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還給我們留下了各種的美食小吃。河南的豫菜歷史久遠且風味獨特,烹調***共有50余種,早在宋代就已形成色香味俱全的風味菜肴,尤其河南的小吃更是以物美價廉好吃不貴而聞名。但有一些人總說河南是美食的荒漠,那是你不了解,下面就來看看河南10大特色美食。
1、胡辣湯
講胡辣湯前先看下外地食客對河南胡辣湯的評價:河南胡辣湯,說白了就是淀粉+調料+鹽,真的不是很健康的食品,配湯的油饃頭,水煎包也是高油食品,真的不是很健康,陜西胡辣湯里面有很多蔬菜,配湯的面餅也是烤出來的,不用油煎,相對能好一點。
我也不說貴西安的胡辣湯里面放幾塊包菜葉子、放幾塊土豆,這就叫“很多蔬菜”?這就叫健康?我就問你對河南胡辣湯是有多少誤解。你又對河南配湯的主食又有什么誤解。方中山胡辣湯:配料牛肉湯底+粉條+牛肉+木耳+面筋,這叫淀粉+調料+鹽?
汝州胡辣湯:牛肉湯+牛肉+豆腐絲+海帶+花生+蔥蔬菜+粉條+花生,這叫淀粉+調料+鹽?
方十里胡辣湯:牛肉湯+牛肉+海帶+粉條,這叫淀粉+調料+鹽?
逍遙鎮胡辣湯:牛肉湯+牛肉+粉條+黃花菜+木耳+花生等等,這叫淀粉+調料+鹽?
信陽潢川丸子胡辣湯:油炸肉丸子+粉絲+海帶等,這叫淀粉+調料+鹽?
北舞渡胡辣湯:牛肉濃湯(北舞渡的濃)+牛肉+粉條+豆腐+面筋+海帶等等,這叫淀粉+調料+鹽?,
開封胡辣湯:不少開封人會將豆腐腦和胡辣湯摻在一起,稱為“兩摻兒”,胡椒性熱,加入清甜爽滑的豆腐。這叫淀粉+調料+鹽?
河南胡辣湯里的內容很豐富,最常見的有牛(羊)肉、面筋、紅薯粉條、花生米、金針菇、黃花菜、海帶絲、豆腐絲、木耳、蘿卜條、香菜、蔥花、黃姜等等,除了點睛之筆胡椒粉,還有兩樣神器:山西老陳醋和小磨香油。
胡辣湯和水煎包是絕配,就好比豆漿油條的親密關系一般。肉末粉條餡兒的煎包最常見,包子像張著口的大餃子,底部炸得焦黃,外酥里嫩,物美價廉。一口水煎包,一口胡辣湯,美得冒泡泡!
一碗胡辣湯,兩個油餅,也是極常見的吃法。鄭州地區最喜歡一種炸得像短粗油條的“油饃頭”,將燒餅或是油條撕成小塊,泡在胡辣湯里,油香酸辣,五味俱全。
2、燴面
河南燴面根據配料的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面、牛肉燴面、三鮮燴面等。根據湯底不同可分為白湯燴面、清湯燴面、咖喱燴面等。燴面有四魂,第一魂就是這湯了。以白湯羊肉燴面為例,這湯必須同時用鮮羊肉、羊棒骨以及羊油,配上生姜大蔥,以及用花椒、八角、桂皮、小茴、草果、良姜、丁香特制的香料包,使用大火共同熬制至少兩三個小時,方可將羊棒骨中的骨髓精華熬出,獲得鮮香***的羊肉湯底。
這第二魂自然就是熬湯時候同時獲得的濃香馥郁鮮嫩可口的煮羊肉了。或薄薄切成肉片,或厚厚切成肉丁,口感自是各有滋味。第三魂也是所有種類燴面都有相同的靈魂——寬面。第四魂乃是燴面中的配菜。這部分根據不同地域的喜愛,就有不同的搭配啦。有粉條、豆皮、黃花菜的,也有青菜、麻醬的南陽派,有海帶粉條派,近來也很流行海鮮派。
牛肉燴面顧名思義,湯頭是牛肉熬制的。牛肉燴面多為小火熬制清湯燴面。不同于羊肉燴面白湯的鮮香馥郁,更有一種清香醇厚的口感。咖喱燴面算是老鄭州派系的某一分支,湯頭采用小火熬制的羊肉清湯,在下面的時候加入適當咖喱粉一起煮,配以海帶等配菜,吃起來異香撲鼻,別有一番滋味。河南燴面還有一個重要的類型是三鮮燴面,在傳統的羊肉清湯中加入海參和魷魚,創新地獲得兼具海鮮和肉類共同鮮味的湯頭,正是從“鮮”字本身出發的代表了。
3、漿面條
2021.7河南洪災期間,來河南期間吃最多的是燴面,方便面,火腿腸,面包。不是在加油站買的就是災區可愛的人們硬塞給我們的。后來回了鄭州,已經在慢慢恢復,吃了一些當地的食物,記憶最深的就是漿面條,騎車經過的路邊小店,5元,我不能接受豆汁,但是這個很好吃。
酸酸的稠稠的,講究的要用綠豆漿水,酸酸的口感能把嘴里的所有口水都調動出來,略帶沙沙口感的芝麻葉,煮到軟爛入口即化的細面條,還有撒在上面的略帶甜味的腌菜碎、腌黃豆和芹菜粒,說是面卻更像是羹湯,酸度提鮮,咸味適口,香氣回味,沒吃過是真的很難想象到這么簡單平凡的一碗漿面條能有如此豐富層次的味道。在我心中很能代表河南精神,很便宜又易做,但是卻默默地養活了這一代上一代還有更早的很多代的人。
4、安陽雞蛋布袋
安陽的生活節奏很慢,北方特色的小城市,可能很多人會有小市民的思想,但是心底里很善良。城市的商業中心比較集中,可能是因為城市比較小吧,騎自行車5個小時可以從最南邊騎到最北邊,如果說這座城市最值得他們驕傲的地方。就是他的歷史太久了,物價相較南方來說也很低了。
