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圍之中,螃蟹的品種非常多,人類已知的品種都高達約4700種,而我國也是螃蟹的主要分布區之一,但是被大家所食用的——其實主要就四種螃蟹,分別為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青蟹、中華絨螯蟹。而我國主要生產的螃蟹,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閘蟹”,它的學名就是叫“中華絨螯蟹”,主要在我國長江區域進行量產。
當然,大閘蟹的價格也比較貴,最便宜的都是幾十元一個,所以算是“菜中貴品”了。不過話說回來,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而野生的大閘蟹基本上看不到,要是在野外看到大閘蟹,早就成為了大家的“盤中餐”了。從入侵物種小龍蝦都知道,根本是供不應求,價格還貴,大閘蟹在一定程度上——美味程度超過了小龍蝦,所以根本在野外看不到,這也才有了人工養殖的問題。
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可以吃,并且吃了還可能中毒,所以大家對螃蟹的認識需要提升。這不,一則關于“澳大利亞超5000萬只紅蟹遷徙,所到之處滿眼紅色”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的確,這就是上千萬只螃蟹,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視頻之后,都在熱議,能不能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情況。
超5000萬只紅蟹大遷徙一說到澳大利亞,我們都會想到什么駱駝泛濫,野豬泛濫等消息。的確,澳大利亞的生物泛濫是比較嚴重,這可能跟當地的生態系統存在關系,并且很多物種也是外來物種,所以出現了泛濫情況也是正常情況的,而對于這次超5000萬只紅蟹遷徙,其實也不是什么怪事,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上演這一幕,并且也被稱之為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動物遷徙之一。
的確有點多,超過5000萬只紅蟹遷徙,所以也引發了不少的人去拍攝紅蟹遷徙的壯觀畫面。并且,為了紅螃蟹的遷徙,當地也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為其建造了螃蟹橋和臨時屏障,以確保螃蟹的安全。根據澳大利亞德托博士表示,今年的數量在之前變化很大,是自2005年以來,也就是16年一遇,該地區從未見過這么多遷徙的紅蟹。
所以,的確可能又在出現泛濫的情況了,太多了,紅蟹成群結隊地穿過道路、橋梁、巖石和溪流,整個區域都是紅色的,所以相當震撼。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就是因為紅蟹太多了,所以無意之中,每年被碾死的紅蟹也有上百萬只。而且每年出現的紅蟹還有增多趨勢,然而整體的數量沒有減少,所以我們說有可能又會在澳洲泛濫。
紅蟹是啥?能不能吃?紅蟹又稱之為“陸地紅蟹、紅地蟹、澳大利亞紅蟹”,它的學名叫圣誕島紅蟹,這種紅蟹的個頭也比較大,甲殼最大可達116毫米長,體重415-480克。而在地上奔跑的時候,不少人也將其比喻為“烤紅的龍蝦”,這種紅蟹的分布范圍也不廣泛,主要就是分布在印度洋上圣誕島和可可島才有的一種陸蟹。
由于這些島嶼屬于四面環海的狀態,所以紅蟹要生存下來,必然也就成為了該島嶼上食物鏈的一部分,它們主要以植物落下的葉和花為生,也吃水果,花卉和苗木,偶爾還可能吃其他死蟹和鳥類,非洲大蝸牛等等,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其實能吃的食物很多,所以基本上也不可能出現滅絕,死亡的情況。
而紅蟹的壽命也比較長,平均壽命35年,加上島上幾乎沒有競爭,所以種群肯定會還會擴展,未來說不定在島嶼的上空,就可以看到整個島嶼變成紅色的狀態,這就是紅蟹的情況。
這么多的紅蟹,能不能吃?爆炒、下酒“爽翻”了?的確,紅蟹數量雖多,但是,它是真的不能吃,在澳洲紅蟹之中,存在一種毒名叫蟻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在蜂類、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都能夠找到,然而,這種蟻酸是一種毒性物質,如果被人吸收進入體內之后,會損壞胃黏膜。
一不小心還可能會加重身體其他問題出現。雖然說已經研究出來清除紅蟹體內毒素的辦法,但是不建議自己在家隨便烹飪,不然有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所以不建議吃紅蟹,不會處理的話,肯定是無福消受的。
總結紅蟹是一種最好不要食用的物種,主要是身體之中含有毒素,這個需要警惕。同時,站在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講,無論在什么地方,我們都不應該以食用生物為主,大部分的生物在生態系統之中具有支撐作用,如果人不進行對它們的保護,生態系統都可能出現嚴重的崩潰,這樣不僅是影響生態系統崩潰這么簡單,甚至還有可能引發連鎖效應。
導致更多的生物種群消失,這樣我們人類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必然也會受到自然的“反擊”,所以好好保護生態系統吧。地球環境保護好了,我們才能看到更多的生物出現,并且生態系統也才會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