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新能源概念被炒得火熱,傳統燃料也在加速被替代。前段時間德國宣布將在2038年底前全面棄煤,很多歐洲國家的鐵路和客運公司越來越廣泛地推廣基于燃料電池的牽引方式。
同時在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只要沾上新能源的邊兒市值便會暴漲。比如成立不到10年的蔚來、小鵬、理想等國產造車新勢力,在美國的市值都突破了300億美元。新能源汽車“霸主”特斯拉如今的市值更是超過了1萬億美元,比全球前10名其他車企市值之和還要多,這也迫使如奔馳、寶馬、大眾、豐田等老牌汽車公司調整戰略,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但并非所有領域新能源都能實現很好地替代,比如在高端動力驅動領域,柴油機仍然是首選。100多年前當歐洲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后,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強國實現了對柴油機核心技術的壟斷,而后日本逐步打破了技術封鎖加入壟斷集團。德國和日本生產的柴油機不僅動力足,能效高,且質量過硬,幾乎控制了大部分國家的工業“命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德國的福伊特、西門子和日本的日立等巨頭占據了全球柴油發動機市場超過90%的份額。但如今,當中國制造的“超級柴油機”問世后,日、德長達50年的壟斷被打破了。
一、為何不拋棄柴油機?一直以來,由于中國汽車工業底子薄,對柴油機的尾氣處理能力較差,柴油機在燃燒的過程中尾氣會排泄出大量的黑煙,不利于環境保護,而且在高負荷運作時,產生的噪音較大,這使得人們對柴油機一直比較排斥。另外,由于常見的家用車不是汽油車就是新能源汽車,因此柴油車很少能見到,這也致使很多國人都忽視了柴油機的重要性。柴油車的優勢主要有兩點:
1、柴油車動力更足:
像重卡、皮卡、拖拉機等都需要使用柴油發動機,而輪船、吊機叉車、運煤車、挖礦機等工業巨獸只有柴油機才能提供足夠強的能量。
2、柴油車運營成本更低:
從經濟角度上看,柴油發動機的油耗低,且柴油的價格也遠低于其他燃料,并且續航時間長,能夠滿足大型機械、車輛長時間運作的需求。
其實目前全球的動力汽車主要以柴油車為主,在歐洲,汽車總銷量中有40%是柴油車,美國和中國也都占據了相當的比例。但在柴油機的生產上,我國被外企壟斷了近50年。
上世紀50年代,在時任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董事長李剛的帶領下,我國進口了一臺美國的V8柴油發動機,并出動了5個技術團隊,用時1年仿制出了中國首臺V8發動機。但隨后由于人才、技術和經驗不足,柴油機的研發很快陷入停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后,我國放開了發動機的進口,一大批國外企業強勢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來勢最兇的當屬日本三菱,一度占據了中國90%的汽車發動機市場。此時“造不如買”的思潮也越來越盛行,中國的發動機制造商與國外企業幾乎沒有一戰之力。
但有一家企業,雖然連年虧損,甚至一度瀕臨破產,卻堅持在研發上的投入,如今研發成功的“超級柴油機”更讓日德企業如臨大敵,這家公司就是山東重工旗下的濰柴動力。
二、國產“超級柴油機”的崛起從全球第一臺的柴油機誕生至今已經超過百年,而最先進的國外柴油機熱效率轉化比重最高只能達到40%多,所以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能將柴油機的熱效率做到50%以上,難度堪比將人送上月球,如今山東濰柴做到了。山東濰柴研發的超級柴油機比起傳統的柴油機產品,效率提升了300%,這也標志著這一個被日德企業“卡脖子”的領域,被中國做到了世界第一。
山東濰柴動力創立于1946年,起初通過進口發動機到國內賺取差價,每年有上千萬美元的營收。但由于外企的進入,濰柴被迫關閉多條生產線,負債高達3億元。經過幾次裁員和縮減部門后,濰柴動力慢慢緩過氣來。濰柴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在2021年前3個季度的科研投入為50.38億元,占了凈利潤近50%。在近4年間,濰柴累計投入研發就達到了200億元。2020年,濰柴的發動機銷售達到每年100萬臺,成為世界第一的發動機產銷企業。而真正讓濰柴名聲大噪的,是其自主研發的“超級柴油機”。
2020年9月,濰柴研制成功國產的超級柴油機WP4.6N,最高功率達到162KW,最大馬力為220匹,排量也有4.58L,并且還獲得了國六排放標準認證。不僅動力強勁,而且排放污染小,因此不少長途貨車司機都會將山東濰柴生產的柴油機作為貨車適配的首選。用業界專家的話來形容,濰柴這臺柴油機就像人類第一次百米跑進10秒。
在2021年的中國機械工業排行中,山東濰柴穩居第一。目前濰柴已完成40萬臺國六發動機的交付,這也意味著國產發動機正在逐步取代外國發動機的市場地位。
三、國產柴油機意味著什么?國產“超級柴油機”實現突破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1、節省能源消耗,保障能源安全
很多人可能很難直觀地感受“超級柴油機”提升10個百分點帶來的意義。以2020年為例,我國石油消耗為5億噸,10%便是5000萬噸。
如今我國石油的對外依賴度達到70.8%,其中柴油機和汽油機消耗量占中國石油消費總量的60%,濰柴的發動機能夠提升石油燃料的利用率,將會大幅節省全社會的能源消耗,保障能源安全。
2、防止被外企“卡脖子”:
一直以來,柴油機都被廣泛應用在采礦、航運、道路施工等領域,中國作為一個工業大國,要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就不可避免要從日、德等國家進口。一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和等待時間,一方面要隨時面臨可能的技術封鎖,胡亂收費。濰柴在“超級柴油機”的突破使得國產制造業可以放開膀子與外企競爭。
3、推動柴油機相關領域的產業升級:
從使用場景上看,“超級柴油機”的突破不僅可以帶動汽車工業向更高端的巨型重卡、挖礦車轉型,還可以帶動柴油機的上下游產業的改造升級。
四、結語曾幾何時,在許多工業科技領域,國外企業通過技術壟斷,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但憑借中國人的聰明智慧,這些領域在一個個地被擊破。比如中鐵重工突破的盾構機、比亞迪突破的汽車芯片、華為突破手機和電腦操作系統、再有山東濰柴動力突破的超級柴油機。
當更多的高端工業產品實現“國產替代”的時候,中國也將從“工業大國”實現向“工業強國”的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