者,思想里面充斥著教科書的條條框框,把社會想的理想化、簡單化。
在死前最后的采訪里面,林森浩覺得這僅僅是他犯下的一個愚蠢的錯誤。
?
這個宿舍投毒案件的犯案人員是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的高材生,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值得我們反思的是,關注學生的心理教育,及時進行及時的疏導,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與包容。
高校犯罪案件的發生,除了固定的教育模式下的條條框框束縛,負面的情緒壓在心里,一點觸及爆發后果不敢料想。對于性格缺陷的人群,需要社會和周邊人多一些理解和照顧,而不能因為他們沉默寡言肆意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