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京劇音樂與京劇劇本文學、表演、舞臺美術、服裝等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完整、系統的京劇藝術形式。京劇音樂是京劇藝術的根本基礎。京劇音樂的唱腔、念白、曲牌、打擊樂等四大部分,貫穿于京劇藝術的全部過程之中。
當我們論及京劇藝術形成發展的歷程時,往往首先談到的是聲腔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情況,會如數家珍地從昆、弋兩腔的相互競爭,敘述到高朗亭“三慶”等徽班進京、漢調入京、皮簧腔結合等等。在區分京劇流派時,似乎也主要以其唱腔的風格特征為標準。也就是說,唱腔不僅在京劇音樂中占有主導地位,而且在整個京劇藝術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也占有極其特殊、重要的位置。事實上,京劇藝術發展至今天,的確已經形成了以“唱”為中心的藝術風貌。無論是傳統劇目或是現代劇目,其主要表演形式還是通過角色的扮演者,唱出劇中人物的豐富思想感情,唱出劇情的來龍去脈,唱出一個故事。
在我國戲曲劇種音樂的形成發展史中,京劇音樂的形成發展史極具特殊性。我們知道,在我國300多個劇種里,絕大多數劇種都是從當地民歌、說唱或歌舞音樂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京劇則是在對民間多種藝術進行了長期吸收,對傳統戲曲文化進行了長期繼承和發揚,已經達到了成熟階段的徽、漢、昆等劇種的基礎上的直接繼承,是北京地區多種外來聲腔,劇種相互吸收、融合的結晶。京劇除了沒有中國整個戲曲藝術發展史那樣漸變的過程外,也沒有經歷過像某一個劇種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緩慢發展歷程,而是在許多本來就已經成熟的劇種基礎上形成的。雖然也有一個豐富、提高、融化、融合的過程,也有孕育、確立、成熟與發展的幾個階段,是在逐漸發展中才擁有了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但畢竟是對完整、成熟藝術的繼承。如京劇聲腔藝術中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皮、簧兩腔,它們在京劇藝術形成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合流,就已經形成了后來京劇藝術中完善的“唱腔”。還有“四平調”“昆腔”“吹腔”等腔調,都不是在北京地區形成的。所以,如果要談及京劇的形成與發展史,應該主要以京劇的各種聲腔為線索,同時,這樣也就能夠解釋清楚京劇以“唱”為中心的歷史原因。
雖然京劇的形成發展歷史并不算長,然而,關于其確切的形成年代和發展歷史卻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京劇的歷史應從清乾隆年間的第一個徽班進京時算起。第二種看法是京劇形成于道光年間,不言而喻,是由于這個時代出現了老“三鼎甲”之首的“大老板”程長庚。第三種說法則認為京劇的形成應始于清同治年間,其理由是這個時代的京劇名家譚鑫培,規范統一了京劇的音韻,并確立了京劇藝術的表演規范形式。目前的這幾種說法的確也都有其各自的道理,其實,這也正是京劇藝術所經歷過的發展歷程。但是,那種片面地強調誰為京劇的第一代演員,誰又應是京劇代表人物的認識觀念,就京劇歷史發展的特殊過程來看,似乎行之不通。同樣,這與把另外其他階段哪些人物尊為整個京劇藝術的代表都行不通是一個道理。我們知道,北京不僅是賡衍了幾百年的京華之地,更是一個北方諸省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自清初以來,各地的劇種、戲班相繼不斷流入北京,形成了北京地區戲曲活動繁榮的局面,也有所謂“京腔”之稱。但是,這不是京劇的命名,京劇的命名來自上海。雖然,在許多有關京劇形成史的著作中,有的也對京劇藝術的形成作了幾個階段的分段論述,但是,大多未見進一步闡述,特別是沒有明確提出對京劇藝術的時代劃分問題。如果我們把京劇的形成發展歷史劃分為幾個階段,也許有助于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助于全面認識京劇藝術的形成發展歷史。
(摘編自張文君《論京劇藝術的發展》)
材料二
