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筆記?市場營銷
本文優(yōu)質度:★★★★★口感:爆漿芝士
筆記君邀您思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今的市場,已不是得渠道者得天下,而是得鐵粉者得天下。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一起聽聽丁丁老師的精彩分享;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么?
傅盛的認知三部曲,第一句話就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是:認知差異。
我們每個人之間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如何提升我們的認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獨立思考,要看到現(xiàn)象背后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就比如營銷這件事,我們普遍感覺到傳統(tǒng)的東西不夠用了,整個環(huán)境變化太快,這說明你的認知也需要迭代了。
如何迭代?我分享以下幾點思考。
一、從流量思維到顧客終身價值
過去我們是流量為王,但流量遲早有枯竭的時候,如今流量紅利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這時候我們應當回歸顧客終身價值。
顧客的終身價值,指的是顧客的歷史價值,是當下的價值和潛在的價值之和。當提出顧客終身價值這個概念的時候,美國的相關專家在那個時候,還沒有電商,沒有線上,也沒有今天的社群可以線上線下打通。
我們重新審視顧客終身價值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今天的顧客終身價值,它的總和要比以前放大了N次方。
因為通過互聯(lián)網,我們可以實現(xiàn)與顧客一對一的連接了。
可以通過情感維系,讓他們長期消費我們,一人一次的消費額度是有限的,但如果這個人一生都在用我們的產品,這種價值是巨大的。
如今,流量紅利的時代結束了,我們進入了后流量時代,是時候轉變思維了,應當重視挖掘和維護一些超級用戶,建立重度連接。
其實,這就是我們倡導的粉絲思維。凱文·凱利提出過一個“一千粉絲法則”:任何從事創(chuàng)作或藝術工作的人。
例如: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師、工匠、演員、動畫師、設計師或作者等,只要能獲得一千位忠實粉絲,就能維持生活。這一千鐵桿粉絲就是具備終身消費價值的顧客。
關于這一個法則,我在過去五年的實踐當中無數(shù)次應用,應用的時候,針對從0到1的企業(yè)品牌。
我發(fā)現(xiàn)不需要一千個鐵桿鐵粉,你就能活下來。
多少個可以啟動?200個就可以啟動。你有200個鐵桿粉絲的時候,其實你就可以活下來。
如果你真的有一千個鐵桿粉絲的話,你可以活得很好。
二、重新定義粉絲
我對粉絲這個詞做了個重新定義,為什么?因為很多人對粉絲有誤解。
我曾經去一個非常大的媒體開會,他們上來就問,丁老師,我們這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欄目,光粉絲就有400多萬,都在我們的公眾號里,您覺得我們可以怎么激活?
我說對不起,很遺憾,你那400多萬不是粉絲,可以稱為用戶,或者換一個準確的詞叫訂閱者。
我對微博一直挺有意見的,為什么?微博管他的關注者都叫粉絲,誤導了很多人。
那粉絲究竟是什么?粉絲不是大家想象中明星的腦殘粉,粉絲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用戶。
粉絲是支持者。每個人成長的路上,每一個新品誕生的過程中,都需要支持者。
從小到大,從無到有,有支持者你才能真正的有力量,才能夠在困難的時候,有光有燈指引著你,所以我可能對粉絲下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定義。
三、粉絲營銷的黃金法則
怎么獲得粉絲?
我在幾年前就提出了一個粉絲營銷的黃金法則,第一叫圈層化,第二叫情感化,第三叫參與感。
1.圈層化
圈層化,就是我們要把它分成:核心層、影響層、外圍層。
①核心層
通常出新品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有很多人能關注我,越多越好,最好是男女通吃,老少通吃。
但是我告訴你,越是這樣,你越沒有差異化,你越跳不出來,越沒有人喜歡你。
所以,核心層,我們一定要把它放小,越小越好。
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一定是交叉的交集,最終交出來的那一點。
比如說,你說我的目標人群是女性,這是不對的,這不夠小。
我的目標是新中產的女性,這還不夠小。我的目標是新中產女性里的文藝青年。這就有點有意思了。
我自己創(chuàng)業(yè)八年的體會是,在核心層里面還要有一個核心點,就是最開始的從0到1跟著你一起的員工。②影響層
核心層之外,我們來找影響層,影響層其實就是我們的KOL圈子。
意見領袖,但究竟什么樣的人是意見領袖,它要符合四個特質:
a.要懂***;
b.要有影響力;
c.他是嘗鮮族;
d.他愛分享。
這四個特質,如果他符合兩個,一定要重視它,像我這樣符合四個的,你們一定要好好愛我,因為我的力量是超過你們想象的。
所謂有的人說一句話頂1萬句話,這樣的人你們一定要好好愛她,因為它真的是有實際號召力的。
③外圍層
外圍層,其實是大眾。
我們整個的營銷應該是從一個點,然后到一個核心圈,再通過影響圈,最后把它擴大到大眾,是一層一層來的。
你不要想說我一上來就可以很大,不是說不可以,如果一年你可以燒50個億,你也可以這樣做。
但是我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是什么,等補貼沒了的時候,還能沉淀下多少用戶呢?
