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殊一相·狂草四人展自2016年始,從草圣故里甘肅出發,一年一度,歷經“二王”故里山東、懷素故里湖南、張旭故里江蘇。因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而止步一年,今繼續行進,抵達山谷故里江西。
展覽序言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境界即是格調、品位,也是藝術家的審美取向和藝術愿景。
藝術家之精神境界,是生活觀照、生命塑造、靈魂洗禮之總括。藝術作品若只見形式外表和技法痕跡,而無內在精神與思想境界,則無靈魂。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而又簡約洗練。在強調書寫技能的同時,特別注重意境、境界的表現。掌握技法是基礎,追求意境美、高境界才是目的。
狂草書最為恣肆放縱,是書法藝術最高級、最極致的表現形式。狂草書擺脫了實用功利和法則羈絆,書家個性得以自由展現和盡情發揮。
嚴法、忘技、神逸、狂恣、幻化乃狂草書五重之境界。它們密不可分、互融互濟,共同作用于狂草書家性情揮灑與思緒流淌的***創作。
狂草書創作的境界,靠創作者的精神境界作支撐。創作者精神境界的提升,必須強化素能儲備,即素養、能力、品格、性情的修煉。
縱觀書法發展史,名家眾多,善狂草書者則寥若晨星、曲指可數,而宋代黃庭堅和當代***可謂一代狂草大家。他們不僅在藝術上自成格局,更是素養修煉和詩意生活的杰出代表。
狂草四人展自2016年從張芝故里甘肅出發,經“二王”故里山東、懷素故里湖南、張旭故里江蘇,持續行進,今年駐足南昌,蓋因宋代草書大家黃庭堅生于江西修水,而最為重要的,今年是中國***一百年華誕,選擇紅都南昌,選擇軍旗升起的地方,特殊的背景使得狂草四人展諸同道帶著對黨的無限崇敬和熱愛,***滿懷地進行籌劃和創作。
書法趕上了一個大有作為的新時代,這是書法的幸運,更是書法人的幸運。面對狂草書發展的諸多挑戰,廣大書法家要勇于擔當,以提高狂草書創作水平為第一要務,把握狂草書創作境界提升這一重要支點,為完成在新時代的新使命而勠力奮進!
此次展覽,得到了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江西省美術館、北蘭亭和廣西河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以及諸多書朋藝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敬請各位方家和同仁對展覽給予批評指導!
張學群
2021年11月
審美應是多元包容的。單一的審美不僅偏食、偏科,而且容易標準化。標準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和普遍性達成一致,否則,個性哪怕只是超長那么一丁點兒,也一定會遭遇日常市井話語的群歐和圍攻。
藝術有責任從大眾審美出發,幫助大眾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享受高雅藝術,而不能以低俗、迎和的方式忽視他們的審美權。
唐代草書是書法史上的一個制高點,其代表人物是張旭、懷素、楊凝式。觀三家特點,張旭是為草隸,懷素是為草篆,楊凝式是為草分,皆備篆隸筆意,此草書者不可或缺也。
———胡抗美
放松和放懷是書寫的基本要求,一切拘謹、矜持、緊張、遲疑和做作,皆為書者之忌。而書法藝術家之創作,于放松、放懷之外,還要放膽。沒有膽識和膽量,不可能有開先例、開先河的念想和***,也就不會有創新、創造的舉動和建樹。
古代文人因功深文望、心靜思遠,故“動墨橫錦,搖筆散珠”,寫字十分好看;當代書家則植根傳統,取法多元,加之巧用工具材料和裝飾美化,故“三分長相、七分打扮”,作品同樣十分好看。
今人在書法作品的內、外形式經營和美化方面,正創造著書史上的別樣高峰,是這個時代書法的一大屬性,是這個時代書法人的一大崇尚,是書法進入藝術時代的一大特征,也是當代書家對書法發展的重要貢獻。
———劉洪彪
我曾擔憂,書法超越實用的審美、寫意和表現,會面對西化的質疑。后來發現“畫外之畫、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書外之書”恰恰是中國古典藝術特有的美學精神。古人所謂“妙在象外”“妙在形似之外”“唯觀神采,不見字形”的主張是超越的。今人創作、欣賞草書,千萬別忘記了超越!