王評章先生認為,“在當代文化一體化、同化的形勢下,戲曲除了創新以追隨時代,還有文化堅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務”。評章先生提出的“文化堅守和自我保全”無疑為“文化全球化”時代下京劇藝術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回顧近三十年來,京劇乃至戲曲的改革,觸及最多和改變最大的大致來自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于劇本文本文學性的提升,二是對于劇本思想性、哲理性的開掘,三是對于綜合舞臺表現形式多元化的探索(包括燈光、服裝、道具、音效),從而把展示、表達編導者的“主體意識”和“當代意識”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筆者并不反對京劇乃至戲曲的改革與創新,同時,也不反對當今戲曲作品在適當程度上提高文本的文學性以及對主題深化和哲理追求的探索。但在新編創時,如果對劇本文學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過度開掘,就會使京劇在實際的舞臺呈現及觀賞性上受到傷害,從而對京劇表演藝術可以反復觀賞且常演常新的品鑒與賞玩屬性產生潛移默化的改變,這不僅會使京劇的屬性與品格發生質的改變,更會使京劇的審美特征與京劇觀眾的欣賞習慣發生偏離和脫節。正如季國平先生所說,“用話劇等形式簡單甚至是粗暴地改造戲曲,盲目‘創新’,去程式化和行當化,丟失了戲曲的本體;盲目追求‘精品’,從編導、音舞甚至表演,請來各路‘神仙’,因不熟悉劇種,消解了戲曲及其劇種的特殊性和多樣性。如此‘創新’的結果,注定是‘千人一面’‘似曾相識’。”
在“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京劇藝術作為中國民間音樂的集大成者,在創新的同時,更應堅守京劇在藝術、歷史、民族和文化等方面的核心價值。
(摘編自劉新陽《“文化全球化”時代下京劇藝術核心價值的堅守》)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劇音樂與相關文學、表演、美術等有機結合,構成了完整、系統的京劇藝術形式,沒有京劇音樂的發展,也就沒有京劇藝術的發展。
B.京劇聲腔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情況在京劇藝術的形成發展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特殊的地位,在論及相關問題時往往最先被談及。
C.關于京劇確切形成年代的說法目前有三種,雖有一定道理,但無事實依據,這種主要以京劇代表人物來認識京劇歷史發展的觀念并不科學。
D.在編創京劇新劇目的過程中,一旦過度開掘劇本文學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將會使京劇的屬性與品格發生質的改變。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百多年來,京劇各行當出現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譚(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巖)派等,區分不同流派的標準就是唱腔的風格特征。
B.在我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京劇音樂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特殊性,因而其從不成熟到成熟這一階段并不典型,具體表現為形成后較迅速地成熟起來。
C.在許多有關京劇形成史的著作中,關于京劇確切的形成年代和發展歷史眾說紛紜,因為相關資料保存不足等歷史原因,這一問題已經無法闡述清楚。
D.假如本為民族古典藝術的京劇發生嬗變,走上了與西方戲劇“趨同”的發展道路,京劇及其劇種最終將面臨自身價值的迷失及自身藝術特色的消弭。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最能支持王評章提出的戲曲“有文化堅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務”的觀點的一項是()
A.老一輩京劇劇作家熟悉京劇舞臺、了解京劇程式化表演,創作出了《紅樓二尤》等傳世之作。
B.廣泛吸收話劇、音樂劇等現代表演形式的優勢,結合當代社會的文化需要,改革與創新京劇。
C.部分京劇作者以西方戲劇的框架模式為參照,使很多京劇新劇目成為“話劇加唱”的新模式。
D.邀請編導、音舞、表演各個領域的專家,并結合當代青年觀眾的欣賞習慣,編創京劇新劇目。
4.材料一中第四段使用了何種論證方式?請簡要分析。(5分)
5.材料二中稱“京劇藝術”為“中國民間音樂的集大成者”,結合材料一的內容概括并分析這一說法的理由。(6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6-9題
最后八小時
童村
他一定不會想到,在呂家菜園子,當那幾個身背長槍的日偽軍七手八腳把他抬到爬犁上的時候,他的時間還剩下最后的8小時。
大雪覆蓋的山路上,那匹緊拉著爬犁的老馬,在馬鞭的催促下,一邊噴著濃重的霧氣,一邊吃力地向前奔跑著……
他能夠猜得出來,接下來到了分駐所敵人要對他做些什么。那些沒完沒了的嚴刑審訊,無非是讓他帶領抗聯繳械投降。
