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這樣炸,不會“炸崩了皮”,酥脆軟糯又好看,大人孩子都喜愛。
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迎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元宵節(jié)這皓月當(dāng)空高懸的夜晚,人們除了要點(diǎn)起彩燈萬盞,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全家人最少不了的是一起團(tuán)聚,熱熱鬧鬧的共吃元宵,以同慶佳節(jié),祈福闔家團(tuán)圓,和和美美。
在北方,元宵節(jié)必然要吃元宵。元宵的***方式和湯圓不同,大多是以籮滾手搖,有的大似核桃,有的小似黃豆,且元宵的吃法有多種,比較常見的為煮元宵或蒸元宵,簡單好上手,吃著有咬勁,口味盡出其中。而另一種時興的吃法就是炸元宵,小編個人覺得炸元宵從味道和口感上更加豐滿,從小也是喜歡這種吃法,不過炸元宵直接下鍋,很容易“爆裂”,里面的餡就會流出來,炸出來也不好看。因此,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炸元宵的***,這樣炸的元宵,不會“炸崩了皮”,且炸好之后外皮酥脆,內(nèi)里軟糯,圓溜溜得很好看,大人小孩都喜歡,快碼住做法吧。
炸元宵的******第一步,先準(zhǔn)備一些元宵,我這里選用的口味比較多,里面有玫瑰,桂花,五仁,黑芝麻,草莓等各種餡的,怎么也能多吃兩個,接著再準(zhǔn)備適量的面包糠和1個雞蛋就夠了。
第二步,鍋中倒水大火燒開,放入元宵煮個大約5到8分鐘,煮熟后撈出來,迅速把元宵過兩遍涼水,防止它們粘連在一起。
第三步,將元宵攤開挨個放到案板上,放至完全涼透,放的時候給案板上刷上一層食用油,免得元宵沾在上面,不好拿起來。
第四步,雞蛋打入碗里攪成蛋液,面包糠倒入一個盤子里,放涼后的元宵先在蛋液里滾一圈,拿出來放到面包糠里滾上兩圈,用手捏一捏,讓面包糠緊緊地粘在元宵上,不然炸的時候很容易脫落。
第五步,油鍋里倒油,油量要沒過元宵,這樣炸得均勻,開大火將油溫?zé)?成熱以上,判斷油溫是否夠熱,可以用一根干凈的筷子插入油鍋,油面起大泡泡的程度就行。
第六步,元宵放入油鍋里,改中大火炸上2分鐘定型,出鍋前再用大火炸30秒,讓面包糠吐出多余的油,炸出來之后元宵就不會那么油膩,口感更酥脆,炸好撈出裝盤,趁熱吃就行。
操作貼士:***這道炸元宵得注意油溫,如果油溫太低,元宵的外皮容易吸入油,吃起來就會很膩,油溫太高的話外面很快就炸熟了,可是里面沒炸透,所以油溫全程是不能低于五成熱的,大家在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控好火候,采用中火或者中大火都可以,這樣能保證元宵外酥里糯。
我是與食為伴,很開心和大家相遇在這里,歡迎關(guān)注,多為大家分享日常美食,也請多多指正,感謝閱讀,祝各位生活愉快,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