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新中國實行了首次授銜儀式,這是***歷史上重要時刻,其實首次授銜應該是從1955年到1965年。除了在1955年授予的十大元帥,十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801位少將。后又分別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將軍銜。在1956年至1965年,又有不少的將軍晉升為少將軍銜,這些少將以及以上的將軍被稱之為開國將帥。
開國將帥一共有1614人,其中軍銜最高的是元帥軍銜,元帥軍銜是我軍曾經最高的軍銜,元帥授予的條件相當嚴格,朱老總等十人被授予了元帥軍銜,他們十人都是武裝起義的領導者和參加者,是各大根據的創建者和主要負責人
同時他們還是紅軍方面軍的主要領導,在抗戰時期他們一般都是副師長以上的干部,解放戰時期是各大野戰軍的負責人,這些苛刻的條件篩選之后,只有朱老總等十位符合,那么授銜的時候他們都是什么職務,誰的職務最高呢?
朱德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總司令朱老總是十大元帥之首,他也被稱為紅軍之父,朱老總參加了南昌起義并且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后來他和陳老總一起又領導了湘南起義,并且率領起義部隊上井岡山,成立紅四軍后他擔任軍長。
紅一方面軍成立后他擔任紅一方面軍中總司令,并且擔任紅軍總司令,不久就擔任軍委主席,所以在當時朱老總的地位就十分高。在全面抗戰時期朱老總擔任八路軍總司令。解放戰爭中他又成為***的總司令。所以朱老總從紅軍時期就是總司令了。
1955年9月,在授銜的時候,他被授予元帥軍銜,朱老總時任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總司令,是當時的最高軍職了,而且朱老總是我們當之無愧的總司令,無人可以替代。
彭德懷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副總司令、國防部部長彭老總在軍中的地位僅次于朱老總,他雖然沒有參加過三大起義,但是他卻領導了平江起義,建立了紅五軍并且擔任軍長,他帶著部隊在湘鄂贛邊轉戰數月,建立三省邊界革命根據地,后來率部來到井岡山和朱毛紅軍回合。
紅軍時期彭老總擔任紅三軍團的軍團長,紅一方面軍成立后他擔任紅一軍團副總司令員,軍委副主席,此時他的地位已經很高了。紅軍時期他是八路軍副總司令。兼任軍委副主席和總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彭老總擔任***副總司令,同時他還是一野的司令員兼政委,他在軍中的地位也十分高。
1955年9月,彭老總被授予元帥就那些,他當時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副總司令兼任國防部部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彭老總擔任志愿軍司令員的時候,指揮部隊多次戰勝武器精良的聯合國軍,打出了我軍的軍威,以及新中國的國威,是十大元帥中最善于打硬仗的元帥、
林總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這是授銜時期最年輕的元帥,林總畢業于黃埔四期,后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連長,后來到井岡山逐漸嶄露頭角,擔任紅四軍軍的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成為年輕的高級指揮員。
抗日戰爭時期,林總擔任115師的師長,是三大主力師的師長之一,解放戰爭時期他是四野的司令員,三大戰役他參加了兩個,功勞巨大。
1955年9月,林總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副總理,是最年輕的元帥,后來他又接替彭總擔任國防部長,主持日常工作。
劉伯承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訓練總監部部長劉伯承元帥被稱為軍神,他在參加革命之前就是川中名將,后來毅然走向了革命道路,南昌起義前他已經是國軍的軍長,在南昌起義中他擔任參謀團參謀長,后來到蘇聯軍校學習。
從蘇聯回到蘇區后擔任總參謀長的職務,在此期間他擔任過紅軍軍校的校長,為我軍培養了一大批干部,抗戰時期劉伯承擔任129師的師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戰例,解放戰爭時期他是二野司令員,率部解放大西南。
1955年9月,劉伯承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訓練總監部部長兼任南京軍事學院的院長,可以說當時劉帥促進了我軍的現代化,劉帥在建國后擔任軍事學院院長,極大提升了我軍指戰員的軍事素養,真正應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賀龍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賀龍元帥是南昌起義時軍職最高的一位,他是國軍的軍長,而且南昌起義的部隊大部分都是他的部下,南昌起義他是總指揮,后來他奉命領導了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組建了紅二軍團擔任軍團長,創建了湘西根據地。紅二方面軍成立后他擔任總指揮。
抗戰時期,賀龍擔任120師師長,是三大主力師長之一,解放戰爭時期他協助彭老總指揮了不少戰役,并且率領第十八兵團入川作戰。
1955年9月,賀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國務院副總理,賀老總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賀老總大公無私,在解放戰爭中將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部隊交給彭總,連主席都夸獎他。
陳毅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陳老總被稱為詩人元帥,他參加了南昌起義,并且和朱老總帶著起義剩下的部隊南下,并且領導了湘南起義,后來帶著部隊上井岡山,擔任軍委書記等職務,后來成為江西軍區總指揮。
抗戰時期,陳老總擔任新四軍的支隊司令員后來成為新四軍代軍長軍長,解放戰爭時期他是華野和三野的司令員,粟大將和他搭檔,一起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1955年9月,陳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軍委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兼任副總理,陳老總后來擔任過外交部部長,開創外交新局面,而且陳老總善于寫詩,當初的梅嶺三章是何等霸氣!