我也曾擔憂,草書搞來搞去,搞得人們不認識會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可藝術的真諦警告我,藝術離實用越遠,離情感越近。人高于動物的一點是情感需求,在全面小康之今日,藝術更多地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引領而不是迎合實用文化,無疑更具有“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關懷。當今的高科技越來越把藝術擠向心靈本身。時代和情感,正合力推動草書藝術走向超越可識、超越實用、直達心靈的道路。
我的草書探索,就是在日日臨池的同時,不停止地思考、尋找忠實臨寫以外的合理生發、寫意與表現的可能性。因為所有寫實的、可識的字體,包括大草以外歷代書法大家的字體,已全部實現了電腦化;更因為藝術只服務于藝術家對真理的追求,以及這追求過程中內心的意象與幻象。
———張旭光
在各種書體中,狂草的創作表現語言是最豐富的,也是最能更好地表達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筆法的豐富性,墨色的豐富性,字形、字勢的豐富性,以及大小變化,速度變化,空間、組合、疏密、節奏變化,等等,沒有其它任何一種書體可以和狂草媲美。也正是因為其表現手法的豐富性,才使得思想和情感的充分表達成為了可能。
豐富和厚重是永恒的主題。這是與我們民族文化思想直接相關的審美要求。作為書法的文字與書報應用的美術字有什么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作為書法的文字表現上更加豐富。藝術欣賞什么?欣賞的就是它豐富的表現語言。此外,厚重的線才有質感,厚重才顯成熟和老辣。
學書法應該從什么書體入手?一般認為要從楷書或篆隸開始打基礎,我認為從什么書體開始都可以,包括大草。作為一個出色的書法家,各種書體當然都要有所涉獵,這是基本功的需要,也是創作豐富性的需要。但順序不一定都是一樣的,著力點更不會都是一樣的。
———王厚祥
胡抗美,襄陽市襄城人,號鹿門山人、一席堂、得天廬、三覺翁。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屆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青少年委員會主任。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蘭亭獎展及其他全國性書法展評委、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四川大學碩士、博士生導師。理論著作出版有《中國書法章法研究》《書為形學·胡抗美教學文獻》《中國書法藝術當代性論稿》《胡抗美書學論稿》《胡抗美書法課徒稿》《情感與感知》等;詩詞專著出版有《盼兮集》《志外吟》等;書法作品出版有《進入狂草·胡抗美書法展作品集》《情感與形式·胡抗美書法集》《中國當代書法名家·胡抗美》《胡抗美詩詞書法集》《胡抗美書法作品》《當代書法名家·胡抗美卷》等。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詩至少陵,書至魯公,畫至二米,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獨高彥敬兼有眾長,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有余,運斤成風,古今一人而已。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老胡書。
200cm×480cm
山幽聞雨
550cm×220cm
祖詠《望薊門》
燕臺一去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望薊門》。老胡試麻。
390cm×160cm
杜甫《旅夜書懷》劉昚虛《闕題》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暉乃輝也。右唐詩二首。時辛丑夏月,于朗禾空間。三覺醒來,胡書。
554cm×160cm
劉洪彪,字后夷,號逆坂齋,1954年生于江西萍鄉。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藝術大家講習班·書法大家講習班”成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7年、2011年、2014年三次蟬聯中國書壇蘭亭雅集“蘭亭七子”稱號。1994年、2004年、2014年先后在中國美術館和書畫頻道美術館舉辦40歲、50歲、60歲墨跡展。百余次出任全國、全軍書法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主任。
