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姐姐相約門頭溝懸空寺,倆人游結果成了帶團游,哈哈!
一行九人,八點由城區出發,到達懸空寺時已經十點鐘,山下已經停了兩輛車,而等我們下山時,赫然發現路旁居然停了十幾輛車,小小的懸空寺儼然成了網紅打卡地了!
?懸空寺,始建于明天啟元年,位于燕家臺村東二里許的柏谷澗中,建在懸崖平臺上,當地人叫它“京西懸空寺”!
懸空寺修建有娘娘廟,彌勒洞,此處雖然不收費,卻也維護得很好!
?到此可以導航“魚塘”,直接到達山腳下,此處道路寬闊,路旁有停車帶!
停車帶斜對面可以看到修建好的臺階,由此上行即可!
?雖是山野小路,倒不算難行,爬升度適中,但接近山頂的這段路,只能一人通行,對于身材高大的朋友或者老人并不友好,而且黑洞洞的,既要兼顧腳下陡峭的山路,還要提防不小心碰頭了!
?下行時遇到幾位老人家,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累得氣喘吁吁,問我,你是不是導游啊,網上說二十分鐘就能到,我們都走了好久了!
我們此行中,有幾位長者,參觀完廟宇未曾繼續向山上爬,用了一個半小時,以供參考!
?下山已經已經接近中午,選擇去燕家臺村修整!
燕家臺村距離懸空寺很近,駕車七分鐘的路程!
?燕家臺村至今還保留著多套完整的古宅民居,這里的古宅以三四合院為主,以木雕,磚雕,石雕為特色,影壁墻,門墩,就有幾十種!
?過街樓是仿古建筑,但鑲嵌在過街樓上的兩塊石碑卻是貨真價實的古廟遺存,據石碑記載,通仙觀為“漢唐兩代古跡”。
?過街樓旁有停車位,對面是小小的公園,大家拿出烤紅薯,自熱飯,火雞腿,八寶飯等五花八門的吃食,享受冬日暖暖的陽光!
燕家臺四面環山,東山古松茂盛,叫作“松樹坡”,明末清初,官府曾在此設立衙門,并有官兵駐扎,所以叫“官山”。
南山形似皇帝的玉璽,被稱為“金鑲玉璽大南坨”。東南面的三個山頭遠望有如筆架,故稱“筆架山”。
?無意中闖入178號院,房主是位熱情的老大哥,院中有幾只可愛的貓咪和狗狗!
我只是忙著與貓咪玩,未曾認真聽他們聊天,回來查資料,才知道,這可是一座有故事的院落呢!
作家丁玲在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中塑造了一位曾任游擊隊大隊長的英雄人物——趙大栓,而趙大栓的原型為燕家臺村的趙永成。
我們面前的這座老宅,就是當年趙永成的家。
?在燕家臺流連兩個小時,已經是下午的兩點半左右,遂奔赴下一處,馬欄村!
馬欄村在返程的路上,距離燕家臺村約四十分鐘的路程!
?京西第一紅村馬欄村,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的齋堂鎮!
1938年2月蕭克將軍在齋堂組建了冀熱察挺進軍!1997年7月馬欄村全體村民自發捐款捐物,修繕了原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并將其設為抗戰陳列館!
?馬欄村內設施很齊全,沿著地面上紅色的印記,可以挨個參觀,每個展館都是***的,游客可以安安靜靜的自行參觀,展館內都有視頻介紹!
?馬欄村是個絕對值得來此一游的村落,村莊內街道上還陳列著一些子彈,大炮等戰爭時期的用品,若是遇到團建,村落主街道上著紅軍服飾的人走來走去,也是有趣的很!
口處的風雨亭上可以俯瞰整個村落,而且有修建好的的登山步道,可以一直爬到山頂,單獨來此玩一天也是可以的!
?到達此處已經是下午的三點,游覽一個小時左右,返程!
109國道沿途彎道很多,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夜間行駛,尤其是對道路不熟悉的朋友,四點鐘返程,在天黑前駛離山區為好!
?懸空寺距離城區遠,而且游玩時間比較短,有來此一游意向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下此攻略,如果帶老人或小朋友,可以擇一個村落細細游覽即可!
沿途除了燕家臺,馬欄,還有收費的靈水舉人村與爨底下村可供選擇,返程路上,道旁還看到了天然冰瀑!
?我是叁月,用視頻與文字記錄行走的足跡圖片皆為手機拍攝,僅供參考,謝謝您的支持與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