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過瀏覽網頁的時候,
突然跳出個廣告鏈接,
正是你最近在關注的感興趣的東西?
玩著手機的時候,
突然接到“銀行”的短信,
說你的賬戶異常,
需要點擊以下鏈接?
聊著微信的時候,
突然有陌生人通過***號碼添加你,
說要拉你進個薦股群,
帶你發家致富
......
注意!
這是“釣魚詐騙”
??!千萬別點!!
小編先帶你來看一個案例
什么是“網絡釣魚”詐騙?
網絡釣魚,英文為Phishing,是“FISHING”和“PHONE”的綜合體,是常見的網絡詐騙行為。網絡釣魚大約起源于2019年,***起初是利用電子郵件作為誘餌,盜用美國在線的賬號和密碼。網絡釣魚通過發送大量聲稱來自于銀行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欺詐性電子郵件和偽造的web網站點來進行詐騙活動,意圖引誘訪問者提供一些個人信息,如用戶名、口令、信用卡密碼等內容,從而獲取重要信息的一種攻擊方式。
那么
“網絡釣魚”詐騙常見的套路有哪些?
小伙伴們該如何分辨呢?
“網絡釣魚”詐騙常見套路
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進行“釣魚詐騙”主要有幾種常見的套路,例如:大量發送欺詐性電子郵件,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等信息,繼而盜竊用戶資金;建立與正軌網站極其相似的網址,盜竊用戶的財務信息;在知名電子商務網站發布出售商品的虛假信息,要求受騙者先行支付貨款達到詐騙目的;通過“木馬”程序獲取用戶賬號和密碼;大量發出虛假信息,以“中獎”“退稅”“投資咨詢”等名義誘騙受騙者實施匯款、轉賬等操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疫苗接種認證”、“ETC禁用、欠費”之類的詐騙也越來越多。這類“網絡釣魚”詐騙早已演變成一個短信通道、包網服務、游戲代充、盜刷通道等多個黑灰產業鏈共同參與的產業,分工極其精細??梢哉f,你收到的這條釣魚信息后面,是一大群騙子在配合。
警惕
網絡詐騙人均損失過萬元
2020年,360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360手機先賠共接到手機詐騙舉報2656起。其中詐騙申請(被認定為具備詐騙情形的舉報)1340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520.2萬元,人均損失11345元。身份冒充類詐騙造成的人均損失最高,約2.5萬元。
此外,社交平臺正在成為詐騙者“釣魚”受害者的重要渠道。《報告》顯示,2020年手機詐騙的接觸受害者的渠道中,社交類占比最高,達到了42.9%。詐騙者利用陌生人交友的社交平臺、二手交易類購物平臺、直播類的短視頻平臺等渠道與受害人進行接觸,令人防不勝防。
報告進一步指出,釣魚網站對當前手機用戶安全造成的威脅正在與日俱增。釣魚網站的最大危害在于,被害人點擊或在仿冒真實網站的URL地址以及頁面內容中輸入相關個人信息后,用戶銀行或信用卡賬號、密碼等私人資料都會被木馬程序竊取,進而導致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從移動端攔截釣魚網站的類型來看,境外彩票成為釣魚網站之首,占比高達65.9%,其次為假藥、虛假購物、金融證券、虛假中獎等。
法官提醒
不輕信不亂點
近年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釣魚詐騙”案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1.從犯罪主體來看,人數眾多,組織松散,呈現低齡化趨勢;2.采用新型犯罪手段,技術性、隱蔽性強;3.危害面廣且后果嚴重。
釣魚網站的危害遠超出人們的預想,廣大網友在上網時,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輕信陌生人,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輕易給陌生人轉賬。在網購過程中收到陌生人發來的鏈接絕不要輕易點開,首先要分析信息的真實性,自己無法辨明信息真偽時,可以向身邊的親友咨詢,若還是不清楚就應該及時報警撥打110。
經過網絡詐騙大數據分析,未來一段時間,網絡詐騙還會呈現形式多樣、結合個人信息精準行騙的狀態。短信驗證碼是網上支付的關鍵,已經成為犯罪分子的主攻方向,騙子甚至用運營商的補換卡業務,竊取短信驗證碼;短網址、分享鏈接也在被惡意利用,通過網址跳轉將受害者帶到釣魚網站上進行詐騙,網友應注意使用手機安全軟件,對竊取短信驗證碼的手機木馬和釣魚網站進行攔截。
來源: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
編輯:田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