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勵志名言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論語》
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路途遙遠。把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可見,心中有理想,腳下的路再遠,也不會迷失方向。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
有智慧的人不會對事情感到迷惑;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被環(huán)境左右,也就不會憂愁和擔心;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么可以讓他感到恐懼。
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仁愛、智慧和勇敢。引申可理解為一個人要是有足夠的道德修養(yǎng),內心足夠強大,沒有什么能擾亂他平靜的心態(tài)。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學習上要廣泛涉獵;要仔細提問請教;要學會慎重周全地思考;要形成清晰的判斷力;要堅定地用學習得來的知識指導實踐。
4、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
——《左傳》
最上等的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yè),再其次是創(chuàng)立學說。這三者,即使過了很久也不會被廢棄,這就叫做不朽。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好學的人,離智者就不遠了;無論何事都竭盡所能去做的人,離仁者也就不遠了;知道羞恥的人,離勇者也就不遠了。
6、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一句話,成大事,不受點折磨怎么能行。吃苦,是成功的前提。
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況
千里馬(騏驥)一躍,也到不了十步遠;劣馬能走出很遠,成功的原因在于不停頓。可見,一個人即使不聰明,但有毅力、有恒心,就能達到目的。
8、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
這是北宋大儒張載的名言,意思是:為天地確立起生生之心,為百姓指明一條共同遵行的大道,繼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傳的學問,為天下后世開辟永久太平的基業(yè)。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煉才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堅持下來。
10,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洪應明
這句話是明代學者洪應明寫的一副對聯(lián),先后收入《菜根譚》和《幽窗小記》。意思是說我們走在奮斗的路上,肯定會有挫折榮辱,但不要過分在意,要有一顆平常心。
4首愿你學業(yè)有成的詩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臨江仙·柳絮》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上李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