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
鐘鳴鼎食、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鼎鼎大名、
人聲鼎沸、
鼎成龍升、
鼎鼐調和、
三分鼎足、
九鼎大呂、
禁鼎一臠、
鐘鼎之家、
負衡據鼎、
金黎鼎盛、
大烹五鼎、
鼎鐺有耳、
四海鼎沸、
重裀列鼎、
山林鐘鼎、
言重九鼎、
鳴鐘食鼎、
列鼎重裀、
扛鼎抃牛、
問鼎之心、
鼎足之勢、
幕燕鼎魚、
鼎玉龜符、
負鼎之愿、
鼎鐺玉石、
擊鐘鼎食
·········
與鼎有關的故事
可以講到
你把我拉黑
說白了
鼎,就是古代煮飯的鍋
64件永久禁止出國的國寶文物里面
其中7件就是青銅鼎
后母戊銅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商后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亦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大盂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西周康王時期,清道光間在陜西眉縣禮村出土。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大盂鼎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其居首位。
大克鼎(現藏上海博物館)
屬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陜西扶風法門鎮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千克。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鐘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
太保鼎(現藏天津博物館)
屬西周初期,傳清道光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通高50.7厘米、口徑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兩個立虎,器身上有棱脊與紋飾,腹內有“太保鑄”三字,此太保系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鑄客大銅鼎(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屬戰國時期,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
淳化大鼎(現藏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屬西周早期,1979年陜西咸陽淳化縣史家塬出土。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重要資料。
中山王鐵足銅鼎(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修復前
商青銅鬲鼎(正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青銅鬲鼎(背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大克鼎
商亞牧父辛方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青銅鼎商代
商亞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亞丑父乙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獸面紋鬲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戈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父癸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目雷紋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乳丁夔紋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青銅扁足鼎(正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青銅扁足鼎(背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青銅扁足鼎(內膛銘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后期乃孫作祖己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后期父戊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子□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圓渦四瓣花紋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商青銅鬲鼎二(正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青銅鬲鼎二(背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青銅鬲鼎二(口沿及內膛)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商后期射女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伯作彝鼎西周
西周中期羞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西周晚期邿伯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春秋蟠虺紋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春秋鳳耳鼎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戰國至西漢青銅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淳化大鼎
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1世紀
高122cm口徑83cm重226kg青銅
淳化縣石橋鄉史家塬村西周墓出土淳化縣文博館藏
西周康王太保鼎
戰國團花紋鼎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王子午鼎
鳳紋銅方鼎西周安徽省博物館藏
大禾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