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澡巾是很多人的家庭必備品,尤其是對于一些北方地區的人們,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實際上雖然用搓澡巾搓澡看似洗的很干凈,但實際上并不是一種合理的***。經常用洗澡巾搓澡會讓皮膚屏障出現機械性損傷,會讓皮膚變得更加敏感,讓皮膚更加的干癢,還會讓皮膚病的風險增加。除了不要經常使用搓澡巾搓澡以外,在洗澡方面還要注意以下這5個要點,讓洗澡更健康,不會有健康隱患。
有哪些洗澡時需要注意的要點?1、水溫要調好
現如今正值冬天,洗一個熱水澡能夠讓人全身放松更好的入睡。但是要注意對水溫的調控,不要太燙。過高的水溫會破壞皮膚的油脂,會讓皮膚變得越來越干燥,本身氣候就很干燥,再一味的用熱水洗澡就會讓皮膚干燥,問題更嚴重。水溫要控制在40℃以下,不能太低,用太涼的水洗澡會讓人感冒。
2、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
洗澡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種絕佳的放松身心的方式,所以很多人一洗就要洗半天。尤其是泡澡,經常泡著泡著一個小時就下去了。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洗澡方式,長時間的泡澡,不僅會讓人更加的疲憊,還容易缺氧,甚至會出現心臟缺血、腦缺血的問題,會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正常情況下洗澡不要超過20分鐘,以15分鐘到20分鐘之間最為相宜。
3、空腹或者過飽不要洗澡
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那就是飽不洗頭餓不洗澡,其實不管是饑餓還是過于飽脹,都不適合洗澡。洗澡的時候血液會流向人體的皮膚,這樣胃里的血液就會減少了,如果吃完飯以后就洗澡,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空腹洗澡也不適宜,因為洗澡時要消耗比較多的熱量,空腹洗澡時容易讓血糖過低,出現低血糖的問題。很多老年人就是因為洗澡洗的低血糖,在浴室暈倒,從而產生一些嚴重后果的。
4、喝完酒以后不要洗澡
雖然喝完酒以后一身酒氣,這樣入睡特別難受,但是喝完酒以后不能立馬洗澡。喝完酒以后血糖會下降,這個時候沒有補充糖分就進浴室洗澡,會讓人頭昏眼花,出現低血糖的問題,甚至會直接讓人暈倒。尤其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更要特別注意,剛喝完酒以后人血糖會降低,這個時候洗澡就會出現低血糖的問題,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別危險,比普通人低血糖還要危險。
5、選擇合適的洗浴產品
現如今不管是超市還是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洗浴產品琳瑯滿目,讓人挑花了眼。不管洗浴產品的種類有多么的多,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搞明白自己身體皮膚的性質,如果皮膚特別干,就要選擇比較滋潤的產品,不要選擇清潔力特別強的,如果皮膚很油,就選擇清潔力比較強的,太溫和的洗不干凈。
洗澡雖然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要用起心來。不健康的洗澡方式帶來的后果或輕或重,不管怎樣對于身體健康都是一種損害。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清楚這件事,勿以事小而不為,小事情積累久了就會變成大事情,到時后悔也晚了。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守護者#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
1、《洗澡也講學問,洗澡的這些問題你注意了嗎?學會了洗澡才更健康》,尚醫健康,2018-12-31
2、《皮膚科醫生呼吁:不要再用搓澡巾了》,上觀新聞,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