安陽是典型的中原城市,面食為主,來安陽可以品嘗各種面食。這個城市的人愛喝酒,尤其白酒,經常可以看見晚上倆人在路邊坐著點幾盤涼菜就可以喝一瓶白酒,而且愛劃拳,安陽人叫塞梅。早餐我最愛吃的就是布袋,喜歡吃加了火腿腸和一點韭菜花的。
5、鄧州窩子面
幾十年前熱干面傳入這里,但是可能因為單一的口味不太受這的重口味吃貨們待見。于是就一再改良,在芝麻醬的基礎上加入了牛油辣椒,面條的***工藝也做了一些改進。另外還有各種不同的澆頭,牛肉,牛雜以及海帶豆腐。分干濕兩種吃法,比如我最喜歡的就是干牛雜加鹵蛋。吃碗面就瓣兒蒜再來一碗牛骨湯,給個神仙都不換。這的人對窩子面的熱愛是很瘋狂的,窩子面館早午晚三頓都是滿坑滿谷,有時候甚至還要排隊等待,每家口味雖然各有不同,但極少有做的難吃的。
多年發展之下,這已經有了幾百甚至上千家窩子面店。你無論是在市區轉悠還是在鄉鎮街道閑逛,離市區百米之內必有窩子面館。這最大的窩子面連鎖店的老板,已經開了十數家分店,據我朋友說老板以前是個殺豬匠,后來學了一手窩子面的******和調醬熬料的手藝最后發家致富,如今可以說已經是我們這的餐飲業巨頭,他家的品牌已經隱隱成為我們這小地方的名片。
6、開封灌湯包
來開封必吃的就是灌湯包了,包子都是現包現蒸,皮薄、餡多、汁豐、肉鮮,真的是“提起如燈籠,放下似菊花”。灌湯包要先咬一個小洞,然后用筷子提起來,把里頭的湯汁先喝掉,再蘸著醋來品包子。
7、烙油饃
河南烙油饃(我的最愛,皮酥脆,油香面香四溢,特別是豬油烙的,太香了,面食的巔峰,其實也是蔥油餅的一種,陜西也很多人吃,大多都是過去的河南人做的,其實陜西跟河南小吃重疊度很高。
8、炒涼粉
用自制的蒜香黃豆醬和辣椒翻炒,香氣入鼻回味無窮!,最妙的是剩下一點涼粉淋油壓成焦咯吱,軟脆兼備,涼粉和醬料完全融合成糯嘰嘰的口感配上沒焦苦味兒的它,酥脆可口!這份實在的碳水,可真是實在的香啊。
9、芝麻鹽
小時候經常吃我奶奶做的,早飯經常夾饅頭里或者拿饅頭蘸著吃,那時候覺得特別香,有時候抓一把就直接塞嘴里了,那時候真的覺得是人間美味了,畢竟小時候的我5毛錢的零花錢都覺得是巨富了。
10、焦葉子
也有的地方叫麻葉子,也是特別酥脆,特別香,現在在外面都買不到了,以前都是過年的時候會炸,平時吃得也少,小時候對我來說也算是高端零食了。
結束語
要說全中國被地域黑得最嚴重的省是哪一個,我覺得河南排在前三應該沒啥問題。比如「十個河南九個騙,總部設在駐馬店」,還有偷井蓋什么的。河南被黑得這么慘也有這樣一些原因:窮,人口外流,新聞傳播。
改革***這么多年,很多城市蓬勃發展,但河南肩負著產糧的重任,種種限制,沒辦法隨心所欲地發展。大部分河南人只能去外省打工,散養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歪路,即使沒有走歪,也要跟全省一百萬人在高考中競爭那少量的名額,畢竟河南只有一所211。
北上廣,江浙滬等地,不過趕上了好時候。是城市努力成為了優勢地區,不是你自己努力成為了優秀的人,所以收起優越感吧。那些地域黑的人,跟那些看不起中國人的歐洲人有何區別,被外國人被比更高級一點的人(自以為更高級)鄙視的時候,能夠想起來你也曾是這樣的人,心甘情愿的受著。鄙視鏈一直都存在,你也不過是其中一環。沒有誰比誰更優越,你在嘲笑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嘲笑你。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有三千年都是以河南為中心的,說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一點也不夸張。在這片土地上,有十三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還有殷商古都安陽。這里誕生了始祖伏羲、軒轅皇帝,倉頡在這里造了字,周文王在這里作了《易經》,而這里的歷史名人和名勝古跡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放下刻板和偏見,好好了解河南,了解下河南的美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你最喜歡吃哪種美食小吃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祝大家在2021年里身體健康,財源滾滾,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