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情人网-亚洲情人-亚洲欧洲综合-亚洲欧洲自拍-欧美专区亚洲

鄭振鐸讀音(吉檀迦利讀音)

  • 生活
  • 2023-04-19 14:44

用來代指女性第三人稱的“她”字,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可是,你知道嗎?這個字的歷史其實并不長,和很多現代漢語詞匯一樣,“她”字也產生于新文化運動興起的五四時期,“女神節”到了,一起來聊聊“她”經歷過的那些故事。

在“她”之前

在近代以前,中文里一直都沒有給第三人稱代詞區分性別屬性,在古文里,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后來白話文興起,便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直到近代,中國開始與西方語言尤其是與英語接觸。19世紀初來華的傳教士,在翻譯《圣經》等文本時遇到了不知該準確翻譯she的問題。1814年時,一名基督新教的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最早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他采用了“該婦”即“這個婦人”的說法來翻譯英文中的she,此后,他還嘗試將he、she、it分別譯作“他男”“他女”“他物”。這種怪異的翻譯方式,是在沒有專門的性別區分代詞可用的情況下,采取的無奈之舉。

就在傳教士們就she的翻譯陷入困境時,曾經在英國求學的廣州人郭贊生,在1878年翻譯出版的一本英文語法《文法初階》書中,首次用“伊”來翻譯she,用“彼此”的“彼”翻譯it,用“他”字作he的翻譯。這種做法雖成功地避免了詞組翻譯的尷尬,但由于外語在中國的影響很小,而且人們對于女性獨立性的話題也都并不關心,因此郭贊生等人的嘗試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就連郭贊生自己也常常會在書中不自覺地將she翻譯為“他”。

這樣的局面直到民國時期才迎來了轉機。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伴隨著大量世界文學新作品被譯介到中國,如何用中文準確翻譯外文里的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問題再次顯現出來,并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她”字的誕生

說起“她”字,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劉半農,有說法認為是劉半農創造了“她”字,其實不然,我國在古代已有“她”字,在方言中是對母親的稱呼,讀作jiě,屬于生僻字,后廢棄不用。到了20世紀20年代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出現了tā這個音,但劉半農在推動“她”的使用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從1917年起,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進步雜志《新青年》的編輯圈內部,劉半農和周作人等人就已經開始討論she字的翻譯問題。在這一個過程中,劉半農提出創造一個“她”字來作女性第三人稱代詞,不過,這個建議只是作為非正式的提議,在編輯圈內部提起過,影響有限。1918年8月1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譯作的說明。文中指出,劉半農曾提起創造一個“她”字,但是創造一個新字在印刷時需要新鑄很多鉛字,很不方便,所以暫不提倡,而是決定在當時通用的“他”字右下角標注一個小號的“女”字,以此來代表女性第三人稱代詞。在此之后的幾期《新青年》雜志里,凡是譯文中有女性第三人稱代詞出現時,就都會采用周作人提出的方案,在“他”右下角加一個小“女”字的***來表示。

但這個造型別扭的新字也遭遇了不少反對的聲音。于是,文化界展開了一場關于中文女性第三人稱代詞選擇的大討論。

1919年2月,《新青年》刊登的一篇題為《英文“she”字譯法的商榷》的文章,公開了語言學家錢玄同與周作人的對談,對談結果是兩人達成共識,用相對古雅且便于印刷的“伊”字,來作為中文里的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當時的很多文人學者都開始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伊”字作為女性第三人稱代詞。與此同時,文章中劉半農提議過的“她”也被更多的人了解,意外地受到一些人的青睞,并開始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這其中就有一名叫康白情的青年白話詩人。

1919年5月,康白情先后發表了《北京學生界男女交際的先聲》、《大學宜首開女禁論》等一系列文章,探討女性解放的話題,倡導男女平等。他在文章中有意使用“她”,無疑就給這個字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含義,“她”的使用也自此成為當時倡導男女平等的象征性符號。

然而,當時頗具影響力的大作家,像周作人、魯迅、茅盾、葉圣陶、李大釗等人也都已經開始使用“伊”字,“她”的使用就顯得有些“非主流”。一些激進的女權人士更是以另造一個字來表示女性是種侮辱為由進行***。盡管當時“她”已經被一部分人所使用,但卻仍然面臨著種種爭議和質疑。

劉半農: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8月9日,《時事新報?學燈》發表了劉半農的《“她”字問題》。分析了“她”字的必要和實用的可能性。他說:“形式上和‘他’字極像,容易辨認,而又有顯然的分別,不至于誤認,所以盡可以用得。”至于當時習用的“伊”字,劉半農以為這是口語,使用地域小,難求普及,而且在表示女性上沒有“她”字明白。在《“她”字問題》一文的最后,劉半農還順勢提出了另一個新想法:除了“她”之外,還應該再造一個“它”字,以代無生物。

隨后,劉半農于1920年9月4日寫了膾炙人口的詩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推廣了“她”字的使用。

天上飄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發,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目光。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游。啊,燕子,你說些什么話,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里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西天還有些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后來,語言學家趙元任將這首詩譜成樂曲,收入在1925年出版的《新詩歌集》中,至今還激勵著海外游子眷戀祖國的情懷。

“她”字地位的確立

1921年,“她”字的使用就開始逐漸增多,并超過“伊”字的使用。當時開始使用“她”字的人中,就包括了鄭振鐸、茅盾、許地山等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尤其是冰心、廬隱等知名女作家,她們根本不認為“她”含有侮辱女性的含義,反而樂于在文章中堅持使用“她”,這一行為更是進一步加強了對這個新字的認可。到了20年代中期,朱自清、魯迅等一些著名作家也開始順應潮流改用“她”。尤其是魯迅在1924年發表的小說《祝福》中,用大量“她”字成功塑造了祥林嫂這一經典文學形象。

民國***出版的眾多教科書和權威字典中,從1923年開始,也都已經將“她”字作為女性第三人稱代詞,只是這些字典和教科書中對于“她”的讀音尚有一些分歧,有些書中仍將“她”的讀音標注為yī,或者yī、tā皆可。在當時中小學的實際教學中,已經幾乎都讀作tā了。由此可見,30年代中期后,“她”字、包括tā的讀音都已基本被大眾所接受,“她”字作為中文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地位得到了確立。

此外,“她”的勝出也推動了中文里將各種美好的事物描寫為女性形象的風潮,人們開始用“她”來指代河流、山川、自然、故鄉等等,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或許就是用女性屬性的“她”字來指代祖國。而這種格外細膩的表達方式帶給人們在思想、情感上的豐富聯想和共鳴,這或許就是“她”字留給今天的我們最真摯的禮物吧。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朱肖明綜合搜狐、知乎、百度百科等

來源:大眾網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性视频网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 国产视频福利在线 |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 日韩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一区免费播放 | 日本在线一级 | 5月色婷婷 | 最新国产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大全 | 亚洲不卡在线 |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自拍偷拍网址 | 在线视频永久在线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高清不卡毛片 |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最全粤语电影电视剧的app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 自拍偷拍网址 | 亚洲精品小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成 | 中文字幕在第10页线观看 | 一个色综合网站 |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76 |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的天堂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网址在线 | 中文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 热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