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奇妙之處可能就在于,很多東西看似矛盾,但它們卻是相似的。
譬如說,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些體會:容易懷疑別人的人,和容易輕信別人的人常常是同一撥人,因為他們都易受他人言論的干擾而無自己的判斷;再比如:當你想要隱藏,你總是藏在最危險的地方,因為此時那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再者,當你歷盡千辛萬苦抵達頂峰想要松口氣的時候,往往也是最不該掉以輕心的時候,因為這時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你。
究其原因,想必皆是因為那句:“物極必反”。一切都是在動態的過程中不斷轉化的,并且萬變不離其中。
林風眠作品上海畫廊藏品
—懷疑就是相信—
當你自己缺乏判斷力時,一方面你擔心自己經驗不足,因此處處小心謹慎,疑神疑鬼。如此這般久了,你看任何東西時都不敢卸下防備。然而,另一方面,有誰愿意成日揪著心對一切戰戰兢兢呢?于是此時有心人只要稍稍變個戲法,你就會欣然卸下鎧甲,乖乖就范。畢竟,你還是渴望能夠去相信的。你的問題不是你疑心病重或者你易于相信他人,而是你自己沒有保持平衡。因此在亂了陣營的狀態下,懷疑抑或相信都會招致同樣的后果。
—空即是色,知白守黑—
可見,看似大相徑庭的事物其實它們的關系并非想象中那么針鋒相對,甚至在一念之間便非此即彼。無獨有偶,中國古典繪畫講求“空即是色”與“知白守黑”。意思是在作畫時講求虛景實景并存相生。虛實相對,黑白相對,空色相對,可偏偏這里的空白非白紙,空白即畫也。若是我們將空白只當成白紙,顏色只當成顏色,而不能使之轉換。那么便是沒有領會此處的精髓。
謝稚柳作品上海畫廊藏品
—順其自然—
若是我們看待問題若不能將其放置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那么我們便會徒生很多煩惱。譬如有時候樹上飄落下來幾片樹葉,被風吹落到地上。你若是眼睛看它們,那么樹葉在風中打著旋,一會東一會西,你眼睛追著看會覺得很累。但你若能知曉樹葉最終會落在地上,那么你等樹葉落地后再看,便不會覺得累。
既然萬變不離其中,就別去急著下決定,繞過看似矛盾的事物,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