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你聽到或者讀到任何與人類在太空中生活的問題的時候,"國際空間站"這個術語幾乎肯定會出現。事實上,在網上,我們已經發表了很多與國際空間站有關的文章,然而,果然,許多人對國際空間站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
例如,當你和朋友在談論太空時你一直在使用"國際空間站"這個術語,但是當有人問"你已經多次提到國際空間站了,那么,"國際空間站"到底是什么?",你或許回答不出來。為了避免將來發生這樣尷尬的時刻,現在讓我們把有關于"國際空間站"的問題徹底解決掉。
什么是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國際空間站簡稱為ISS,是目前在地球表面上方330-435公里(205-270英里)的空間中運行的最大的人造物體,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獲得的最先進的空間工程和技術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它也是人類有史以來集體制造耗資最大的工程(價值超1000億美元)它是有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一些歐洲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空間機構共同努力建造的。
國際空間站項目的貢獻者(圖片來源:Nasa.gov)
簡而言之,他基本上是一個圍繞地球旋轉的大型航天器,作為一個實驗室,進行與天文學,氣象學,物理學,人類生物學,空間醫學,材料生產,通信研究等領域相關的許多實驗同時對地球進行重要的觀測。它目前也是在太空進行長期探險的宇航員的居住地(類似于一套有大凸窗,一個健身房,和兩個浴室的五臥室公寓)。
圖解:國際空間站的規模——國際空間站和一個足球場一樣大(圖片來源:Nasa.gov)
由于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周期大約是90分鐘,空間站的成員沒45分鐘經歷一次日出或日落這意味著他們每天要見證15到16次的日出和日落。作為天空中最亮的物體之一,國際空間站可以被一個在地球上的知道在何時何地觀測的人輕易地分辨出。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準確地查看空間站目前位于地球上方的何處。
國際空間站的結構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成部分。
盡管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完整的物體,但是它是由許多獨立的部分組成的。這些部分在近11年的時間里逐漸連接到一起。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成部分叫做zarya,在1998年被俄羅斯火箭發射到太空,在隨后的幾個月里,通過航天飛機其他更多的部分被送入太空并由航天飛機內的機組人員組裝。直到2000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有能力容納它的第一批客人Expedition1,Expedition1將在國際空間站待4個半月。
圖解:國際空間站Expedition1的機組人員Expedition1是用聯盟TM-31發射。他們分別是飛行工程師sergeiK.Krikalev,指揮官WilliamM.(Bill)shepherd,和聯盟號指揮官YuriP.Gidzenko(圖片來源:Nasa.gov)
多年來,國際空間站得到了改進增加了許多艙體,大大地提高了其作為空間實驗室和航天員居住地的能力。直到2011年六月,國際空間站由15個增壓艙(在太空中組裝)和集成桁架構成(桁架上安裝了非加壓部件例如太陽電池板和散熱器等。)一些較大的部件包括zarya,zvezda,theunitymodule哥倫布軌道設施,和日本實驗室。
現任的國際空間站成員,截至目前為止,一次標準的探險花費了六個月的時間,現役的是Expedition49,它的機組人員分別來自美國,俄羅斯,和日本。他們將飛往美國宇航局,俄羅斯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我覺得這一段不合適,因為現在的不是Expedition49ExplorationAgency).
截止目前,盡管美國航天局已請求將其運行時間延長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將至少運行到2020年。
國際空間站上的生活國際空間站目前容納了六名乘員(盡管它可以容納多達七名),他們在飛船上生活并履行與其任務相關的各種職責,他們在6點醒來,進行一些睡眠后的運動,并對國際空間站的各種組件和系統進行例行晨檢,在國際空間站的一天包括了十個小時的工作(周六五個小時)三餐,和被綁在機器上進行大量的鍛煉
在國際空間站的鍛煉機組人員需要每天鍛煉來抵消微重力引起的各種問題(如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和免疫系統減弱),你可以在"HowDoesitfeeltobeinsideaspaceship"這篇文章中更詳細的了解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的生活。
國際空間站的重要性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大量的關于技術,人類生物學,材料科學,通信,生物技術,空間醫學等領域的實驗和科學研究它幫助實現了低地球軌道的商業化,開發生物改良疫苗,了解和檢測太空的自然災害并解開了許多關于外層空間的天文觀測資料,這反過來又提高了我們對銀河系的理解。
這些僅僅是關于國際空間站你應該知道的一些信息,這個總結也僅僅是國際空間站的冰山一角,有關于其歷史,結構,功能,和未來計劃得更多詳細信息可以查詢相關的官網。
參考資料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sciabc
NASA.govResearch1
NASA.govResearch2
NASA.govResearch3
ISS–Astroviewer
國際空間站-天文觀測器
Wikipedi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