2.情感化
情感化,它的降維是情緒,升維叫價值觀。
①情緒。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能調動一個人的情緒,這時候它的轉化率就會增加很多,這個時候怎么調動情緒,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通過核心銷售日。
雙11就是我們傳統(tǒng)營銷里說的核心銷售日。你也可以造一個屬于你的核心銷售日,以你為主角的,如果你現(xiàn)在還沒有這個實力造好沒關系,你先去參與別人的核心交流日,這是一樣可以的。
②價值觀。
價值觀是升維,是企業(yè)文化,它一定是一面大旗,可以一直影響著大家。
3.參與感
分享一個2014年中國第一個千萬級眾籌的案例:三個爸爸兒童空氣凈化器。
當時我跟他們接觸的時候是什么情況?是三無。即無品牌、無用戶、無產品。
大家想一下,一個新品牌做預售有多難,在這種情況下,你怎么能夠用一個月的時間在京東的眾籌平臺上賣一千多萬?
首先我們根據(jù)產品和品牌定位設定了我們的核心圈層:準媽媽和新媽媽。
因為我當時也是一個新媽媽,特別有感觸,在愛護孩子上,孕婦和剛生完小孩的媽媽是最最敏感的,幾乎都是偏執(zhí)狂,總覺得外頭有各種各樣的細菌,要把你的孩子給弄生病了。
所以我那時候就覺得準媽媽和新媽媽是一個非常好的核心圈層。你一旦定位了,你征集是很容易的。我們很快就在我們的微博微信上開始征集這樣一群人,我們最初的粉絲,基本盤大概有七八十個人。
然后這一群人,我們開始一起,討論這個產品的痛點究竟在哪里?你的需求點在哪里?很快我們就把它的痛點定了
。當時的空氣凈化器pm2.5究竟怎么消除?大家是不知道的。
所以很多人說空氣凈化器是個精神產品,為什么?因為你只能看到空氣凈化器的光,但究竟是怎么樣的?
pm2.5指數(shù)降沒降下來,你不知道,所以我們是第一個,在國內把這一塊變成可視化的。
怎么可見?
我們給征集來的準媽媽和新媽媽,每人發(fā)了測試pm2.5的專用工具,讓他們跟我們一起去測周圍的空氣環(huán)境,我們要求每天要測四個地方的數(shù)據(jù),給我們反饋回來,連續(xù)十天。
最后每個人至少給了我們十個地方的數(shù)據(jù)。
所以找對人就成功了一半。
我們用這將近80個人的數(shù)據(jù),最后變成了一個報告,變成了一個中國室內空氣質量的報告。
作為獎勵,我們從這些參與活動的人里面,選出了十個人,免費送他們空氣凈化器。
結果剩余的人,每個人都買了我們的空氣凈化器,而且還推薦給了很多親朋好友。
他們從來沒見過我們的產品,但是他們說對我們的產品有信心,為什么?
因為覺得從來沒有一個空氣凈化器廠商敢讓他們這樣去測空氣,我們敢,說明我們在這個產品上一定是用心了的,所以他們都紛紛為我們搖旗吶喊。
這是核心層的參與感。
在影響層里面,三個爸爸的投資人,包括分眾傳媒的江南春等許多大咖,都被我們給發(fā)動起來,一起跟我們做活動。
我后來才知道,江南春給很多人,都一對一發(fā)了微信,讓他們來買我們的空氣凈化器。
后來幾個大佬,都跟我說,你們太牛了,說江南春一對一推給我,我都不好意思不買,所以就都下單了。
在影響層的帶動下,又有更多人加入進來,當所有人都開始為你背書,刷朋友圈的時候,它就形成了熱點,形成了勢能。
影響層參與感的關鍵就是,讓他們覺得這個事兒有意義。外圍層的參與感同樣如此。
其實我想通過這個案例講述的核心邏輯叫:信任鏈+推薦鏈。再漂亮的戰(zhàn)役,再輝煌的戰(zhàn)役,它也僅僅是戰(zhàn)役,一場漂亮的戰(zhàn)役是無法改變整個戰(zhàn)爭的格局的。
所以,你不要去糾結于一場戰(zhàn)役的成敗,重要的是你從這場戰(zhàn)役中收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從中有所學有所長,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獨立思考。
回到我一開始的話,我們要獨立的去思考,去感悟,然后認知才會改變。
主辦方簡介——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woshipm.com)是以產品經理、運營為核心的學習、交流、分享平臺,集媒體、培訓、招聘、社群為一體,全方位服務產品人和運營人,一直致力于推動產品經理、運營等互聯(lián)網從業(yè)人員的成長(微信公眾號woshipm)。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