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做“寧波不買車,青島不吃蝦,杭州不理發”。
這種說法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傷害,不過它也側面反映了問題。
尤其是“杭州不理發”,已經多次登上新聞,浙江電視臺《1818黃金眼》欄目是最大功臣。
最出名的一個案例發生在2018年8月,杭州小吳成了杭州理發貴的代言詞。
當年,小吳只是想簡單理個發,結果被免費體驗給忽悠了進去,這家店給小吳做了嫩膚、提取和鬢角護理服務,結果收費39000元,這個收費把小吳嚇傻了,直接選擇報警處理。
經過協商之后,小吳支付了2500元了事。就算最后只交了2500元,這個價格還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承受的價格。
這才有了杭州不理發的說法,雖然存在偶然性,但是杭州從此就背上了這個“理發貴”的鍋。
1
理發市場行情如何?
近日,吳曉波頻道專門發表了一篇對于理發價格感嘆的文章,標題是《正在失去的洗剪吹自由》。
文章主要為我們展示了一二線城市的理發價格,我將從商業的角度來淺析一下理發市場的亂象以及突破口。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小區門口的理發店幾乎每過一年就會往上漲一點。
最近因為捐款大火的鴻星爾克董事長吳榮照的微博被網友們扒了出來,早在2011年,吳榮照去理發的時候就已經收費25元了。
對此,吳榮照表示,就這價格還是VIP的折扣價格,比去年漲了5元,漲幅高達25%,不知道CPI有沒有將理發納入進去,如果有的話,不好意思,我給國家拖后腿了。
吳榮照去的理發店可能是比較高端的理發店,畢竟10年前的25元跟現在的25元還是差了很多。
那么現在的理發店都是什么價格呢?
特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價格最普通的理發價格都在40元左右,這里真的只是剪個頭發,很難做出很有創意的頭發。
二線三線城市的普通理發店價格也都在20-30元價格帶之間,這些都是入門級別的。
據了解,一些中端理發店的價格最低理發價格就是100元,如果想要再做一些造型,那價格就更貴了。一些高端的美發沙龍店,理發價格是500元起,進去一次消費上萬很正常。看看杭州小吳的收費單就知道了。
目前,倫敦中心的理發店價格洗剪吹在50英鎊左右,折合人民幣約449元。燙染價格是110英鎊左右,折合人民幣約980元。看看國內中高端的理發價格,再看看倫敦理發價格,你會覺得倫敦也沒有那么貴了。
可以說,現在國內一線城市的中高端理發店價格與歐美已經不相上下,部分店鋪甚至遠遠超過了歐美價格。
2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理發價格的上漲?
對于普通人來說,理發店賺錢也太容易了,不就是浪費一點時間洗剪吹一下嗎?全程幾乎零投入。
要知道的是,理發店人工成本是一項大的開支,每個人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不可能不開工資的。
我們以一般理發師每個月工資5000元計算,每個月上班天數是25天,那么一天的工資就是200元。按照二線城市20元洗剪吹一次計算,這名理發師需要每天剪10個頭發才能讓老板不虧本。
正常情況下,理發店的理發師每天剪頭發的個數在15-20個之間,如果除去房租、水電等成本,老板并不能賺太多錢。
相對來說比較賺錢的是燙染項目,一個普通的燙染都要300元左右,成本在30元左右。
有業內人士粗略統計過,一家理發店的人工成本占了50%左右,房租也在15%左右,剩下的才有可能是老板賺的。
說白了,理發價格的連年上漲主要跟人工和房租的上漲有關,跟這些成本是無法壓縮的,理發店只能通過漲價來增加收入。
如果才能從理發店的項目上賺到很多錢呢?
難道是漲價或者是開更多的店嗎?這些***都很難幫助我們賺到大錢。
要知道理發行業是一個剛需行業,然而現在卻沒有一家口碑極好的超級連鎖店,現在反而是比較好的進入機會。
具體做什么呢?一定不是去開店,因為疫情和洪水隨時都會讓我們關店,不確定性太大。
賺大錢的機會就是走線上線下模式,讓所有理發店鋪項目的價格透明化。我們以理發這個剛需項目作為入口吸引全國的用戶下載APP,通過提供一些賺錢項目,讓所有業余時間較多的用戶為你打工,模式類似于各種APP的極速版。
用戶在APP上賺到的錢可以兌換線下理發店的折扣券,最低0元理發。
這個項目是一個多方受益的模型,其中理發店獲得了更多客流,收入并沒有減少,而且可能增高;用戶可以通過APP賺取理發店的兌換券,再也不會感覺理發貴;APP則是賺到了用戶。
只要我們能夠有足夠多的用戶就非常有希望上市,最終通過股權實現變現,從資本市場賺大錢。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媒體思維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