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堂筆記
【二】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宅、隱、毫”等12個生字,會寫“宅、臨、選”等14個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4.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
〖二〗教學重點: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
〖三〗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昆蟲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們經常聽到蟬在窗外高歌。昆蟲界中,除了蟬擁有優美的歌聲外,還有一種昆蟲也常常給我們帶來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聲)
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還有一樣東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教師板書:蟋蟀的住宅)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嗎?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有什么疑問?
4.那我們今天就帶著這些疑問,跟隨法國作家法布爾一起參觀“蟋蟀的住宅”。
二、朗讀課文,掌握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多種方式朗讀(開火車讀,齊讀,指名讀)
3.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宅、隱、毫、慎、址、良、掘、搜、傾、驟、置、拋”
翹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
4.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宅、臨、慎、選、擇、址、良、穴、廳、臥、專、寸、衛、較”
指導書寫:“穴”的最后一筆捺要舒展;“臥、專”的最后一筆都是點;“衛”最后一筆橫要長一些。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5.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用工具書解決。
隱蔽:借助別的東西遮蓋掩藏。
隨遇而安: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慎重:謹慎認真。
柔弱:常指體弱,易感疲勞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細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層內的工程建筑物。
耙掃:打掃。
三、理清脈絡,劃分層次
1.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作者觀察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2.課文一共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還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體介紹住宅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體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
四、熟讀課文,了解住宅特點。
1.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小組討論:蟋蟀出名有幾個原因?
2.將第二句話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還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為什么?
3.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五、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六、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現在作者法布爾就向我們介紹他發現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讀2—6自然段。(教師板書:住宅特點)
(1)作者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稱作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讀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么?(教師板書:選址慎重、自己挖掘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思考:作者發現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紹的?
2.學生匯報:
外部:(教師板書:外部)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門——隱蔽
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比喻的手法)
平臺——平坦(教師板書:隱蔽平坦)
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擬人手法)
3.齊讀第5自然段,教師追問:這些都是從哪一方面介紹蟋蟀的住宅?(外部)
4.介紹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發現了什么?(學習第6自然段)
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生(教師板書: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生)
七、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7—9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呢?抓住關鍵詞句,說說你的感受。
2.學生匯報:
動工時間:十月,秋天初寒(教師板書:動工時間:十月)
挖掘過程:
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似的大顎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們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鋪開。(挖掘工具柔弱)
蟋蟀鉆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勤勞,作者觀察細心)
長時間修整
余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里面不斷拋出泥土來。(勤勞)(教師板書:挖掘過程:不斷整修勤奮)
3.再次朗讀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過程。
(1)從哪些地方看出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體現在:一是它慎重地選擇住址;二是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挖掘洞穴。
(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寫清楚的?
通過“扒”“搬”“踏”“推”“鋪”一系列動詞,具體生動地描寫了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表現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八、課堂總結,回顧課文
法布爾先生經過長期、細心地觀察,發現了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建筑過程,他像介紹朋友的住宅一樣,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蟋蟀的住宅,讓我們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板書設計】
蟋蟀的住宅
選址慎重、自己挖掘
外部:隱蔽、平坦(不肯隨遇而安)
住宅特點內部:簡樸、清潔、干燥、衛生
動工時間:十月
如何建筑挖掘過程(勤奮)
不斷整修
教學反思
1.通過蟋蟀和人類比住宅環節,促使學生去探究蟋蟀的住宅,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從“住宅”入手,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并適時地進行擬人句的學習,這也是本篇文章很大的亮點,此文不僅是科學說明文同時也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課文中的語言乍看平實,其實文章涵蓋著作者濃濃的情懷。我讓學生多次找出擬人句并重點地指導朗讀,訓練了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學習觀察,潛移默化地受到作者喜愛昆蟲、熱愛自然的教育。
3.通過重點詞句學習語言。文中許多詞語和句子都寫得別有特色。比如,“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句話我要求學生們反復閱讀,運用上下文的互相比照的***加深理解。
改進: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用“假如你就是課文中的那只可愛的小蟋蟀,請你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住宅”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檢驗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特點的情況。
【三】練習題
一、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后面畫“√”。
住宅(zháizái)拋出(pāopáo)傾倒(qīnqīnɡ)
二、看拼音,寫詞語。
dònɡxuékètīnɡxuǎnzézhùzhǐ
()()()()
三、仿寫。
彎彎曲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給下列生字組詞。
較()臥()臨()鉗()
五、用關聯詞把下列句子連接起來。
1.()蟋蟀并不是挖掘技術的專家,()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2.()有雨,這里()立刻就會干的。
六、我知道。
1.蟋蟀對自己的住宅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介紹蟋蟀的住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課文整體梳理。
課文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__________,以及住宅是怎樣建筑成的等知識,贊揚了蟋蟀()、()的精神。
八、重點段落品析。
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他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功夫,棄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1.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1)毫不可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隨遇而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用“____”畫出文中的擬人句。
3.從文中哪句話中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答案】
一、zhái√pāo√shuài√
二、洞穴客廳選擇住址
三、平平坦坦安安靜靜整整齊齊工工整整
四、比較臥室臨時鉗子
五、1.因為……所以……
2.即使……也……
六、1.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
2.外部: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門前有平臺。
內部: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干燥,很衛生。
七、簡樸、清潔、干燥、衛生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八、1.(1)一點兒不覺得可惜。
(2)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2.比喻句:①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兒一點兒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②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
擬人句:①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
②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3.它常常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