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不孤
網絡用語是指在網絡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多為諧音、錯別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詞,以及在論壇上引起流行的經典語錄,多為搞笑、諷刺、贊美、惡搞之詞或句子,如"社死""逆行者""神獸""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跪舔"……這些通常來源于網絡熱門用語,更多的是因為某一社會現象而產生了一些被大家都接受的說法,而且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說實話,以前對這些網絡用語是不屑一顧的,覺得難登大雅之堂,是現實生活讓我改變了認知。過去,自以為遇到的人多了、經見的事多了,應該能看慣生活的五花八門以及形形***的角色表演。但事實卻一次又一次刷新三觀。生活中個別人不正常行事,其做派令人作嘔,很想用一個文雅的術語來形容一下,總找不下合適的表達用語,翻閱了工具書也不盡人意,沒想到網絡上"跪舔"一詞逼真地解答了自己的淺薄。
"跪舔"表面的意思就是跪下來舔。"舔",意指用舌頭接觸東西或取東西,本就有低賤的意味,如果要和"跪"組合在一起,那就更卑賤了。當然古意的"跪"和今意是有區別的。我想之所以出現"跪舔"這個網絡詞語,目的就是為了表達(某些人)沒有人格、沒有尊嚴、毫無底線地去討好、巴結別人,甚至到了變態地步的意思。
確實,生活中有這一類"跪舔"的人,為達到自己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做出令人不齒的"跪舔"行徑,不僅存在于男女之間,也蔓延至上下屬關系之間。在網絡上翻找一番,有些網友竟然惡心地探討"跪舔"具體舔什么?內容良莠不齊、惡毒丑陋、陰暗心理居其多。有的人說是舔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因為動物之間,有這動作,比如,狗、貓喜歡***是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彼此舔舐梳理毛發等等;有人說,舔主人腳下的塵土垃圾,如掃帚般的功能;也有人說,舔某人的腳心,讓人發癢以致笑死……總之,不管舔什么,動機絕對暗含卑鄙齷齪之意,不存在任何哪怕半點的高尚、真心實意,具體就不一一贅述了。
也許對"舔",有人感覺格外舒服、爽心,而對我這樣天生敏感的人,覺得心里瘆得慌,連肌膚都麻酥酥的,更別說再有具體動作了。我認為"跪舔"就是對那些毫無做人準則、底線的***之徒的真實寫照,應當鄙視。對于擅長"跪舔"的人,遠而敬之。也許"跪舔"者有其苦衷,達爾文雖有"適者生存"一說,但扭曲了靈魂,污穢了思想,丟失了最起碼的做人根本,何為之"人"也?若果非要走極端,與精神失常何異?
"跪舔"者,不光當今生活中存在,先秦時候就有曹商舐痔得車百乘的詳實的記載。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莊子·雜篇·列御寇》)
嗚呼,哀哉!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今,這些網絡用語竟然可以把世事現象如此直白地表達,而且形象生動、幽默風趣,更是讓吾輩見識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網絡用語作為語言的分支,是思想的反映,是一種社會意識,來源于當今社會的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如"***妹""黃瓜都靠不住了""蕾絲"等不健康或惡搞的用語。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成長下,網絡信息更新速度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我們在可喜的同時,應該抱著寬容理解的態度,客觀公正地看待并運用網絡用語。
德國作家海涅曾在《法國的現狀》中提到"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足見語言重要性。同樣的,網絡用語也擁有不容小覷的力量,它的出現和發展必將對中國文化產生影響,為文化注入新活力,推動文化進一步發展,但網絡用語缺乏規范性,導致一些低俗流行語的泛濫,應當***。
我們知道語言的本質特征是社會性,對促進社會文明、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現在有的網絡用語與文明的結合并不理想。我們必須清掃網絡用語中的垃圾,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提高網絡用語的文明含量,傳遞更多的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