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男子暴雨中為流浪貓撐傘,最后留下傘淋雨離開的視頻上了熱搜,不少網友點贊“好有愛的畫面,太暖了”,也有網友表示“為什么不將流浪貓帶回家領養呢”?
近年來,流浪動物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普通人在遇到流浪的貓貓狗狗時,是要救助還是帶回家養?為什么流浪動物這么多?要如何減少流浪貓狗的數量?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貴陽市愛它流浪動物救助基地負責人張先生。
流浪動物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遺棄和走失
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的愛它流浪動物救助基地,有200多只流浪狗和十來只流浪貓。
愛它流浪動物救助基地。
“出現流浪動物的原因主要是遺棄和走失。”張先生告訴記者,2019年4月愛它救助基地成立后,陸續救助收容了幾百只流浪動物,其中有被社區、城管、***等單位送過來的,也有基地接到市民求助后去帶回來的。
張先生表示,貓狗被遺棄或者走失后,在外流浪的過程中又會不斷繁殖,導致更多的流浪動物產生。
“我們是主要是救助老、弱、病、殘、孕的貓和狗。”張先生說,流浪動物是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生活環境得不到保障,很多都帶有一些疾病或者殘疾,甚至等不到救助就已經死亡。
流浪動物能被領養的情況并不樂觀
記者了解到,從救助基地成立至今,已經有100多只貓和100多條狗被熱心市民領養,但流浪動物能被領養的情況并不樂觀。
“我們基地有80%的流浪狗是不會有人領養走的。”張先生說,流浪動物難被領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殘疾,有被虐待致殘的,還有車禍致殘的。
“我們基地殘疾的流浪動物很多,我家里15條狗也有7條是殘疾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中收養的7條殘疾流浪狗,雙眼失明的有5條,單眼失明的有1條,還有一只狗只有一條腿。
“你救助它之后就要承擔起養它的責任,實際上我們是把這個基地當成流浪動物的中轉站。”張先生表示,能夠讓流浪動物進入家庭才是最重要的,一個能夠給予流浪動物安全感和基本生活的家庭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救助流浪動物最好的方式是幫助它們絕育
不久前,愛它流浪動物救助基地通過募捐籌集了7萬元,其中4萬多元用來支付基地的房租,剩余的部分則用于基地內兩只流浪貓和幾條流浪狗的治療。
“救助流浪動物我一直堅持的都是盡力而為。”張先生說,看到流浪動物,最好的做法是給它做絕育。如果有人發看到流浪貓,可以聯系救助基地,將它帶去合作的寵物醫院免費絕育或者是自己花少量的錢給它絕育,再放它回原來的地方生活,也可以選擇尋找領養、自己領養。
“絕育才能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才不會有更多的動物流浪。”張先生表示,希望更多正在飼養或者準備飼養動物的市民,能夠理性對待,領養代替購買,做到不虐待、不棄養,出門系好牽引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周旺澤編輯皮亞丹編審李中迪羅瑋文章推薦
等了6年!今晚,貴陽這座高架橋將正式通車!
@貴州人“育兒假”“職工陪護假”落地!10月1日起實施
看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