自撰晨起夜眠聯
晨起有新思整天興奮;夜眠無余事一宿安詳。
一九***聯句,二零二一年復書,劉洪彪。
248cm×32cm×2
自作詩《試居壟上》之二
最喜金香馥,北方惜不栽。鄉中欣屢見,壟上憾空懷。
謀事溫湯往,移接桂樹來。暖寒分內外,不信不成材。
《試居壟上》之二。辛丑秋日,劉洪彪。
自作詩《書齋自嘆》
從來迷翰事,尠問菜和糧。入寺先觀匾,登堂久看墻。
性情浮楮上,欲念瀉毫端。字外字中意,線條知盡詳。
舊作《書齋自嘆》。辛丑秋,劉洪彪。
248cm×64cm
數字榜書一組
一
含“一”字之成語不計其數,余平日所喜所用者約有十數個,如一言為定、一以貫之、一言九鼎、一鼓作氣、一見鐘情、言行一致、舉一反三、不拘一格、煥然一新、獨樹一幟、獨一無二、一路平安、一鳴驚人、一如既往。
辛丑中秋前夜于京北六環路外逆坂齋中,劉洪彪。
二
漢字乃世間最古老文字之一。漢字數量之巨尚無定論,一說多達十萬個,時下日常所用漢字只幾千個,即可覆蓋所有書面資料。單個漢字并無吉兇、雅俗、優劣之別,“二”字亦頗可愛。由“二”字構成之成語略少,常見者如二話不說、二人同心、二姓之好、二童一馬、二并四具、二龍戲珠、二八佳人、二惠競爽、二仙傳道,此不一一。
辛丑仲秋下浣于京北逆坂齋,劉洪彪。
三
“三”字歷來為國人所倚重,君父師謂之三尊;天地人謂之三一、三才、三元、三氣、三極、三儀、三靈;夏商周三代之君謂之三皇;三皇五帝謂之三五;春秋時魯國宣公、成公、襄公謂之三君。“三”字所構成語甚多,司空見慣者如三十而立、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三清四白、三耳秀才、三星高照、三陽開泰、三從四德、三足鼎立、三復斯言、三言兩語、三山五岳。
辛丑之秋于京北逆坂齋,劉洪彪并記。
四
有人對“四”字頗為敏感,格外避諱,買房不選四層,選號躲避“四”字。然“四”字之本義與用途甚為正大矣!四海為家、四通八達、四方之志、四時充美、四海承風、四海升平、四海晏然、四停八當、四角俱全、四平八穩,不勝枚舉也。
辛丑仲秋下浣于京北壟上逆坂齋,劉洪彪記之。
五
“五”字象征變革與自由、大膽與創造,為東西方所崇尚,諸多國旗以五星為主題,是為明證。含“五”字之成語,常予人嶄新、熱烈、豐富、有力之感,如五光十色、五彩繽紛、五味俱全、五蘊皆空、五行俱下、五谷豐登、五湖四海、五世其昌、五言長城、五陵豪氣。
辛丑仲秋下浣書于京北逆坂齋,劉洪彪又記。
六
“六”之本義當為草廬,乃“廬”之初文。“廬”和“六”古音相近,故假借為數詞“六”。依陰陽理論,六為陰數,即說文所謂六,易之數陰,變于六,故又指易中之陰爻。含“六”字成語頗多,常用者如六合同風、六塵不染、六根清靜、六畜興旺、六出紛飛、六出奇計、六經注我、六經三史、六韜三略、六通八達、六六大順,不一而足矣。
辛丑中秋前于京北逆坂齋,劉洪彪記。
七
“七”字本義為切,今已消失,后被假借表示數字“七”。古賢對“七”字頗鐘愛,樂理有七音、七聲之說;古琴有七弦琴之稱;曹植有七步詩之謂;東方朔有七諫之舉;三國魏有竹林七賢……時下有沈門七子、蘭亭七子……由“七”字構成之成語亦時見于文章,如七步之才、七開八得、七縱八橫、七返靈砂、七竅玲瓏、七停八當……不可盡舉也。
辛丑仲秋下浣于京北六環之外,是日細雨霏霏、微風習習,余置身全新齋室,聽窗外魚池水響、鳥群啼逐,頗怡心愜意也。劉洪彪并記。
八
“八”字之本義有分開、相背、一分為二之意,后假借為數字,“八”字之本義漸被“分”字承襲。常見之含“八”字成語如八仙過海、八面威風、八門五花、八方呼應、八面瑩澈、八斗之才、八纮同軌、八珍玉食、八荒之外、八窗玲瓏、德被八方……
辛丑仲秋于京北壟上之逆坂齋。以單個數字為素材進行書法創作,最少字數,最少點畫,無異于自出難題、自找苦吃。劉洪彪又記。
九
“九”為最高數,又與“久”諧音,自古為人們所喜愛。“九”泛指多和大,并非只代表九次。九曲黃河為彎曲不盡;九死一生喻歷經磨難,如此而已。“九”字所構成語數不勝數:九年一毛、九鼎一言、九垓八埏、九旋之淵、九變十化、九洲四海、九五之尊、九轉功成、九九歸原、九九歸一。
辛丑秋日蟄居京北郊區,劉洪彪并記。
十
“十”乃漢字量詞,數之終也,事物之極致也。“十”亦有滿足、完美、非常之意,從含“十”字成語即可感知也:十風五雨、十光五色、十捉九著、十蕩十決、十拿九穩、十人九慕、十襲珍藏、十步香車、十年磨劍、十全十美……
辛丑仲秋下浣于京北郊外逆坂齋所為,劉洪彪隨意。
70cm×70cm×10
