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未被識別,沒有“名分”的民族,摩梭一直是個很神秘的存在。
他們久居在瀘沽湖畔,能歌善舞,對婚姻沒什么概念,至今仍在沿用母系社會制度…
最近網上有個很火的紀錄片,講述的就是三個摩梭女性的故事,終于讓人有機會窺到了摩梭人秘密的一角。
達史拉措,30歲,出生在里格島。
她說,“對我來說,小家庭不是生活的目標。”
達史出生在里格島,平時家里很熱鬧,有二十多口人,全都是母親這邊的親戚。
她的老公是個***,平時兩人分開居住。
這在當地叫“走婚”,意思是雖然兩人成為了夫妻,但彼此還是屬于各自的大家庭,并不再組建獨立的小家庭。
于是每當有人稱呼達史為“xxx的老婆”時,她都會覺得特別不舒服,好像一旦做了夫妻,就成了對方的所有物似的。
“我是我,他是他。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
這樣的婚姻在許多人眼里,似乎太缺少保障,更像是玩過家家一樣。
而達史卻不這么認為。
她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存在一定要和誰捆綁,為誰而活的說法。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要和我分開,那我也不會強留的。”
“他的愛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罷了。”
而達史的爸爸也表示,在這樣的母系婚姻制度下,摩梭男人也并非如外界傳聞那般沒地位。
相反的,他們覺得這樣男女雙方都很自由,也很幸福。
一個大家庭共同生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做沒有任何問題。
正因如此,在女兒找了個***想要結婚,對方按照習俗要給他們下聘禮,討媳婦的時候,爸爸反而覺得很奇怪。
“為什么要這樣?我又不是賣女兒。”
“你們高興的話,你們就成一家,但我女兒還是我女兒。”
“這樣搞得跟金錢交易一樣,不就成了…”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不就成了金錢的奴隸了么?”
***常常掛在嘴邊“嫁出去的女兒像潑出去的水”的說法,摩梭人顯然無法茍同。
除了婚姻觀念的不同,在摩梭人這里,“重男輕女”更是不存在。
達史說,自己在生完孩子之后,曾有外族朋友打***關心孩子的性別,而她卻絲毫沒想起來去看。
達史的媽媽也說,自己當時只顧著關心孩子是否健康,同樣也沒有注意孩子是男是女。
因為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對于他們的大家庭來說,都是重要的一份子,不可或缺。
所以自然也就不會第一時間去在意這些。
第二個故事,來自隔壁村子的阮苦達度,84歲。
這是一個超酷的老太太,手里夾根煙,往那兒一坐就是妥妥的大家長風范。
阮苦奶奶說,她20歲的時候就已經當家了。
當時家人們老了,哥哥在外面工作,家里的很多事都由她撐起來。
聽起來很風光,好像一家子都由她說了算,她負責決策,別人只負責干活兒就行。
可阮奶奶卻搖搖頭表示,不是這樣的。
“當家不是當權。”
“當家人不需要任命或者委派,誰能干誰就做,這是很自然的事。”
這樣的態度不僅僅適用于家里,整個摩梭族都是如此。
誰家需要蓋房子了,全村人一起出動幫忙,只要包那頓飯就行。
給錢也不會有人要,因為會覺得害羞。
來幫忙的人有男有女,大家不分你我,拿起挑子就是干。
“男人女人都一樣。”
要是主人家來不及做飯了,那就互相幫襯著。
今天在你家吃,明天在我家吃,別人家的孩子就是自家孩子,平時還會互相贈送禮物。
數百年來皆是如此。
“我年輕的時候又漂亮又能干,想要和我走婚的人很多。”
阮奶奶一邊咬著煙一邊回憶著。
事實上在***來之前,摩梭人壓根兒就不知道有“婚姻”這回事。
有了“走婚”的概念之后,摩梭人依然保持著民族特色,丈夫住在自己的母親家,子女和妻子一起住。
小孩靠一家人共同撫養,不會單純依靠丈夫。
“有人走婚過很多次,有人一生只有一次,有人則是一輩子保持單身,這都是很自然的。”
“就算不結婚,也沒有人會管,結不結全憑自己喜歡,父母不會強迫。”
阮奶奶說,摩梭人有一句古話,叫“看女人不要看臉,要看她的心”。
他們從來沒有“處女”的概念,不允許以這些來衡量一個人的好壞,對女人要尊重。
“不尊重婦女,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親。”
正因為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走婚時雙方從不會為“前任”而鬧矛盾,只要兩人感情好就足夠了。
所以在摩梭族里,從來沒有發生過殉情,或是情殺之類的事兒。
旅游業的發展,給摩梭山區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有好也有壞。
好的是摩梭人因此增加了一筆收入,壞的是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于原有文化保護的困難。
第三個故事,來自于一個叫車拉措的小姑娘,是瀘沽湖景區的當地導游,村里很多人都叫她假小子。
車拉措稱,自從瀘沽湖成為了熱門旅游區,讓她們煩惱的事兒也隨之而來。
比如很多人對“走婚”的誤解。
很多游客以為“走婚”是件很隨便的事,好像只要來了這里,就可以和女孩子走婚,還常常趁著活動時(比如摔跤)揩油。
曾經有個游客就嚷嚷著要和她走婚,被拒絕后不僅沒有為自己的莽撞道歉,反而輕浮地說“開個價”。
氣得車拉措當場甩了他兩個耳光。
“不要以為有錢就什么都能買到。”
“如果你想要那種給錢的走婚,你們家鄉肯定比我們這邊還多!”
盡管外來文化來勢洶洶,但對于年輕一代的摩梭人來說,“走婚”依然是他們最認同的婚姻方式。
白天可以和至親的家人們生活一起,晚上又可以找自己心愛的人談情說愛,人生還有什么不滿足?
當然了,也有對“走婚”毫無興趣的…覺得自己也能過得開開心心。
有網友說,這里真好,就像一個世外桃源。
每個人都很自信,自由,也互相尊重,自我價值超級高。
對愛情看得很開,把婚姻建立在一種很淳樸的心態上。
男女之間沒有買賣關系,沒有情殺,沒有離婚,也沒有子女撫養問題和財產繼承問題,也沒有流浪兒…
大家都很簡單,沒別的,就是因為喜歡。
每個人都過得淡泊又安樂,通透又超脫,沒有性別桎梏,沒有利用優勢來壓迫暴力,男人女人都過得自由。
平權社會,他們過的平和單純。
(圖源: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