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國傳統色彩中的“五正色”之一。在“五行”中居中央,稱作“中黃龍”。在我國色彩上占有重要地位。自隋文帝開始,黃色一直是作為皇家主要色彩,一般黎民不可服用。
中國的古籍《詩經》中的“豳風,七月”:“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揚,為公子裳?!痹谇嚆~器“頌壺”中,也有一段記載著周王賞賜的文字:“…赤市朱黃”。
古籍中記載最早染黃(綠)的植物染料是“藎草”?!稘h語詞典》:藎草jìnc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狀披針形,花灰綠色或帶紫色,穎果長圓形。莖和葉可以做黃色染料,纖維可以造紙。清《詩傳名物集覽》:本草唐注,藎草葉似竹而細薄,莖亦圓小。生平澤溪澗之側,荊襄人煑以染黃色極鮮好。洗瘡有效,雅翼本草名藎草。俗亦呼淡竹葉,所謂終朝采緑者。《本草綱目》時珍曰∶此草綠色,可染黃,故曰黃、曰綠也。、,乃北人呼綠字音轉也。古者貢草入染人,故謂之王芻,而進忠者謂之藎臣也。《詩》云∶終朝文》云∶草可以染黃?!稘h書》云∶諸侯綬。晉灼注云∶草出瑯琊,似艾可染,因以名綬。皆謂此草也。禹錫曰∶《爾雅》∶綠,王芻。孫炎注云∶即綠蓐草也。今呼為鴟腳莎。《詩》云∶綠竹猗【集解】《別錄》曰∶藎草,生青衣川谷,九月、十月采,可以染作金色。
而后的朝代染黃的染料有梔子、柘木、黃櫨、郁金等。
《布經》里的黃色染料是槐米、黃柏、姜黃。這幾個染料都有易得,量大,性價比高的特點,在染棉布上大量使用。但顯而易見的缺點是色牢度不太好。
《布經》黃色系里一共有十一個色彩:鵝黃、番黃、金黃、蜜黃、明黃、杏黃、中明、秋香、荷花、松花、檀香。
作者按:這是筆者正在撰寫的《布經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刪節,請尊重原創,未經容許,謝絕轉載!
另外,大量讀者還沒有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后順手點贊,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當成了動力!
原創真的很不容易,不僅是文字,圖片里的植物染實物都是實際做出來的,多次想放棄。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