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吸貓了嗎?”“我們一定會有貓的。”近年來,“擼貓”“吸狗”成為一種風潮,寵物成了人們的精神寄托。
寵物經濟有多火熱?都是哪些人在消費?其崛起的背后是“孤獨加了一把柴”嗎?思客君為你解答一二。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
除了小貓、小狗,一些愛寵人士更是獵奇地養起了小香豬、寵物貂,甚至是羊駝、柯爾鴨。
寵物經濟的繁榮就像是一個杠桿,微微用力就撬起了整個市場。
伴隨著養寵大軍的興起,圍繞著寵物衍生出多條細分賽道。除了寵物買賣,還有寵物食品、寄養、美容、攝影、醫療、社交、殯葬……這些新業態,誕生了無數新消費,推動著整個寵物行業走向繁榮。
在許多國家,由于起步早,寵物經濟已然是一個龐大的產業。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寵物滲透率在40%以上,美國為68%,加拿大為52%,澳大利亞為57%,而我國2019年寵物在家庭中的滲透率僅為21.32%。
換句話說,這背后的增長空間與發展潛力還很大。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到2023年,我國寵物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是4723億元人民幣。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單身、丁克群體越來越多,飼養寵物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情感寄托方式。
養寵物的人主要有以下標簽。
“空巢青年”,他們大多是80、90后,養貓狗的比例超過75%,高學歷白領女性更為突出。
青年群體、一二線城市是寵物經濟的核心市場。在就業、房貸、車貸壓力下,讓許多暫時不想養孩子的年輕人紛紛加入了養寵大軍。有網友戲稱:“窮養自己富養寵,養娃不如養只寵”。
“銀發族”也是“養寵大軍”成員之一,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超過六成擁有寵物。
另外,寵物也是孩子們童年的好伙伴。根據統計,2015年中國獨生子女人口數量為1.76億,寵物正在作為“伙伴”進入到孩子們的生活中。
“云養大軍”更是不容小覷。不少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暇照顧寵物,選擇“云吸貓”或“云養狗”。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每天閑暇之時,喜歡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關注寵物的相關短視頻,并且樂此不疲。
無論是“云養”還是“親自養”,中國人對寵物的喜愛越來越深。
“人類愈都市化,離開自然愈遠,寵物在人類生活里的重要性也愈增加。”《寵物的歷史》中記載了諾貝爾獎得主芝倫茲對寵物行業發展的觀點。
隨著我國城市化程度不斷提升,消費升級以及老齡化趨勢加強,正迎來“它經濟”(寵物經濟)的黃金時代。
千億寵物經濟的背后,是人們的“孤獨生意”。
對于在一線城市獨立奮斗的養寵青年來說,寵物不僅僅是寵物,更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對于空巢老人們,沒有子女的陪伴,養一只寵物便成了最佳選擇。
但“養寵自由”也不是說有就有。對于個人時間并不充裕的上班族來說,養寵物也是一種奢侈。這也是“寵物經濟”中的時間悖論,人們需要寵物,需要“收藏”寵物寄托情感,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但是休閑時間被擠壓,往往難以實現“養寵自由”。
對于養寵,來看看網友們都說了什么吧:
@小孩先生:以前養了個兒子叫狗子,現在養了只狗子叫兒子。
@李慫慫:養了一貓一狗,于是這個世界上多了兩個情感寄托,也多了兩只會毫無保留地愛自己的家庭成員。
@我好像要禿了:爸媽一開始不讓養貓狗系列,最后,還是逃不過真香定律......
@小郭老師:我缺的是貓嗎?不是!我缺的是養貓的錢!
@小刀亂飛:養貓是不可能養貓的,只能云吸喵才能維持生活。
@草莓小寶貝:一直想養一只貓,但是又擔心貓毛漫天飛。
來源:新華網思客
策劃:劉娟
監制:唐心怡
編輯:祁麗君舒克凡
校對:郭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