張旭光,字散云,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第五屆副秘書長,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副秘書長。現為榮寶齋藝術總監,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書法***首席采訪專家。清華大學張旭光書法藝術工作室導師,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任全國總工會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書畫院特聘書法家,聯合國特聘書法教授。榮獲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
自作詞《浪淘沙·梨花·贈白衣勇士》
萬樹惹千鶯,占盡春晴,梨花無怨舞風行。
攜手同心鋪滿地,洗(盡)蠻腥。
不負母芳馨,子弟爭榮,餐霞飲露待秋盈。
修得甘津生浩氣,再獻忠誠。
《浪淘沙·梨花·贈白衣勇士》。庚子得句,辛丑又書,旭光。
366cm×144cm
節臨《千字文》之五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篤初誠美,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旭光臨。
69cm×137cm
自作詞《系裙腰·居家隔離》
歸來故里閉門扉。量體熱,弄茶炊。廚中飯少且臨碑,尚可餐詩。趣中樂,也傷悲。
旖旎春分如期至。晨已醒,沐霞暉。通行卡綠自由回,耳畔鶯啼。一院滿滿,杏花肥。
《系裙腰·居家隔離》,庚子疫中作,辛丑又書于萬荷美術館,張旭光。
573cm×366cm
自作詞《青玉案·人與獸》
冠魔尋釁江城土。兀然至,行無阻。突破城池南北路。
白衣喋血,官民抗虜,百姓封門苦。
大千世界原無主。鳥獸相呼(乎)自相處。
人逞高明籠與罟。斬蛇訓獸,今為獸捕,逼入籠中住。
《青玉案·人與獸》。辛丑又書,張旭光。
585cm×246cm
王厚祥,號稷山,1963年生于河北大城縣。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王厚祥導師工作室導師,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助理、主席團委員兼草書委員會主任,國書會執行會長,北京書畫藝術院副院長,“狂草四人展”成員,“行草十家展”成員,“沈門七子”之一。多次在全國書法大展大賽中獲特等獎、一等獎,數十次入選。多次擔任全國書法展覽評委。有十余部書法專著和字帖出版發行。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收藏。
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選錄)
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臺云雨間。
千巖烽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
太白詩,厚祥書。
119cm×74cm
朱彝尊山曉園聯
不設樊籬,怕風月被他拘束;
大開戶牖,放江山入我襟懷。
厚祥草草。
247cm×40cm×2
賀鑄《減字浣溪沙·樓角初消一縷霞》
樓角初消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棲鴉。美(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歸洞戶,更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
厚祥書。
247cm×61cm
東方虬《春雪》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厚祥。
35cm×68cm
主辦單位——
江西省書法家協會
承辦單位——
江西省美術館
北蘭亭
協辦單位——
廣西河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展覽
展期——
2021.11.21-12.4
開幕式——
2021.11.21上午10:00
展址——
江西省美術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八一大道266號)
°論壇
時間——
2021.11.21下午14:00
地址——
江西省美術館(二層多功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