對于審訊,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頭年十月,他帶著仍然愿意跟隨他的最后5名戰士,越過波浪滾滾的黑龍江,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當他看到被日軍鐵蹄肆意踐踏的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經暗暗在心中發誓,從此之后寧肯死在東北抗日的戰場上,死在故鄉的土地上,也堅決不再回頭。
自然,那個時候,他還想了很多。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復告誡戰士們,在防奸反特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點馬虎大意。但是他怎么能想到,雖然倍加小心,卻還是跳進了他們的陷阱。
盡管那個名叫劉德山的陌生人,曾經一度讓他產生過懷疑。事到如今,也只能責怪自己求勝心切,沒有早些識破襲擊日軍分駐所,原來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大騙局。午夜時分,當那一記槍聲從呂家菜園子猛然響起,一瞬間,他便一切都明白了。子彈從他的后腰穿進去,又從他的下腹躥出來,在轟然倒下的一剎那,雖說是側身拔槍,連連回擊,那漢奸即刻斃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還是都晚了。
當密探帶著那隊日偽軍飛速趕到現場,并將呂家菜園子團團圍住后,又經過整整15分鐘的激烈交戰,直到打光了槍里的子彈,他這才無力地坐在那里,面對著一擁而上的敵人,一邊捂著血流不止的傷口,一邊輕蔑地笑笑:“我是趙尚志,你們可以綁去請功了……”一句話沒說完,便倒頭昏迷過去。
雪色無邊。那匹老馬,終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
緊接著,那幾個背著長槍的日偽軍,又七手八腳地把他抬到一間冰冷的囚室里。抬頭望去,透過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
審訊開始了。審訊官問他,你到底是不是抗聯的趙尚志?你們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活動?
一陣劇痛襲來,下意識中,他皺了下眉頭。
審訊官說,只要你老實交代,皇軍馬上就可以給你治療,保住你一條性命。
他不屑地笑笑,搖搖頭拒絕了,捂著槍傷罵道:“你們不同樣是中國人嗎?現在你們在賣國。我一個人死不要緊,現在我就要死了,還有什么可問的!”
這個曾經一度讓日軍頭疼的“大匪首”,說完這話,不論再說什么,一概冷眼斜視。
窗外的雪,仍在瘋亂地飄著。
陡然之間,他想起了1933年的那個春天。為了抗日,他只身從哈爾濱來到賓縣,投奔了孫朝陽的義勇軍。義勇軍的人見他個子矮小、身體單薄,不想收留他。可他并不灰心,他說,別看我個子矮,可啥都能干,當兵打仗、挑水做飯,樣樣都行!
在隨后的一次戰斗中,日軍企圖在賓縣東山圍殲孫部。危急時刻,他果斷獻策,先是率隊攻城、猛打猛沖,迫使敵軍放棄對義勇軍的包圍來增援賓縣;繼而殺出重圍、化險為夷,取得大勝……
束多少次的林海周旋,多少次的雪原決戰,無論日軍如何鐵壁合圍,重兵討伐,都以失敗而告終。為了拔掉他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日偽當局曾經開價一萬元通緝他,并多次派遣日本特務混入抗聯內部,企圖暗殺他。可是,在一次一次的失手之后,他們對捉拿他的懸賞重磅加碼,“一兩肉一兩銀,一兩骨頭一兩金”。
今天,他們終于得手了……
審訊一直沒有停下來。于歇斯底里的叫囂聲中,他的耳畔還在一遍又一遍響起林海雪原上破碎的馬蹄聲、密集的槍聲,還有那一首含仇咬恨的《調寄滿江紅·黑水白山》血染山河尸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想故國莊園無復見,淚潸然。爭自由,誓抗戰,效馬援,裹尸還……
如果最初不是叛變的抗聯某軍師長陳紹濱從蘇聯帶回的那個口信,讓他越境共商抗日大計,也許作為北滿抗聯總司令的他就不會過江而去。一年多的時間,不明不白地被扣留在異國他鄉。他終于獲得了一次率隊返回東北的機會。緊接著,在黑龍江岸的佛山一帶,他們先是攻打了烏拉嘎金礦,后又襲擊了日本武裝測量隊,但是隨著戰斗形勢越來越殘酷,部隊的傷亡也越來越慘重,任務執行到最后,又不得不再次返蘇。
但畢竟他鄉非故鄉。當機會再次來臨,他終又回到了夢寐以求的東北戰場上。可是這遍地的陷阱與霧障,讓他最終沒能逃過那一雙雙沾著鮮血的魔掌……
審訊最終失敗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這間冰冷的囚室里,眼睛不大卻灼灼逼人,個子只有一米六的趙尚志,緊咬牙關,閉口不言,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這一年他34歲。
