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王家鈴李文芳徐愛科葉筱筠記者吳朝香
“醫生,感染HPV后,到底會不會得宮頸癌啊?”
五年前,浙大邵逸夫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晏菱第一次見到何女士時,這個年輕的女孩緊皺眉頭,雙手死死捏著提包。晏菱想安撫她一下,便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卻發現女孩緊張地手心都汗濕了。
HPV不等于宮頸癌,別讓心理先惡化
何女士清楚記得自己在常規體檢中發現HPV感染后,第一反應是上網搜索“HPV”。五年前,HPV已經初顯熱門詞的苗頭,網頁上滿屏都是刺眼的宮頸癌。從此,HPV就成了何女士心里的一根刺,一有風吹草動就好像要結出宮頸癌的果。
雖然何女士的多次***鏡檢查都沒有發現宮頸病變,但她依然飽受反復感染HPV的困擾,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還這么年輕,卻被迫每日活在癌癥的恐嚇之中。”
初次見面,晏菱就察覺到了何女士的過度焦慮。作為婦產科醫生,她非常理解像何女士這樣的患者的心情。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高居第二位,而高危型人類***瘤狀病毒(HPV)感染則是宮頸癌的明確病因,持續性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使宮頸上皮發生異常增生。
但是,從宮頸上皮的異常增生進展到子宮頸癌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也就是說,雖然HPV和宮頸癌相關,但是并不代表感染病毒立即就會發生宮頸癌。
晏菱耐著性子一遍遍地跟何女士詳細解釋著,從感染病毒到演變成宮頸癌,需要漫長的數年時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去發現、去阻斷。
“因此,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晏菱還拿出了邵逸夫醫院體檢中心近年來的數據,HPV的人群總感染率約20%,雖然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并不低,但其中約有90%的HPV感染會在2年內自然消退,只有5%—10%有可能發展成為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CIN)。真正進展到宮頸癌的患者更是少之又少,只要定期配合醫生進行隨訪檢查,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阻斷它的發生。
經過晏菱的開導,何女士安心不少,能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療建議與生活指導。當焦慮卷土重來,她就再去門診找晏醫生傾訴一番。何女士回憶說:“晏醫生每次看診都會對我不安的情緒進行引導,有問必答,不厭其煩,非常暖心,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正能量。”而晏菱也承認,這種時候,心理安撫重于臨床診療了。
權衡利弊,輕度癌前病變不用急著手術
就這么平穩過了三年,兩年前的一次復查發現了變化,宮頸活檢的結果顯示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CINI),就是俗稱的輕度癌前病變。拿到報告的那一刻,何女士不禁想,“狼,還是來了”。哭喪著臉,她第一時間找到晏菱,要求立即手術。
晏菱卻勸她冷靜。宮頸癌的發生是一個由癌前病變衍變為癌的逐步發展的過程,即由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CIN)I級、II級、III級,最終發展為浸潤癌。大部分CINI患者可以通過自身免疫自愈,進展為浸潤性宮頸癌的風險較低。國際醫學指南推薦大部分患者可選擇隨訪觀察;而CINII、CINIII患者進展為浸潤性宮頸癌的風險較高,推薦治療。
在醫學上,破壞容易重建難。對每一個患者個體來說,手術都不是一件小事,都有相應的風險和副作用,必須權衡利弊。何女士一心只盼著病毒轉陰,晏菱卻考慮得更多。一方面,雖然宮頸錐切目前是宮頸癌前病變的主要手術治療方式,但該手術對宮頸機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可能增加圍產期死亡率、早產及低出生體重兒的風險。另一方面,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很大概率上會自愈,而何女士還年輕,正計劃著要個寶寶,這個時候去做手術,弊大于利。
于是,晏菱勸慰她:“先別太擔心了。其實,一切都還在可控范圍內,只要你愿意相信我,我就愿意陪你一起應對。可以先按我的復查方案走,定期檢查。”
經過一番內心掙扎,何女士選擇了信任醫生,堅持定期檢查,順利地在1年前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求醫五年后,她送來了感謝信和錦旗
然而,成為新手媽媽的何女士依然沒有擺脫HPV的陰影。去年底,當她再次復查時發現宮頸細胞學又一次提示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不過,規范的***鏡檢查仍然沒有發現異常。何女士更加困惑不安,對晏菱說:“晏醫生,現在我有了孩子,更不能出事啊!”
考慮到這類患者的處理并不是以某一次的檢查為準,而是要基于風險的分層管理,晏菱又一次仔仔細細地回顧研究了何女士這5年來的全部病史資料,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有三次宮頸細胞學提示LSIL,多次活檢結果和宮頸細胞學結果不符合;第二,患者已完成生育計劃;第三,患者明顯焦慮不安。
“治療應基于指南,但是不拘泥于指南。一切以患者利益為中心,精準治療,個體化治療。”晏菱在與何女士反復探討與利弊權衡后,選擇了診斷性宮頸電熱圈環切術。
據介紹,宮頸電熱圈環切術,也稱LEEP術,是一種門診手術,具有不需麻醉,出血、宮頸狹窄等并發癥少,術后創面愈合快,子宮頸形態恢復利于隨訪等優勢。并且LEEP術對于宮頸機能的影響也比較小,如果將來計劃生二胎,也幾乎沒有問題。近年來,在邵逸夫醫院宮頸門診接受手術的4000多例LEEP患者,術后發生病灶殘留率僅1.5%,遠遠低于文獻報道的5-25%的殘留率;因為宮頸機能不全行宮頸環扎率僅0.6%,而普通人群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率有0.1-2%,也就是說邵逸夫醫院門診LEEP術后發生宮頸機能不全的幾率和普通人群無差別。
何女士的手術是相當成功的,術后病理提示無明顯異常。“關鍵是我覺得自己術后恢復得又快又好。特別是今年3月復查的時候,困擾了我這么多年的宮頸細胞學和HPV都轉陰了,感覺壓在胸口的那塊大石終于碎了!”
九月份的復查依然一切正常。五年來的求醫路也讓何女士對晏菱十分信任,在“告別”HPV后,何女士還專門寫了感謝信送上錦旗表示感激之情。
她寫道:“平凡孕育著偉大,奉獻醞釀著崇高……您忙忙碌碌的背影真的好美……”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