羅榮桓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元帥在十大元帥中,是政工的代表,他跟著主席參加秋收起義,后來在井岡山他曾經擔任紅四軍軍委書記兼政委,此后他多是擔任政治部主任的職務。
在抗戰時期羅榮桓先是擔任115師政治部主任母后成為政委,115師分兵他去了山東,壯大山東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四野政委,為解放戰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9月,羅榮桓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干部部長!他還是第一位去世的元帥,主席對他十分信任,在他去世后,主席發出國有疑難可問誰的感慨!
徐向前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總參謀長徐向前徐帥是十大元帥中的唯一一位北方人,他的一生可謂豐富,畢業于黃埔起義,參加了廣州起義,紅軍時期是紅四方面軍中的總指揮,是鄂豫皖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
抗戰時期,徐向前擔任129師副師長,后來成為八路軍縱隊司令員,在解放戰爭中他曾是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曾經以病體之軀指揮臨汾和晉中戰役。
1955年9月,徐向前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他還是***總參謀長,他是建國后第一任總參謀長,據說是毛主席欽點的。徐帥帶出的將軍有多少呢,據說在第一次授銜的時候,有一半的將軍曾是他的麾下。
聶榮臻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元帥起點很高,他是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參加了南昌起義,并且擔任軍黨代表,后來率部南下,他也參加領導了廣州起義,也就是說三大起義他參加了兩個。
在紅軍時期他曾經擔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和紅一軍團政委,在長征途中曾經指揮紅1軍團屢立功勛,全面抗戰時期他是115師的副師長,后來擔任師政委,分兵后他去了北方,開辟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擔任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華北軍區司令員。
1955年9月,聶榮臻被授予元帥軍銜,當時他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代總參謀長。后來聶帥主持國防工科委工作,為高尖端武器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聶帥的女兒也是一個將軍。
***元帥時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元帥的經歷十分豐富,他曾經跟隨過孫中山革命,畢業于云南講武堂,他是黃埔軍校的教授部副主席,十分有威望,南昌起義時他是第四軍參謀長,他挫敗了汪等人阻撓南昌起義的陰謀。
聶榮臻參加了廣州起義,并且擔任副總指揮,在紅軍時期擔任過總參謀長和紅一方面參謀長,在長征時期他擔任第一縱隊司令員,在抗戰時期他是八路軍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就是左權,他是左權的頂頭上司。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解放南方的戰斗。
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但是他擔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其實當時他還擔任訓練總監部的代部長,葉帥多次在緊要的關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這十大元帥授銜的時候,所擔任的職務都有軍委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這似乎是元帥的標配,其實這也確實如此。10位元帥一般都是中央軍委副主席或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所以說元帥的標配在當時就是軍委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要說職位最高的當屬朱老總了。除了這個兩個職務,朱老總還是***總司令,十大元帥全部都是軍銜,都有軍職在身,那就屬于***了,朱老總這個總司令地位很高,所以說當時職務最高的就屬朱老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