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尊嚴依然聳立。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鞭的催促”一語,表現出日偽軍押送著“他”去邀功請賞的急迫心情。
B.一個“猜”字,說明“他”對日寇的殘暴與意圖的認識是主觀的,不充分的。
C.“一兩肉一兩銀,一兩骨頭一兩金”的懸賞從側面襯托“他”抗日功勞之大。
D.最后一段高度贊頌“他”在日寇面前保持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民族的尊嚴。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第一段緊扣小說標題“最后八個小時”,讓讀者產生懸念,激起讀者的好奇心。
B.通過“輕蔑地笑笑”“冷眼斜視”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他”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C.審訊官的誘降與“他”的嚴詞拒絕形成對比,以審訊官的賣國襯托出“他”的愛國。
D.文末寫“他”身材矮小,使“他”的形象更豐滿,也反襯出殺害“他”的敵人的殘暴。
8.本文多處描寫大雪,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9.作者是怎樣把“他”戰斗的一生在最后八小時里表現出來的?這樣寫對刻畫“他”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起家楚臺太常博士,轉左丞,司徒右長史。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謂左長史庾登之、吏部尚書王準之曰:“卿二賢明美朗識,會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當共推羊也。”頃之,入為黃門侍郎。善弈棋,棋品第三。太祖與賭郡,戲勝,以補宣城太守。先是,劉式之為宣城,立吏民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里吏送州作部,若獲者賞位二階。玄保以為非宜,陳之曰:“臣伏尋亡叛之由,皆出于窮逼,未有足以推存而樂為此者也。今立殊制,于事為苦。又尋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則應與天下為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獨行一郡。”由此制停。太祖以玄保廉素寡欲,故頻授名郡。為政雖無干績,而去后常見思。不營財利,處家儉薄。太祖嘗曰:“人仕宦非唯須才,然亦須運命;每有好官缺,我未嘗不先憶羊玄保。”元兇劉劭弒立,為吏部尚書,領國子祭酒。及世祖入討,朝野多南奔,劭集群僚,橫刀怒曰:“卿等便可去矣!”眾戰懼莫敢言,玄保容色不異,徐曰:“臣以死奉朝。”劭乃解。世祖即位,以為散騎常侍。尋遷金紫光祿大夫。又以謹敬見知,賜賚甚厚。大明五年,遷散騎常侍。玄保自少至老,謹于祭奠,四時珍新,未得祠薦者,口不妄嘗。八年,卒,時年九十四。謚曰定子。子戎有才氣而輕薄少行檢玄保嘗云此兒必亡我家官至通真郎與王僧達謗議時政賜死死后世祖引見玄保玄保謝曰:“臣無日磾①之明,以此上負。”上美其言。戎二弟,太祖并賜名,曰咸,曰粲。謂玄保曰:“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②余風。”
(節選自宋書《羊玄保傳》)
【注】①金日磾(mìdī),西漢時期著名的匈奴族政治家。②正始:三國時期曹魏的君主魏齊王曹芳的第一個年號。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子戎有才氣/而輕薄少行檢/玄保嘗云/此兒必亡/我家官至通直郎/與王僧達謗議時政賜死死后世祖引見玄保/玄保謝曰/
B.子戎/有才氣而輕薄少行檢/玄保嘗云/此兒必亡我家/官至通直郎/與王僧達謗議時政/賜死/死后世祖引見玄保/玄保謝曰/
C.子戎/有才氣/而輕薄少行檢/玄保嘗云/此兒必亡/我家官至通直郎/與王僧達謗/議時政賜死/死后世祖引見玄保/玄保謝曰/
D.子戎/有才氣/而輕薄少行檢/玄保嘗云/此兒必亡我家/官至通直郎/與王僧達謗/議時政賜死死后世祖引見玄保/玄保謝曰/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博士,科舉時代應試入選的最高等級,起初為掌議論政事及禮儀的官員。
B.弈棋,指下棋,古代圍棋棋藝的等級分為九等,文中羊玄保位列第三等。
C.大明五年,采用的是年號紀年的***;大明,南朝宋孝武帝劉駿的年號。
D.祭奠,對逝者的一種悼念儀式,體現了中華傳統注重“慎終追遠”的文化。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羊玄保聲望美好,受到推崇器重。羊玄保任司徒右長史時,受到府公王弘的稱贊,王弘曾對左長史庾登之、吏部尚書王準之說應推重羊玄保。
