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這么一句俗語:“家狗‘窯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其意思是說:一旦自己的家狗站在自家的土窯洞頂上往自家院子里觀看的話,就必須立即將家狗殺掉。
那么,為什么家狗不能站在自家的土窯洞頂上往自家院子里觀看的呢?
農村老人這樣說:家狗一旦跑到了自家的土窯洞頂上往下看,就等于家狗“欺主”,而且,家狗就變成了“狗鬼”,會導致家庭中人丁離散的。只有立即殺掉家狗,才能“破解”,否則,自家恐傷人丁。
聽了農村老人的這種說法后,我們是不是感覺很荒唐?家狗就是一條狗而已,它怎么會變成“狗鬼”呢?難道它站在自家的土窯洞頂上往下看就會導致人丁傷亡?想必不會吧!
在以前的農村,許多家庭都飼養有家狗。而所謂的家狗,其實就是一種土狗。
土狗,被稱為中華田園犬。土狗的個子一般都不是很大,其體重大約在15-25公斤之間。而且,土狗偏愛雜食,盡管也吃肉,但肉食性不強。
土狗的分布地域很廣,幾乎在全國各地都有飼養。不過,在北方地區,土狗被稱為柴狗或笨狗;而在南方地區,土狗則被稱為草狗。
在中國,土狗經歷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自然及人工篩選,從而使土狗出現了不同的樣貌和習性,但總的說來,現代土狗與原始土狗相比較,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據稱,秦始皇就非常喜歡飼養土狗,并且,經常牽著一條黃色的土狗出門游玩。在秦朝丞相李斯臨刑前曾這樣哀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意思是說:我想和你再一次帶大黃狗一起出東門追兔子,也是不可以了。
一般來講,土狗的性格比較溫順,不容易主動攻擊人類,既可以群居,也可以獨居,其適應的地域性很強,非常容易飼養,而且,忠誠度很高,也不易滋生各種皮膚病。所以,深受許多農戶的喜愛。
在過去,土狗常常用于狩獵和看家護院。據稱,土狗是捉野兔的“高手”。一只訓練有素的成年土狗能夠在一個晚上捉到5只以上的野兔,從而使狗主人的全家都能夠經常吃到野兔肉。因此,喜歡吃肉的農戶全部養有土狗。
另外,由于土狗的忠誠度非常高,許多家庭都賦予了土狗看家護院的職責,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把農家小院的安全責任交給了土狗負責。
就是這樣一條“功勛卓著”的土狗,怎么就不可以跑到自家土窯頂上玩耍?怎么就不可以向自家的庭院“俯瞰”?而一旦跑到了自家的土窯洞頂上往下看的話怎么就會變成“狗鬼”?怎么就會導致家庭人丁傷亡?我們粗略地想一想,這種說法就純屬無稽之談,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
現在已經到了二十一世紀,絕大部分人都是相信科學的,而是不會相信這種迷信的說法的。因此,我們應該將“家狗‘窯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的說法徹底地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讓這種說法永遠不要存在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