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雨的浸潤下,相見村高山上連綿的茶園,已是生機盎然。
4月19日,臨安龍崗鎮第三屆浙西“天目青頂”茶評會暨茶藝師技能競賽,在杭州相見村村落景區舉辦。
上午九點,在臨安區茶文化研究院的茶藝表演中,茶評會拉開了帷幕。“茶敬客來茶當酒,云山云去云作車。”茶藝表演中茶藝師們精湛的敬茶禮,帶領現場來賓緩緩步入了茶山云水間。手沖一杯相見野放茶,搭配主辦方精心準備的茶點,一時間手中清香,口中余香匯入心脾,真叫人贊嘆龍崗高山茶文化之美。人常說“高山云霧出好茶”。相見野放茶源自高山上充足的光照和雨量,確保了茶葉鮮嫩,色澤飽滿;也源自天然的空氣和低濕氣候保障了茶樹酶的活性,造就了茶葉口感的清爽甘醇。
此次競賽共有兩大會場,分別進行茶藝師及茶樣競賽。在主會場,報名參加競賽的龍崗鎮各地20多名鄉村茶藝師依據國家職業資格茶藝師中級水準進行命題考核。而在他們對面,是由區茶文化研究院和區職業資格評定中心組成的評委團。他們將從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項對茶藝師進行評定,兩項分別以30%、70%計入比賽總成績,達到六十分及以上將有資格獲得大賽獎勵。
分會場則設立在雅致的相見茶舍,這里要進行的是茶樣競賽。***評委們通過視、嗅、品,根據茶樣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五個因子,并對全鎮8個村送制30多個茶樣的龍崗手工炒的“天目青頂”茶樣進行逐一評審,并對茶葉作出成分、花香、等級等多維度的進行打分,現場雖說是比賽,卻流淌著一番詩韻古香的情趣。
春日茶村,別有一番風味,來自他鄉客人了解野放茶參加了“春日茶村”茶旅活動。
自相見村村落景區建設以來,相見村村落景區在完善景區標識標牌、環衛設備等配套設施的同時,完成村落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及茶園景觀小品等建設。“隨著自由行的比重增大,新的旅游偏好和消費習性也促使著我們做出改變,適應趨勢。”相見茶舍負責人潘青青如是說。此次乘著茶評會的東風,相見茶舍也規劃了主題活動路線,帶領大家走進“春日茶村”,體味茶情。“我們希望客人們白天在茶園古道里玩一回,晚上枕著高山村落的泥土氣息入眠,給身心放一個‘動靜相宜’的相見假!”伴著春日暖風,大家觀賞了茶文化長廊、游憩平臺、茶園觀光臺等地。游茶園,品茶香,知茶趣。滿村皆是茶園勝景,撲鼻盡是四溢茶香。
如相見茶舍期許的一般,此次“春日茶村”主題活動讓嘉賓們體驗了一次別樣的文化小憩。
近年來,龍崗鎮***深入挖掘茶文化底蘊,實施文旅融合發展,從賣茶到賣風景,推進全域旅游建設。以相見村村落景區為例,相繼推出了茶文化民宿、茶山觀光、茶園品茶、采摘制茶體驗、養生度假等項目,使得茶葉種植、加工、休閑、消費、旅游融合于一體,未來龍崗茶產業將繼續推進產業升級,由傳統的一、二、三產延伸拓展至茶休閑養生、茶文化旅游、茶葉精深加工等領域。
有人說,桃源之境不僅要有雞犬相聞之樂土,更需要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通過產業的調整、配置、融合,讓潛在資源得到利用,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浙西旅游,正以這樣的形式,不斷探索著,成長著。
本次茶評會由龍崗鎮***主辦,臨安相見***管理有限公司承辦。臨安區文化和旅游局、農業農村局、人力社保局、茶文化研究會等部門領導及各級茶葉技術人員、茶葉生產企業負責人共同參加并指導了此次競賽的全過程,確保競賽結果的公平與公開。
通訊員|張偉星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