B.羊玄保體諒下情,糾正嚴苛措施。羊玄保為宣城太守時,啟奏朝廷前任太守劉式之對叛逃吏民的懲治措施苛苦,未考慮民情,最終他廢止此制。
C.羊玄保廉樸不貪,為官謹慎誠敬。羊玄保因廉樸而受太祖肯定重用;他不經營錢財利益,治家儉省,為官謹慎誠敬,因而受到朝廷恩遇。
D.羊玄保謹慎祭奠,堅持始終如一。羊玄保不管是在少年還是到老年,對祭奠之事都非常謹慎,四季出產的珍品,不經祭獻,絕不先嘗。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又尋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則應與天下為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獨行一郡。
(2)人仕宦非唯須才,然亦須運命;每有好官缺,我未嘗不先憶羊玄保。
14.太祖為什么要為羊玄保的兩個兒子賜名?請依據文本簡要說明。(3分)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6題。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楊炎正①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楊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統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遠大抱負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傳說范蠡助越滅吳后,棄官歸隱,泛舟于五湖之上。
15.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中的“斜日”與“西風”暗含年華流逝之意。斜日,實寫景物,點明時間。
B.“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三句,詞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居他鄉,飄泊不定,發出人生如寄的感嘆。
C.詞人“尚想三徑菊花叢”,“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淵明與范蠡大夫,做個高潔的隱士,也暗含詩人的軟弱和對現實的逃避。
D.詩人憤然發問:誰是中州豪杰?寫出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憤之情。
16.詞的上片運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愁”?請簡要賞析。(6分)
17.用原文填空。(6分)
(1)《屈原列傳》中,屈原在回答漁父的話里交代的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始皇北筑長城、擊退匈奴發揮了重要的威懾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賈誼的《過秦論》中表現陳涉起義的巨大影響力,寫農民起義的星星之火頃刻間燃成燎原之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春節假期是旅游旺季,旅行社的產品銷量劇增,與此同時,旅游市場的管理也經歷了旅游經營者的誠信度的一次嚴峻考驗。每逢假期,一些無良商家便①,不擇手段:他們以低報價的方式獲得客源,再在行程中通過“宰客”牟取暴利。在行程之中他們常常②,讓游客們遭遇景點“縮水”、訂購門票無法使用、住宿服務質量差、商品價格過高等結果。
()。近年來,各地相關部門③,加大了旅游市場治理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旅***業亂象。同時廣大旅游消費者更應擦亮雙眼④、理性消費,積極運用投訴的權利和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①②③④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包藏禍心食言而肥同仇敵愾炳若觀火
B.包藏禍心首鼠兩端勠力同心明眸善睞
C.利欲熏心首鼠兩端同仇敵愾明眸善睞
D.利欲熏心食言而肥勠力同心炳若觀火
19.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旅游市場的管理和旅游經營者的誠信度再次經歷了嚴峻考驗。
B.旅游經營者的誠信度和旅游市場的管理一次次經歷了嚴峻考驗。
C.旅游市場的管理和旅游經營者的誠信度也經歷了一次嚴峻考驗。
D.旅游經營者的誠信度也經歷了一次旅游市場的管理的嚴峻考驗。
