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中飄雪
北方地區,在春末夏初養蘭花,應該“避烈日,趨露水”。這樣的養護辦法,蘭花才能長勢旺盛,葉色翠綠。尤其是在家庭陽臺上養建蘭,究竟怎么養才能放花香?以我的經驗體會,分享給喜歡建蘭的朋友們。
養蘭花應遵循“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的養蘭原則,冬季從寒露開始就應注意天氣變化,即使半夜三更,只要是氣溫有變,也要將蘭盆搬到溫度適宜的蘭室內,以防止霜凍襲擾;天晴溫度升起來了,再讓蘭花曬太陽,立冬后才搬到室內越冬。
整個冬天越冬階段澆水很少,但葉面噴霧和環境增濕則一刻也不能停。冬天過后,每盆建蘭都安然無恙,依然青翠挺拔,葉片各保個鋒尖如劍,每株苗均挺拔翠綠,幾乎看不到有“焦尖”發生。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主要采取如下幾點***來養蘭。希望能帶給蘭友們一些養護管理上的啟發和幫助。
1)養蘭抓“主要矛盾”南方蘭花在北方種養,其主要矛盾就在于:常年的平均氣溫、太陽光照強度和空氣濕度的差異。因此,北方地區要想種養好建蘭,關鍵是提高養蘭環境中的溫度、光照和濕度。在3~5月份氣溫在15~26°C時,蘭草需進行全日裸曬。鐵骨素及大葉白等建蘭品種,則三伏天也給予全日裸曬;秋天的10月下旬開始直到冬季,全部搬到南陽臺,隔著玻璃窗接受陽光,使內部比外界溫度高2~3°C左右,加上地面、葉面噴霧,調整好蘭室的通風量,整個冬天,蘭花均處于生長旺盛的狀態。
2)培養健壯的蘭芽春分前后,每次澆水都摻入發酵成黑色的淘米水,直到蘭芽出土為止。淘米水中富含氮磷鉀元素,肥力舒緩而長久,略多施點也不至于發生肥害;待蘭芽長到3公分高時,間隔10~15天左右,補充追施1~2次的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其目的有二點:首先是補充假鱗莖萌發新芽時的營養消耗;再就是促使新芽早日獨立,發根成苗,汲取營養;三是促進花芽萌生;四是增強梅雨季節蘭株的抗病蟲害的能力。
3)采取浸盆法澆水當盛夏高熱及秋燥天氣來臨時,由于陽臺上的風力大,盆面極易干燥,若用翠云草、苔蘚等綠植鋪面則無法正常生長,此時如果堅持用“噴淋法”澆水,則難以控制好盆內濕度,也影響到樓下鄰居們晾曬衣物。所以,要改為“座水方式”給蘭花補充水分,即將蘭盆高度的2/3浸泡于水桶中,不待盆口土濕即完成。這樣既可以使蘭盆植料干濕有度,又能避免噴淋水時滴落到樓下去,影響鄰里間的關系。
4)蘭苗群居不易散在居家陽臺上,由于面積有限,家庭養蘭又是以觀賞和聞香為主,故把墨蘭、建蘭、寒蘭等盡量分別合栽,并不輕易的分盆,稱其為“合種共濟”,讓它們互相有個照應,其目的是便于養護管理。多栽蘭種符合蘭花的生長特性。而且,大叢蘭苗壯觀,開花時花多、苗旺、味幽香,觀賞花期較長。待實在太擁擠時,再進行分盆也不會影響當年著花聞香。
5)春季出房要避寒建蘭喜暖畏冷寒,尤其是春天,北方地區大多有倒春寒天氣。此時節不宜過早地將蘭盆搬到室外去養護管理,因春季天氣時晴時雨,溫度也會忽高忽低,變化不定的氣溫,對蘭花的危害性極大。所以,應該根據氣候變化情況,適時給予保溫、曬盆養護為好。
綜上所述,以上辦法養建蘭,缺點是葉色不好,應及時將墨蘭和抽花葶的建蘭,移到陽光照曬較弱的北陽臺養護,尤其是炎熱的夏天,以免陽光過強,灼傷墨蘭和建蘭的嫩葉和幼小的花芽。這種養殖建蘭的***,對比當地其他蘭友養護的建蘭,蘭花萌發葉芽的時間要略早15~20天左右;而且著花也早20~30天。如果不提高溫度,墨蘭總要到4~5月份才能開花,而且開花時花葶比較低矮。我養的墨蘭雖然不能及時報歲,但在3月份也可放花。以上觀點僅供蘭友們參考!
獲取更多養蘭資訊,請關注@雨中飄雪11,您將會在第一時間收到養蘭知識推薦,可隨時查閱往期的養蘭知識圖文、專欄、視頻和悟空問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