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微信公號消息,日前,@***部打四黑除四害發布了一條關于***“郵票”的微博。
你能想到嗎?
這些看上去非常可愛的卡通貼紙。
竟然是一種***!
***
這是一張像貼畫的***——“LSD致幻劑”,俗稱“郵票”,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無色無味,但毒性極強。犯罪分子會將“LSD溶劑”吸附在紙上,浸泡飲料或者直接含服。
販毒人員往往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相互加微信之后,商量好價格,再使用快遞寄出。
而販賣LSD的大多數是一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還有人把LSD做成卡通紙片,把目標對準了喜歡新奇事物的青少年。
***部警示
***已瞄準了00后,皮膚一碰就沾毒!父母與學生必須警惕!
1、毒品惡爪,已悄悄伸向00后
像“郵票”的可怕之處就主要在于:特別隱匿,連警察也難以分辨;不用吃,皮膚接觸,毒性就會滲入;會出現幻覺,引發自殺;販毒的“巨頭”可能就在00后中間。?
這批販賣“貼紙毒品”的大都是一群00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安全警惕性低,利用學生關系傳播,贈與食物是正常現象。
雖然看上去,只不過是一張比指甲蓋還小的紙片,但這種毒品的“威力”卻是***的3倍,皮膚接觸后也能被皮膚吸收。只要將這張小紙片含在口中,吸毒者會開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只需100微克(相當于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足以讓人在視覺、聽覺和記憶上產生幻覺,并出現急性精神分裂,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
2、孩子喜愛的“糖果”,可能也是毒品
今年10月份,一種***“糖果”被海關查獲。色彩鮮艷、包裝花哨的外表下卻是***。
生活中像這種貼紙和糖果,都非常受孩子歡迎,一旦有歹人引誘,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走上歧途!
3、偽裝的毒品,像“披著狼皮的羊”
央視新聞就曾報道過一款,在KTV售賣的“潮流飲品”,很多青少年為追求“時髦”,而去嘗試了這種過度包裝的陌生飲料。哪里知道這其實是一款,含有γ-羥基丁酸的***,它無色無味,喝下可能會,喪失記憶,失去意識,甚至昏迷死亡。
不止有上面這些華麗的“外衣”,狡猾的販毒分子還會將毒品偽裝成下面這些看似無害的“小零食”,以誘騙青少年吸毒。
4、交友不慎染上毒癮是主要原因
青少年因為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強,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誘惑和欺騙,作為家長,首先要教導孩子警惕“零食誘惑”,干萬不要追求“時髦”,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同時要讓孩子遠離不良的朋友圈,遠離損友,還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好奇心。
“交友不慎,好奇心重。”廣州市***局增城區分局禁毒大隊鄧麗濱警官總結目前在校大學生染上毒癮的主要原因。“在校大學生因社交范圍廣,社會經驗不足,有可能會被有心人利用。”
而“誤吸偽裝的毒品也是大學生染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鄧警官說。
5、不給毒品任何可乘之機
如何避免接觸到這種偽裝的毒品??
作為家長,可以教育孩子遠離毒品,卻無法保證毒品不會變著法子偽裝、潛伏在孩子身邊。所以,家長要認真履行監護責任,多與子女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子女生活、學習、交友情況,幫助子女禁絕接觸毒品的可能性,警惕孩子的反常現象!
那么學生要如何避免接觸到這種偽裝的毒品呢?
“在校學生應盡量少去KTV、酒吧、夜總會等娛樂場所,不接受娛樂場所里陌生人給的香煙飲料,打開的飲料一旦離開了視線,不要再飲用。”鄧警官建議,“此外,慎重交友和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也非常重要。”
(原標題:***部警示:***已瞄準了00后,皮膚一碰就沾毒!父母與學生必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