20.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這些旅***業的失信行為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了損害,也給一個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B.這些旅***業的失信行為對一個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也給消費者權益造成了損害
C.消費者權益被這些旅***業的失信行為造成了損害,一個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也被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D.一個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被這些旅***業的失信行為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消費者權益也被造成了損害
2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近年來,網絡詐騙案件頻發,①_______________,有的是利用網購訂單實施詐騙,有的是利用個人信息冒充公檢法人員實施詐騙等。歸根結底是個人信息泄露才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多年來,國家立法機關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在《網絡安全法》《民法典》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中,②_______________。保護個人信息是信息時代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權和人格尊嚴以及安全的重要方面。
這些規定散見于各部法律中的相關條款,③_______________,但分散的立法可能造成相互矛盾、難以明確個人信息執法分工,不利于統一個人信息保護行政監管,也不利于公民增強個人信息權利意識。此外,對企業而言,面對個人信息保護規范分散、模糊的局面,產業發展亟需明確、統一的規則給予指引。所以,制定一部專門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勢在必行。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5分)
(2)請分別用一個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15個字。(5分)
五、作文(60分)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有人說:“珠穆朗瑪峰之所以成為世界最高峰,那是因為有青藏高原這個平臺。”
材料二:作家海明威說:“改變世界的是這樣一群人:起初他們尋找夢想中的樂園,當找不到時,他們親手創造了它。”
材料三:在華盛頓特區的朗方廣場地鐵站里,一個拉小提琴的街頭藝人,正在陶醉地演奏一手名曲。正是上班高峰,人潮洶涌。演奏過程中,一共有1097個路人經過,只有7個人停住腳步并稍加停留。最后這個藝人一共收到來自27個路人的32.17美元。當他結束演奏,無人喝彩,更沒人發現這個人竟是世界第一小提琴大師——約夏·貝爾。而就在前幾天,約夏·貝爾在波士頓舉辦專場演奏會,現場火爆到炸裂,最低票價200美元還一票難求。
班級舉辦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你讀了以上材料,有何感觸與思考?請以“平臺與人才”為話題,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綜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沅陵縣第一中學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參考答案
1.C“無事實依據”錯誤,文中說“其實,這也正是京劇藝術所經歷過的發展歷程”,所以是有事實依據的。
2.DA.“區分不同流派的標準就是唱腔的風格特征”錯誤,“就是”的表述過于絕對,材料一第二段為“在區分京劇流派時,似乎也主要以其唱腔的風格特征為標準”。B.“因而”錯誤,這一因果關系不成立,材料一第三段說的是“在我國300多個劇種里,絕大多數劇種都是從當地民歌、說唱或歌舞音樂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京劇則是……”,并無因果關系。C.“因為相關資料保存不足等歷史原因”錯誤,這一說法于文無據,材料一第四段只是說“關于其確切的形成年代和發展歷史卻是眾說紛紜”;“這一問題已經無法闡述清楚”過于絕對,文中只是說“大多未見進一步闡述,特別是沒有明確提出對京劇藝術的時代劃分問題”,不能說就“無法闡述清楚”。故選D。
