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母語日,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而設立的節日。雖然現在全世界有6000多種語言,但充滿活力的語言并不多。根據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它是13億人的第一語言。由于內部差異較大,漢語又被分為13種方言。但即便如此,漢語依舊是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超過9億人從小講的就是官話(即普通話)。
母語是一個人最早學會的一種語言,人人都有一種母語。你的母語是哪種?現在還常說嗎?
一、漢語,最多的母語
根據語言研究機構民族語言網(Ethnologue:LanguagesoftheWorld?)的統計,全球雖然有七千多種語言在被使用,但母語使用人數超過五千萬的語言只有23種,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漢語有將近13億的使用者,這比西班牙語、英語和***語三種語言的母語人數加起來還要多。一方面,這要歸因于世界上的華人人口眾多,除了中國外,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有不少華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華人的通行語言較為一致。
而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語言就復雜得多。根據該國憲法,聯邦的官方語言有18種。雖然英語和印地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但在印度,合計只有2.63億人的母語是這兩種語言。另外,根據民族語言網的統計,在印度的公共場所,通行的語言有64種之多。
如果說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母語,那么就出現的國家和地區數而言,英語則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母語。
由于英國在16世紀開始的海外殖民擴張,以及二戰后英語國家的崛起,英語在20世紀成為了世界上通用的語言。無論是政治、科技,還是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內,英語都占據著優勢。在118個國家和地區中,都有居民的母語是英語。
二、我們的母語還分成這些方言
與英語、西班牙語不同,內部差異較大的漢語并不是一門單一的語言。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語種名稱代碼-第3部分》(ISO639-3)對世界上所有語言的劃分,漢語被分為13種語言,包括:官話、吳語、粵語、客家話、晉語、湘語、贛語、徽語、閩南語、閩北語、閩東語、閩中語和莆仙話。
這些都是我們常說的方言。官話是語言學界的一個方言名稱,通俗講就是普通話;閩南語、閩北語、閩東語、閩中語和莆仙話都是閩語,只是相互間無法交流,在語言學上各自獨立。
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方言的影響愈來愈弱。但無法否認的是,作為出生后最早學會的一種語言,方言是我們的母語。不過,即使按照方言細分,漢語的影響力依然驚人。
在13種漢語方言中,官話的母語使用者最多,高達9億人,比西班牙語、英語等其他母語多出了一倍以上。另外,位列第二的吳語的使用者雖然遠不及官話那么多,但也超過了韓語、德語這些小語種。相比世界上其他語言的使用人數,漢語族的各語言依然還影響著很多人。
三、我們的方言活力如何?
在2017年的世界母語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推送了一條消息,稱60%以上的民族語言面臨消失,并曬出一組寫有中國各地方言的圖片,呼吁大家保護中國各地方言。不只是央視,近年來,“方言瀕危說”不斷被討論,多次成為熱點話題。
漢語方言的活力到底怎樣?民族語言網依照語言的使用場合和代際間是否傳承給出了一組打分。
毫無疑問,在13種漢語方言中,最有活力的語言是官話。除了中國,包括澳大利亞、新加坡在內的十個國家都有居民的母語是普通話。
在漢語方言中,粵語的活躍程度也很高,這與香港的文化影響力不無關系。上世紀70年代起,粵語流行音樂開始風靡兩岸三地,許多非粵語方言區的人都會聽粵語歌曲,甚至會唱。香港的影視劇也同樣對內地影響頗深。直到如今這種影響依舊在,很多大學高校里都會有一個粵語社團,粵語歌唱比賽也很受學生歡迎。
閩語雖然也出現在中國以外的多個國家,但俗話說“八閩不相通”,屬于閩語的各種方言差異極大,互相間是無法正常交流的。更有甚者如閩北話,一縣一音,內部差異也很大。因此,閩語常被拆分看待,閩南語就有著不錯的傳播力,而閩中語就較差。
而在所有沿海方言中,吳語目前的使用范圍相對較窄,雖然該語言是除官話外、當作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方言。
有趣的是,在剩下的4種方言中,它們所在的地區無一例外都不靠海,而且這些方言的使用和傳播的水平也都低于其他漢語方言,根據民族語言網的劃分,EGIDS6a水平的語言僅被用于面對面交流,基本沒有文學、影視作品傳播。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家李藍在接受中國社會科學報采訪時說,大中城市的方言空心化和方言詞匯普通話化,導致了方言在一定程度上處于瀕危狀態。
不過,也有人覺得不會說方言不是壞事。2014年,《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使用人口較少的語言消失是社會發展所致的正常現象,難以避免。有網友直言,方言的存在會加重地域間的排外主義,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不利于交流和協作。
2017年的“國際母語日”,聯合國官方發送了一條微博:母語是每一個人的歷史和文化的根基。雖然有時候方言會帶來溝通的不便,但沒有了方言,語言的多樣性就沒有了。教科文組織鼓勵人們至少掌握3個層次的語言能力:一種母語、一種民族語言和一種通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