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念杰和黃國琦在病房里寫的信。柴小睿攝
孫念杰和黃國琦在病房里寫的信。柴小睿攝
中新網杭州10月14日電(郭其鈺柴小睿)當疫情阻隔了90歲的志愿軍老兵孫念杰和84歲的妻子黃國琦見面,黃國琦為了安撫老伴,給在ICU病房的孫念杰寫下46封“情書”,詮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回望孫念杰和黃國琦六十余年來的書信往來,映射了半世紀家國奮斗路,五十年金婚風雨情。
黃國琦給老伴寫信。柴小睿攝
“咱們共同努力,白頭到百歲”
孫念杰和黃國琦都是山東人,在同一個村子長大。五六歲時,黃國琦跟著堂姐去學堂玩,在那里,她認識了正在讀書的孫念杰。
1947年,孫念杰參軍成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的一名戰士,先后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長津湖戰役等。1955年,19歲的小學教師黃國琦和孫念杰在熟人牽線下成為戀人。
此后,身處異地的兩個年輕人通過書信開始交往。黃國琦和孫念杰講家鄉村莊的變化,講她教育學生的趣事,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孫念杰和黃國琦講戰場上戰友們的英勇故事,部隊生活的點滴,還有自己新學的文化知識。
孫念杰看老伴寫的信。柴小睿攝
這些書信,黃國琦和孫念杰至今依然珍藏著。
1959年,異地通信5年的兩人終于見面結婚。兒時的模糊記憶與書信中的照片重重交疊,越來越清晰,成為愛情的模樣。
55天隔離寫下46封“情書”
2017年,孫念杰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后逐漸失語,2019年開始住進了ICU,病危通知書也下了好幾次。黃國琦也因呼吸系統疾病,住進了同醫院13樓的老年病科。
這幾年來,黃國琦每一天都來看望老伴,每次都帶著他最愛吃的獼猴桃、水蒸蛋,一口一口喂給他。孫念杰的病,也奇跡般地穩定了下來。
2020年疫情暴發后,醫院實行無交叉管理,同住在一家醫院但分隔不同樓層的兩位老人,開始了長達55天的隔離。
90歲的孫念杰住在ICU病房,突然見不到老伴,情緒變得煩躁,常常鬧著要離開。他在紙上反復寫:“我要跟老伴回去!”為了安撫孫念杰,黃國琦開始寫“情書”,將準備好的獼猴桃請醫護人員一并轉交給老伴。
55天里,這樣的“情書”,黃國琦寫了46封。“咱們共同努力,白頭到百歲!”這是黃國琦和老伴的約定。
看到老伴的來信,孫念杰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寫回信時,他偶爾還會以護士的口吻風趣地告訴老伴,“13樓的黃國琦同志,你的信已收到。你老伴在我們這里很好,請你放心,他就是想你,希望你能來看他。”
但更多的,孫念杰在信中稱呼“愛妻國琦”,或者“親愛的國琦妹”,一如60年前年輕時那樣。
孫念杰和黃國琦年輕時合影。受訪者供圖
“越是面對困難,我們責任就越重。”
后來根據工作安排,孫念杰轉調至浙江省第四監獄的前身——生產建設兵團工作。1971年,黃國琦也跟著丈夫來到兵團工作。
當時,正值二次創業,百廢待興、百業待舉。黃國琦一直堅守一線崗位,運輸、拉車、裝配、磨砂輪拋光……哪里缺人就支援到哪里。“越是面對困難,我們責任就越重。”黃國琦和孫念杰達成了共識。
有一次,單位組織放電影,黃國琦傍晚帶著孩子們去看了電影,結束后晚上9點多,又一個人去酸洗間忙到了半夜。
300多個零件,每個都有5公斤以上,她將零件一個個浸入***池。回家稍微休息一下,凌晨三四點又起床,再把零件一個個撈出來清洗,等到大家都上班時,所有的零件都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
“單位要從一個基本停產、幾近癱瘓的狀態下重新恢復生產,數不清的人付出了超常的努力。”1979年,黃國琦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范,并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
跨越六十余年的書信記載了一對普通夫妻勤懇工作、認真生活,有歲月可回首,以深情共白頭。(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