3.A.“老一輩京劇劇作家……創作出了《紅樓二尤》……”就是戲曲“有文化堅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務”的表現,所以能支持其觀點。B.“吸收話劇、音樂劇等現代表演形式的優勢,結合當代社會的文化需要,改革與創新京劇”不是“堅守”和“自我保全”,無法支持。C.“以西方戲劇的框架模式為參照……”不是“堅守”和“自我保全”,無法支持。D.“邀請編導、音舞、表演各個領域的專家,并結合當代青年觀眾的欣賞習慣,編創……”不是“堅守”和“自我保全”,無法支持。
4.①第四段是采用駁論的方式。②先就“京劇確切的形成年代和發展歷史”提出三種不同的說法;然后對這幾種按代表人物進行判斷的說法進行駁斥;最后提出“把京劇的形成發展歷史劃分為幾個階段”的解決辦法。
5.①京劇是對完整、成熟藝術的直接繼承。皮、簧兩腔在京劇藝術形成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合流,形成了后來京劇藝術中完善的“唱腔”。②京劇是多種外來聲腔、劇種相互吸收、融合的結晶。京劇是徽、漢、昆等劇種的結合,這些劇種本就長期吸收了民間多種藝術,長期繼承和發揚傳統戲曲文化。
6.B.“說明‘他’對日寇的殘暴與意圖的認識是主觀的,不充分的”錯。“他”的認識應是清醒的、充分的,根據文中“他能夠猜得出來,接下來到了分駐所敵人要對他做些什么。那些沒完沒了的嚴刑審訊,無非是讓他帶領抗聯繳械投降”“他”以后的處境和結果進行了充分說明。
7.D.“也反襯出殺害‘他’的敵人的殘暴”錯。身材矮小不能直接反襯出殺害“他”的敵人的殘暴,應是以其矮小的個子襯托他意志的堅強。故選:D。
8.①交代故事發生的季節——東北嚴寒的冬天;②反映抗日環境的險惡;③渲染“他”被捕、關押、審訊時嚴酷的氣氛;④襯托“他”堅定的意志。解析:“大雪覆蓋的山路上,那匹緊拉著爬犁的老馬,在馬鞭的催促下,一邊噴著濃重的霧氣,一邊吃力地向前奔跑著……”,這是文中對大雪的第一次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季節在東北嚴寒的冬天。“那漢奸即刻斃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還是都晚了”,趙尚志被叛徒所騙,受傷被俘,此處的關于雪的描寫,反映了抗日環境的險惡。“雪色無邊。那匹老馬,終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緊接著,那幾個背著長槍的日偽軍,又七手八腳地把他抬到一間冰冷的囚室里。抬頭望去,透過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利用環境描寫渲染“他”被捕、關押、審訊時嚴酷的氛圍。“窗外的雪,仍在瘋亂地飄著”,以“瘋亂”的雪,襯托“他”堅定的意志。
9.第一問:①通過“他”的回憶,寫出“他”的身份、回國抗日、上了漢奸的當被擊傷的經過。②通過寫“他”的回想,寫“他”參加義勇軍,獻策打敗日軍,參加雪原決戰,成為日軍懸賞的重要人物。③描寫“他”的幻覺,表現了“他”平時的戰斗生活,以及用“他”的回憶,表現了“他”兩次到蘇聯,兩次返鄉的經歷。第二問:通過對“他”的心理描寫,把“他”英勇抗日的一生融注在最后八小時里,表現了他為國獻身、堅貞不屈的愛國精神。
10.B從語境來看,“官至通直郎”是羊玄保的兒子的官位,不是羊玄保的官位,且羊玄保認為兒子羊戎會使自己家敗亡,故“此兒必亡我家”“官至通直郎”中間斷,排除A、C項;“謗議”是“毀謗、議論”的意思,中間不能分開,排除C、D項。故選B。
11.A“科舉時代應試入選的最高等級”錯,博士與科舉無關,“博士”是官位的一種,指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12.B“他廢止此制”錯,應為“朝廷廢止此制”。
13.(1)又考慮這個政策只是在一個地區實施,如果它是正確的,則應該與天下統一起來;如果它是不正確的,那也就不應該在一個郡中單獨實行。
(2)一個人做官不僅必須要有才干,也必須要有運氣;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
14.①羊玄保沒有袒護被朝廷賜死的兒子,反而表達了歉意,太祖比較滿意,賜名以示恩寵;②太祖希望他的兩個兒子有美好的作風。
【參考譯文】
