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幾年前幾乎每天都要去濮院市場上拿貨,碰到肚子餓的時候便會到路邊的小吃攤買點食物充饑。
去的多了便認識了兩位賣燒餅的攤主。
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個燒餅攤前通常圍著很多人,要吃到他新鮮出爐的燒餅經常要等很長的時間,而另一個燒餅攤前一般很少需要排隊就能買到。
同樣是黃金流量的位置,為什么一家的生意這么好,而另一家則相對要冷清的多呢?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索的問題。
這兩家燒餅攤上的燒餅我都吃過,無論從口感、火候等方面來說,基本沒有什么區別,問題應該不是出在燒餅的品質上。
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問題很簡單。
一家的燒餅做得非常小,堪稱迷你燒餅,賣0.5元/個,而另一家燒餅攤做的是最常規的大小,即所謂的大燒餅,每個燒餅的售價是2元。
而恰恰是這個0.5元的燒餅簡直賣瘋了,來買的人基本都是5個10個地買,而且回頭客特別多,客源非常穩定,所以他的生意就特別好。
據我的估計,他家的這個燒餅攤在生意最旺的冬季,一天賣2000個肯定沒問題。
僅僅只是燒餅大小上的區別,為什么在銷量上會有這么大的區別呢?
我曾經問過賣小燒餅的攤主,他跟我說其實剛開始賣的時候他也是根據固有的經驗,做的燒餅都是傳統的大燒餅,后來發現銷量不理想,而且經常有女性客戶反映一下子吃不光,吃到后來變冷了味道也不好。
于是他就嘗試著改變燒餅的大小,做成迷你小燒餅,沒想到一上市就大受歡迎,此后,他就只做小燒餅不做大燒餅了。
(二)
城北北門大街那里有一家燒餅鋪,夫妻檔,美其名曰土家燒餅,每次去基本都要排隊,生意很是興隆。
據店主夫婦自己親口說,來桐鄉沒多長時間,已經在城北某樓盤買了一套商品房了!
除了燒餅,油條、豆漿也是店里的主力銷售單品,燒餅搭配油條、豆漿確實是早餐的理想選擇。
吃過很多次他們家的產品,我的感覺就是中規中矩,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反而價格感覺還稍稍偏貴些。
那么為什么生意還這么好呢?
答案其實在食材的選用上!
他們家采購的豬肉來源于華騰豬肉,華騰豬肉相當于是品質的保證,各項殘留指標的檢測標準都是以歐盟的標準為參考,遠遠高于國家檢測標準。
炸油條使用的都是超市里購買的桶裝色拉油,絕不使用地溝油,并且當天用過的油當天倒掉,第二天絕不再使用前一天使用過的油。
同時張貼明示,油條中絕不含有鋁,確保大家吃上的是健康美味安全的放心油條。
正是因為店主夫婦牢牢把握住了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敏感心理,才有了店內各種食材的來源公示。
買的安心,吃得放心,對顧客來說就是最大的賣點和吸引力!
(三)
城東振華路上有一家燒餅店,老板很有眼光,選址非常不錯,正對面是一個幼兒園,右邊是一個小學,確保了大量學生客源的存在。
無論是早上上學前買一個燒餅當早餐還是下午放學后買一個燒餅當小點心對學生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因為接送女兒的關系,每天都要路過,也經常去買燒餅吃,去得多了便發現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
每天放學以后的時間應該是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時光,焊燒餅的爐周圍經常圍滿了等待燒餅出爐的學生和家長。
他家的燒餅分小燒餅和大燒餅兩種,小燒餅是一元一個,大燒餅是五元一個。
這個時候但凡有學生單獨跑來說要買小燒餅的,他一概回絕說沒有小燒餅,只有大燒餅。
但是如果是家長陪著孩子一起來問的,老板則會回答小燒餅有,但要等很長時間的,如果是大燒餅的話等的時間要短。
從追求單位時間內效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衡量,老板做出這樣的選擇無口厚非,畢竟做一個小燒餅和做一個大燒餅所花費的時間相差無幾,但價格卻相差很多。
但是如果能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很多學生,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一個大燒餅其實是吃不下的,買2-3個小燒餅吃是最合適的。
更何況,從美譽度上來說,以這樣的方式來回應顧客,一旦顧客懊惱了,多半是會另覓食物,從此不會再光顧了的。
一個小小的燒餅里竟然也蘊含著如此眾多的商業密碼,果然是小燒餅里也有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