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梁辰)記者查詢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發現,2月22日,北京青普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普”)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知名投資人王功權已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轉由楊雪山擔任。該公司官網顯示,楊雪山同為青普創始人,目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
此外,青普的股東發生變化,有陽光保險集團背景北京融匯陽光新興產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有七熹投資背景的共青城七熹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從股東席中退出。與此同時,張文雯退出董事會。幾個月前,天使投資中的風云資本也從投資者中退出。
對此,青普官方回復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稱,王功權與楊雪山是青普共同創辦人,法人代表更換僅為企業內部調整,未來王功權亦將是創始股東及董事的角色,持續與楊雪山共同帶領青普,進行未來集團經營發展,與接下來的各項重要投資決策。
對于投資者退出,青普方面也回復稱,原股東自身戰略有所調整,青普相應配合進行了常態性的股權結構調整。
事實上,王功權此前接受采訪時曾回應機構資本3年左右的退出周期的問題,他雖然理解但更有批判,他表示行業周期不低于5年,但在國內迫于扛著百分之七八的利率,當運營還沒轉過來時,企業很可能被資本逼死,以致雙輸。
上述網站資料顯示,青普成立于2015年4月,經營范圍包括,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管理;企業管理;會議及展覽服務;旅游信息咨詢;銷售工藝品、日用品、服裝、廚房及衛生間用具、文具用品、樂器、家具(不從事實體店鋪經營);境內旅游業務、入境旅游業務;銷售食品;出版物零售等。該公司幾經增資,當前注冊資本約為3056.04萬元。
青普官網顯示,公司由王功權發起成立,致力于成為人文度假產品運營商。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共經歷了兩輪融資,分別是由風云資本、華住集團、合一資本等機構共同投資68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和陽光保險集團的融匯陽光資本、天奇阿米巴資本、華瑞善德等四家機構2億元的A輪融資。
目前,青普在揚州、蘇州、麗江、南靖和北京等各地修建人文主題的青普文化行館。2020年,其在海南萬寧開業了一家青普FOUND***。
2017年3月,青普曾與花間堂完成股權層面融合,持有后者61.3%股權,成為大股東。當時的計劃是雙方融合后,提供線上社群定制、線下服務支持的旅行計劃。不過,僅過去一年后,2018年8月,華住即宣布收購了青普持有的股權。
王功權曾接受新旅界采訪時表示,購買股權前,曾出借給花間堂3000萬元,替其償還了到期的銀行賬款,解救了創始人被質押的股權,替掉了要清盤的兩支基金股東,使得部分創始團隊和老股東的股權***了一半。
不過,控股后并沒有達到業績承諾。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稱,青普曾以花間堂股份質押向華住集團借款4500萬,并且緩期兩次,而且其B輪融資不順。所以最終出售。王功權對媒體解釋,青普作為創業公司不可能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青普改變策略,不在謀求多產品條線發展;緩解自身資金壓力。
青普是王功權轉型之作。他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為這次創業,他將準備花15年的時間,而他想要的是打造一個高質量的文旅場景。
青普官網顯示,王功權曾與馮侖、潘石屹等共同創辦萬通國際集團并擔任董事長,先后任IDG中國高級合伙人、鼎輝投資創始人等。投資代表案例包括框架傳媒、學大教育、奇虎360、漢庭行館連鎖、易趣網、3721、金融界、弘成教育、創聯萬網等。
互聯網上更多的資料顯示,出生于1961年的王功權,1984年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任職吉林省宣傳部,后于1988年下海經商。他同馮侖、潘石屹、易小迪、劉軍、王啟富等人常被稱為“萬通六君子”。他曾結過兩次婚,2011年5月曾在微博上高調宣布與江蘇中孚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琴私奔,而引發網絡熱議。后來,王功權回歸家庭,并辭去了定輝創投職務。
在投入青普項目后,王功權對外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青普也隨著這個行業的玩家一樣面臨業務驟停、收入驟降、人力物力空轉的局面。其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青島國有資本成立了一個2億元專項基金為股東輸血,目前青普“不僅是恢復了業務,而且是在恢復的基礎上增長了66%”。
過去一年,青普動作頻頻。隆基泰和官網顯示,該公司旗下圓歌文商旅集團與青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文旅度假區產品研發、運營、客流共享、全域旅游、資本運作等領域開展合作。媒體報道,青普將參與湖里區智慧旅游平臺,青普互聯網中心總部將設在廈門。
資本層面也有變化,天使投資中的風云資本等在2020年底退出,有青島國資背景的青島青普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入股,工商資料顯示后者注冊資本為2億元,與王功權接受采訪時提到的專項基金相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梁辰編輯趙澤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