羊玄保,是泰山南城人。羊玄保從家中被征召出來擔任楚臺太常博士,轉為左丞,擔任司徒右長史。府公王弘對他十分了解器重,曾對左長史庾登之、吏部尚書王準之說:“你們二位賢士聰明俊朗,很多東西可以會悟通達,然而寬宏美好的聲望,自然應當共同推重羊君。”不久,羊玄保入朝擔任黃門侍郎。羊玄保善于下棋,品第居第三。太祖和他用郡官做賭注,結果羊玄保下棋得勝,太祖便讓他補任了宣城太守。在此以前,劉式之為宣城太守時,訂立了吏民叛逃的懲治措施,一個人如果不能抓到,就以公文通知將伍、里的官吏扭送州郡的有關部門,能抓到此人的人賞官位二級。羊玄保認為這樣做很不恰當,向太祖進言道:“臣考查叛逃的緣由,都是出于極端的逼迫,沒有人會在能夠求得生存的情況下樂意起來做叛亂這種事的。現在訂立的特殊的政策,從實際來看是苛苦的。又考慮這個政策只是在一個地區實施,如果它是正確的,則應該與天下統一起來;如果它是不正確的,那也就不應該在一個郡中單獨實行。”從此詔令停止這項政策。太祖因為羊玄保廉潔樸素沒有貪欲,所以頻頻地安排他在名郡任職。羊玄保治理政事雖然沒有特殊的功績,但離開以后通常被人思念。他不經營錢財利益,治家儉省。太祖曾經說:“一個人做官不僅必須要有才干,也必須要有運氣;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元兇劉劭弒君自立,讓羊玄保做吏部尚書,兼任國子祭酒。到了孝武帝入京討伐,官吏和百姓大多向南逃走,劉劭把官員們全部召集過來,橫握鋼刀憤怒地說:“你們都可以走了!”大家都很害怕,沒有人敢說話,羊玄保面不改色,慢慢地說道:“臣愿意以死報效朝廷。”劉劭因此緩和下來。世祖即位,任命羊玄保為散騎常侍。不久升遷為金紫光祿大夫。羊玄保因為謹慎誠敬被賞識,朝廷賞賜他很是優厚。大明五年,被提升為散騎常侍。羊玄保從少年到老年,對祭奠非常謹慎,四季的珍奇新鮮出產,凡是沒有經過祭獻的,自己決不先嘗。大明八年,羊玄保去世,去世時九十四歲。死后,追加謚號為定子。他的兒子羊戎有才氣,但卻人品輕薄,行為不檢點。羊玄保曾經說:“這孩子一定會毀掉我家。”羊戎官居通直郎,因為與王僧達一起毀謗當朝政治,被賜命自殺。羊戎死后,世租引見羊玄保,羊玄保謝罪說:“臣下沒有金日磾的明察,因此辜負了皇上。”皇上認為他說的話很得體。羊戎有兩個弟弟,太祖一起賜名叫羊咸、羊粲,對羊玄保說:“希望能讓你的兩個兒子有正始時代林下雅靜的遺風。”
15.C“暗含詩人的軟弱”錯誤,選項用語太重,從詞中來看,“尚想三徑菊花叢”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詩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園之思。
16.(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暮江千頃”,營造出空曠遼遠的意境,烘托了詞人的愁緒。(或“無處落征鴻”寫離愁滿江,竟連飛鴻立足棲息的地方都沒有,極言愁之多,強化愁情。上片最后兩句寫暮色蒼茫,只有闌干的一角還可見一線天光,營造灰暗沉重的意境,烘托詞人的惆悵心情。)或:以樂景襯哀情。三、四句寫夕陽西斜,詞人手持酒杯,臨風發問: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顏料去染秋荷了?以此反襯愁懷,頗為沉郁。(2)比喻或夸張寫愁。以“萬斛”之江水喻愁,將抽象無形之愁寫得形象生動可感,表現愁情之多。
17.(1)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3)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18.D;包藏禍心:心里懷著害人的惡意。利欲熏心: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結合“無良商家”分析,選用“利欲熏心”。首鼠兩端: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又動搖不定。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占便宜。結合“讓游客們遭遇景點‘縮水’、訂購門票無法使用、住宿服務質量差、商品價格過高等結果”分析可知,無良商家“食言而肥”。同仇敵愾:抱著無比仇恨和憤怒共同一致地對付敵人。勠力同心:齊心合力,團結一致。語境主要講“各地相關部門”齊心合力打擊旅***業亂象,選用“戮力同心”。炳若觀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猶洞若觀火。明眸善睞: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結合“廣大旅游消費者更應擦亮雙眼”分析,選用“炳若觀火”。故選D。
19.C;A.不合邏輯,“再次”前面無鋪墊照應的句子。B.語序不當,并列短語作主語,且旅游市場的管理作為主要方優先;“一次次的”詞序不當,且夸大。D.語序不當,并列短語作主語,且旅游市場的管理作為主要方優先。故選C。
20.A;結合上文“讓游客們遭遇景點‘縮水’、訂購門票無法使用、住宿服務質量差、商品價格過高等結果”等分析可知,“這些旅***業的失信行為”承上,排除C項、D項。“消費者權益”是在行業行為之中提到的;影響由小到大為宜,排除B項。故選A。
21.示例:(1)①形式五花八門;②均作出相關規定;③雖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一個給1分,對兩個給3分,對3個給5分)(2)①網絡詐騙案件頻發有其根源。②國家重視保護個人信息。③分散的立法存在弊端。(對一個給1分,對兩個給3分,對3個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