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低三下四、低聲下氣:都形容卑恭、無骨氣。但前者重在卑恭***;后者重在恭順小心。
52、掉以輕心、漠不關(guān)心:前者指用輕率的態(tài)度對待某事;后者形容對人或事冷淡,不關(guān)心。
53、頂禮膜拜、五體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54、獨斷專行、專橫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慮別人的意見,辦事主觀蠻干之意。但前者有蠻橫、霸道之意,語意較重,一般只用于掌權(quán)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風,語義較輕,而且不限于當權(quán)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圍較寬。
55、獨樹一幟、別居一格:都有與眾不同之意。前者指獨自樹立起一面旗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格,強調(diào)獨特新奇,自成一家;后者指另有一種風格特色。
56、咄咄逼人、盛氣凌人:都能形容氣勢洶洶,使人難堪。但前者的應(yīng)用范圍廣,不限用于人,還可用于氣勢、形勢、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57、咄咄逼人、盛氣凌人:都能形容氣勢洶洶,使人難堪。前者的話適用范圍廣,不限用于人,還可用于氣勢、形勢、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之意。
58、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都有受到影響不知不覺發(fā)生變化之意。前者指經(jīng)常耳聽目視而受到影響;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環(huán)境或他人的感染、影響,在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59、耳聞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聽到,眼睛看到之意。前者不強調(diào)影響,后者側(cè)重指不知不覺中受到深刻的影響。
60、防患未然、未雨綢繆:都表示事前做準備。前者重在預防災禍;后者重在為將來做準備。
61、匪夷所思、難以思議:前者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后者指很難想象,很難考慮。
62、分庭抗禮、相提并論:前者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后者指把某些不同的事物不加區(qū)別地同等看待。
63、風言風語、流語蜚語:都表示沒有根據(jù)的話。但前者多指無意傳說,傳說者多出于無知、懷疑和猜測;后者多指有意傳說,傳說者往往出于險惡用心。
64、鋒芒畢露、嶄露頭角:都有才能顯露出來之意。但“畢”指全部,“嶄”指突出的才能。前者還可喻驕傲自負;后者不能。
65、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前者比喻印象不深刻;后者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
66、改邪歸正、棄暗投明:都指從壞的方面轉(zhuǎn)到好的方面來。前者側(cè)重不再做壞事;后者側(cè)重在政治上脫離反動勢力,投向進步勢力。
67、狗尾續(xù)貂、畫蛇添足:都有將東西放在后邊而不好之意。前者指拿不好的東西續(xù)在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后者比喻多余的事,反面顯得不恰當。
68、茍且偷安、得過且過:都形容只圖眼前,不顧將來。但前者偏重貪圖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無大志。
69、孤注一擲、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勝利之意。前者側(cè)重在盡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險,多含貶義;后者信箋在下決心決一勝負。
70、故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都因規(guī)守舊,不求進步或革新之意。但前者偏重在不求進取;后者偏重在固執(zhí)地守舊,不肯改進。
71、光明磊落、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前者側(cè)重在人的精神品質(zhì),指胸懷坦白;后者信箋在固執(zhí)地守舊,不肯改進。
72、鬼斧神工、巧奪天工:前者指好像鬼神制造,不是人工做成,形容技藝精巧;后者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多指美術(shù)、園林等。
73、含糊其辭、閃爍其辭:都有說話不清楚、不明確之意。前者重在說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說話遮遮掩掩、躲躲閃閃。
74、厚顏***、恬不知恥:都形容不知羞恥,常可通用。但前者重在臉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壞事仍滿不在乎。
75、花天酒地、醉生夢死:都形容腐朽糜爛的享樂生活。但前者偏重于迷戀酒色;后者偏重在渾渾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76、畫餅充饑、望梅止渴:都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前者有“畫餅”的行動;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77、渙然冰釋、煙消云散:前者指嫌疑或誤解消除;后者指情緒或思想消除。
78、荒誕不經(jīng)、荒誕無稽、荒謬絕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但不經(jīng)指不正常,不近情理;無稽指無法考查;絕倫指超出同類,沒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語意最重。
79、揮金如土、一擲千金:都形容極度揮霍。但前者重在對錢財?shù)妮p視;后者重在一次花錢之多。
80、回味無窮、耐人尋味:都形容意味深長。但前者只限于事后回憶、追憶中體會到意趣很深;后者不僅事后,也可以當時。
81、悔過自新、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錯誤之意。但前者重在未來,強調(diào)重新做人;后者重過去,強調(diào)改正錯誤的徹底。
82、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樣子。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驚慌異常或因受強烈***而行動失常,語義較重。
83、疾惡如仇、深惡痛絕: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樣子。但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驚慌異常或因受強烈***而行動失常,語義較重。
84、見利忘義、利令智昏:都表為私利而做壞事。但前者忘義指不顧道義;后者智昏指頭腦發(fā)昏。
85、潔身自好、明哲保身:都指不招惹是非。前者多作褒義用,側(cè)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后者多用作貶義,指怕犯錯誤或怕得罪人。
86、津津有味、津津樂道:前者指感到很有滋味,特別有興味;后者形容感興趣的談?wù)撛掝}。
87、居心叵測、高深莫測:前者指心存險惡,不可推測;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沒法揣測,形容估摸不透。
88、空前絕后、鳳毛麟角:前者指以前沒有過,以后也不會有;后者比喻珍貴的方才或事物。
89、口蜜腹劍、笑里藏刀:都形容阻險狡詐。但前者偏重嘴甜;后者偏在臉笑。
90、老氣橫秋、老態(tài)龍鐘:前者原指老練而自負的氣派,后多形容擺老資格或缺乏朝氣;后者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
91、理所當然、天經(jīng)地義:都表示按道理應(yīng)該如此的意思。但前者偏重在應(yīng)當如此,適用范圍要比后者寬得多;后者偏重在合乎道理,語氣重,色彩莊重,還可指非常正確的、不能改變的道理。
92、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都可表示清楚記得往事。但前者重在過去情景的再現(xiàn);后者偏重在記憶像新的一樣。
93、厲兵秣馬、嚴陣以待:都有作好戰(zhàn)斗準備之意。但前者重在人員的行動;后者重在整個軍隊排好陣勢,等待敵人的來臨。
94、戀戀不舍、流戀忘返:都有舍不得離開的意思。但前者語義范圍廣,可指一切所留戀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對景物的留戀。
95、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側(cè)重在來不及看,來不及一一欣賞;后者側(cè)重于滿眼都是,而且多用來形容珠寶、貨物和書籍。
96、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別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橫向比較,表看待某個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縱向比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97、六神無主、心驚肉跳:都形容驚懼不安。但前者偏重在心情慌亂,不知怎么辦才好;后者偏重在心神不寧、不安,害怕不好的事臨頭。
98、爐火純清、淋漓盡致:前者比喻技術(shù)、學問達到成熟、完美的境界;
99、絡(luò)繹不絕、川流不息:前者形容行人、車馬往來不絕;后者是像河水那樣流個不停,多用以形容車船行人來往不斷。
100、每況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來越壞的意思。但前者重籠統(tǒng)地表示越來越壞;后者重在一天天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