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來年前,黑嫂流落到了山西,干過很多行業,比如撿廢品、收廢品、賣涼皮、賣衣服、收核桃、開小超市、賣糧油和送菜。
送菜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給人家山上的工人送菜。山西那邊,山上的工人大多都是打礦的,當時小鐵礦特別多,大多都是四川江油人在干這個。送菜時認識了一些人,后來就生出了跟人合伙打小礦洞的心。
也真的干了,礦洞向下打的時候,洞口處是需要木頭的,比如頂柱、邊木什么的。選什么木頭就是一門學問,因為這些木頭必須有個特點,那就是柔韌度要高,而且堅硬度還要好。
那時候人們大多都用洋槐木,洋槐木能達到這樣的要求,所以被小礦洞廣泛應用。別的木頭也不是不能勝任,但都是有明顯缺點的,比如柳木太脆,容易拆斷,楊木太酥,根本不能用。榆木堅硬度能達到,但柔韌度達不到。棗木也是能達到堅硬度,但柔韌度都欠缺,而且上哪兒去弄那么多棗木啊?所以洋槐木是最佳選擇。
其實,洋槐木的用處絕不僅僅是這些,小到一些家具喜歡用洋槐木,大到火車道軌的枕木也喜歡用洋槐木,可以說是用處多多。
洋槐樹在以前的農村被廣泛種植,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可能都會記得,以前幾乎家家戶戶前都有一棵洋槐樹,槐花開的時候,上面就爬滿了孩子。
而現在呢?農村洋槐樹其實已經不多了,沒有人再種這種樹,以前的還老被砍,慢慢變少是不可抑制的。
有人對于洋槐木挺好奇的,說以前農村那么多洋槐樹,到底有多少用處?優缺點是什么呢?
我們今天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Ⅰ:洋槐的優缺點洋槐的生長并不快,但這個不快是相對來說的,比起別的樹,比如說棗樹、榆樹,甚至是國槐,它的生長都算得上快,但比起楊樹柳樹,它的生長周期是很慢的。
這個非常重要,生長周期慢是它的一個顯著缺點,這個后面我們會詳細說,在這里先分清國槐和洋槐。
在古代時,我國沒有洋槐,從這個名字中我們也能看出來,這是近代引進國外的一種樹,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槐,都是說的國槐,跟洋槐沒有半分錢關系,這個一定要分清。
在古代,槐被賦予了多種使命,比如周朝時把能臣歸類為槐,后面的王朝都有延續。如果簡單來區分的話,國槐入藥不成菜,洋槐成菜不入藥。
也就是說,國槐在古代是入藥的,很多藥方里都有國槐花和子。而洋槐則不入藥,但它的花是能吃的,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
洋槐最大的優點有兩個,分別是堅硬和柔韌。
我們初看這兩個詞,似乎是有矛盾的,既然堅硬,又而來柔韌?其實這一點也不矛盾,注意我們說的是柔韌而不是柔軟。
一種木頭,太過堅硬就容易折斷,太鋼,所以易斷,因為沒有回旋的余地,沒有柔韌度。而兼柔韌和堅硬于一體,洋槐木以前在農村是很吃香的。
因為這種木頭的習性可以被用到很多地方,比如說以前的槐木家具特別多,最多的就是以前農村出嫁閨女時陪送的方桌以及太師椅,在城里用別的料,農村大多用槐木。
還有諸如小板凳、床等等家具,都喜歡用洋槐木來做。因為它具備做這些的優點,堅硬,柔韌度也夠,為什么不用呢?
大的用處就是各種礦洞的邊木立柱,以及以前的鐵軌枕木,這些都會用到。
而洋槐木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這些缺點是它的原罪。它的主要缺點有兩種,一種是生長周期慢,一種是樹型不成材。
生長周期慢就是這種樹長得慢,一棵洋槐要長成大樹需要很多年,這跟它本身的材質有關,大凡木頭密度高的樹,成長得都慢,比如棗樹也是如此。洋槐相對來說長得較慢,一棵都要好多年,這是它一個顯著的缺點。
另一個缺點就是大樹不成材。所謂的不成材,并不是說不能當成材料使用,要不然過去怎么會有那么洋槐木家具呢?要不然怎么會有洋槐枕木呢?這里不成材,是它沒有個長大后的樣子。
這種樹是只發粗而不發直,它的生長是隨心所欲的,所以我們看農村很多洋槐樹都長得粗壯而矮小。像是楊樹,直直向上,洋槐木也有直直向上的,太少了。
這兩個缺點導致了洋槐發展受限,所以現在的農村洋槐樹越來越少,這也是我們下面要說的問題,這個問題里蘊含著農村人栽樹觀念的轉變。
Ⅱ:洋槐樹沒落的原因是什么農村人以前栽樹,大多圖個自己方便,比如說家里孩子要結婚了,于是把以前栽的樹給鋸掉用來打家具。比如說以前蓋房子都是一層瓦房,需要大量用到木頭,上面的大梁、檁條、椽子都是木頭,如果不鋪葦席,那么就鋪一層細小的木條,這些得多少木頭啊?
所以,以前人們栽樹是方便自己家用的。既然是方便自己用,那么那些堅硬的、柔韌的木頭就會在農村得到歡迎,大量的榆樹、洋槐、棗樹得到了種植,野生的出來人們也不砍,任其生長。這是有好處的,洋槐開了花能吃能當菜,而且木頭還能做家具。棗樹果子可以吃,榆樹也是可以當成房梁的。所以以前種植的人比較多。
到了現在,人們栽樹只有一個目的,是為了賣錢。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人們栽樹不再是為了方便自己家里用,蓋房子用的木頭很少,如果是做木頂,也都是買松木這些,根本不用自己種的。而人們也不再稀罕洋槐花能當菜吃,人們現在不愁吃喝,吃一口洋槐花是憶苦思甜,根本不稀罕。
既然栽樹的目的成為了賣錢,那么一些生長周期快,容易成材料的樹就成為了首選。
拿不遠的這些年來說,以前黑嫂家里栽了好多柳樹,現在都變成了楊樹。要從經濟方面對比,在農村種楊樹是最劃算的,長得快,長得直。所以楊樹現在在農村被大量種植,人們種這種樹不是為了自己用,就是為了賣,至于賣了別人要干什么,人們也不在意。
所以,這看似一個簡單的觀念轉變,直接導致了一些樹在農村的沒落,比如柳樹,比如洋槐樹。
當然了,洋槐樹的沒落也有其自身的原因,生長周期慢,樹身不成材,這些都是原因。我們常常見到有人到農村收楊樹,有幾個見到專門收洋槐樹的?形不成市場,自身樹身不成材,栽種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少導致形不成市場,等于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黑嫂的觀點是,洋槐自身是有優點的,用處也非常多。但在追求經濟的今天,洋槐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點不符合人們的預期,所以就導致了在農村種植的沒落。當然了,這并不可悲,只是發展下的必然現象。
Ⅲ: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洋槐樹有過輝煌,但跟我們想象中不同,它并沒有輝煌多少年的歷史,因為洋槐引進的時間并不長,以前是國槐。洋槐的沒落從發展上來看是必然的,因為它自帶的缺點不符合人們現在栽種樹的目的,付出和得到的經濟回報不能成正比,所以被人們慢慢放棄。
作為一種曾經廣泛存在于農村的洋槐樹,它的優點也是非常明顯的,作用也很大。但在人們不追求家具自己打,板凳桌子不自己做的環境下,洋槐樹的實用性還有什么呢?
既然和人們的預期相悖,洋槐有限的優點也就倒在了明顯的缺點之下,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