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是松科、松屬植物。世界上的松樹種類有八十余種,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廣,如分布于華北、西北幾省區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華中幾省的馬尾松、黃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區的巴山松,以及臺灣松和北美短葉松,多數是我國荒山造林的主要樹種。松樹為輪狀分枝,節間長,小枝比較細弱平直或略向下彎曲,針葉細長成束。其樹冠看起來篷松不緊湊,“松”字正是其樹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樹冠篷松的一類樹。松樹堅固,壽命十分長。
三針一束的三葉松有分布于秦嶺、關山林區的白皮松、川滇地區的云南松、思茅松、華中華南引種的濕地松、火炬松等。四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少,僅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遜松是四針或五針束的。五針一束的松樹種類多,分布廣,有東北的紅松、西北西南幾省的華山松,還有喬松、廣東松、安徽五針松、大別山五針松、偃松、臺灣果松等。
松樹不僅有古壽星,而且有的形態奇特,安徽九華山有一古松,在主干3米處,分出3個分枝,中枝呈曲線上升狀,側枝之一側微曲且平緩下伸,另一側枝斜伸而略翹起,整個松如鳳凰展翅狀,人稱之為“鳳凰松”。江蘇連云港的云臺山上有一奇松,樹干全長約15米,干粗1米多,主干竟有8米多是臥在地面生長的,如臥龍之狀,幾度扭曲后又上升,成為一奇景。安徽黃山以有奇松聞名于世,如玉屏峰文殊院附近的迎客松,唐朝即已有記述,有1500多歲了,樹干中部伸出7.6米長兩大側枝,如展臂迎客狀。許多松都生在石縫中,樹身和枝干奇形怪狀。針葉又極短,這些都是黃山松。常以其形狀象形而名之;如倒掛松、飛龍松、龍爪松、連理松、蒲團松……
開以后,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后,才出現針葉,通常2、3、5枚成束,著生于短枝的頂端。每束針葉基部有葉鞘,早期脫落或宿存。葉肉組織中的樹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較恒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3種類型。
松樹最明顯的特征是葉成針狀,常2針、3針或5針一束。如油松、馬尾松、黃山松的葉2針一束,白皮松的葉3針一束,紅松、華山松、五針松的葉5針一束。松樹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葉成球果狀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單個或2一4個著生于新枝頂端,雄球花多數聚集于新枝下部。松樹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但花粉傳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發,使雌花受精,發育成球果(俗稱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實)。球果于秋后成熟,種鱗張開,每個種鱗具兩粒種子。
松屬植物中的多數種類是高大挺拔的喬木,而且材質好,不乏棟梁之材。中國東北的“木材之王”——紅松、北美西部廣為分布的高大樹種(高達75米)—西黃松、原產于美國加州沿海生長速度最快的松樹——輻射松、原產于美國東南部的濕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原產的加勒比松、廣布于歐亞大陸西部和北部的歐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樹種。
松樹可以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因針葉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貧瘠土壤,但以種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產力高。濕潤地區的松樹大多適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樹,如白皮松和油松,則能適應含鈣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樹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為外生菌根的菌絲體形成鞘,包圍著短的側根,有利于根系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因而誘發菌根發育對有些松樹造林的成敗至關重要。
大多數松樹不能生長在鹽漬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濱生長。但是有些松樹如由日本引種到中國的黑松,具有較強的抗鹽能力。
大多數松樹尤其是二針松是喜光樹種,耐陰性弱。其外形表現是樹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現為補償點低;在成林特性上多為先鋒樹種。當原始林遭到破壞或火災后,它們很易發展起來而占據***空間。如中國南部地區常綠闊葉林破壞后,很易由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但這些松林并不穩定的,當它們形成適當的森林環境后,又為一些比較耐陰的基本成林樹種出現的主要是山楊和樺樹等闊葉樹,而后才出現紅松,并由于紅松具有耐陰和長壽的特點,最后又恢復它的優勢地位。
除了紅松與山楊、樺樹的互相更替外,還有蒙古櫟(柞樹)與紅松互相更替的現象。
松樹對陸生環境適應性強。它們可以耐受-60℃的低溫或50℃的高溫,能在***的礦質土壤、砂土、火山灰、鈣質土、石灰巖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耐干旱、貧瘠,喜歡陽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鋒樹種。
中國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從松科來看,就能充分表現出華夏大地是名副其實的“裸子植物故鄉”。在中國廣袤的山林原野中,不僅生長著茂盛的松樹、落葉松、云杉、冷杉森林,而且在一些深山密林中還隱藏著許多極為珍貴稀有的松科樹種。
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中,松科植物就有39種,占總數(389種)的1/10。其中銀杉被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百山祖冷杉、金錢松等17種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黃枝油杉、樟子松等21種列為三級重點保護植物。
松樹除經濟用途外,由于其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還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它是中國很多風景區的重要景觀成分。如遼寧千山、山東泰山、江西廬山都以松樹景色而馳名。尤其是安徽的黃山,松、云、石號稱“三絕”,而以松為首。各地不少古松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密切聯系。如北京北海團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傳說曾被清乾隆封為“遮陰侯”;泰山“五大夫松”傳說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國人民把松樹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征。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戰勝困難的堅韌精神。
按照結構特征和材性,一般將松樹分為軟木松和硬木松。軟木松(即單維管束亞屬)比較輕軟,紋理均勻,強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漸變,少翅裂。硬木松(即雙維管束亞屬)比較重硬,紋理不均勻,強度較大,加工較難,早材至晚材急變,松脂含量高。但屬于軟木松中的海南五針松和華南五針松在強度和容重上接近于硬木松。松樹木材可供建筑、電桿、枕木、礦柱、橋梁、農具、器具、家具等多種用途。各種松木的纖維素含量約為50~60%,木質素為25~30%,為制漿造紙工業重要的原料之一。松樹也可用作薪炭材。
從松樹樹干割取松脂可以提取松香和松節油。松樹種子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含油量都在30%以上,其中具食用價值的有20種,如產于中國的有紅松、偃松、華山松等。紅松的種子還可入藥,藥名“海松子”,是一種滋養強壯劑。松樹的樹皮、種皮富含單寧,可浸水提取栲膠。樹皮經粉碎后,與其他原料混合,加壓可制成硬纖維板。此外還可從松樹針葉中提取松針揮發油。針葉中含有較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脂肪、蛋白質以及鈣、磷等多種礦質元素,可加工成飼料添加劑,用來飼養家禽、家畜。利用松枝、松根在窯內進行不完全的燃燒,可制得松煙(見木材干餾),用于制造墨、油墨和黑色涂料。松枝和松根還是培養名貴藥材茯苓的原料。
綜上所述,松針以其鮮為人知的驚人功效和覆蓋全國的豐富資源,必將成保健產業革命的標志性產品。
馬尾松的葉——松針有極大的藥用價值,最早由孫思邈發現,主要是清除人體自由基,可防暈車,可煨水、泡酒,延年益壽。
松樹全身是寶,樹干是用途極廣的木材,也是優質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而松針過去在采伐過程中基本是任其腐爛或焚燒,不僅浪費森林資源,而且容易引起森林火災,造成土壤酸化,招致病蟲害。松樹皮中雖有松脂,但收集松脂將付出沉重的代價而收益甚微,一株松樹一年只能采一次松脂,樹皮環狀切割之后收集的松脂只能銷售2元人民幣,十年共銷售20元人民幣,被切割樹皮的松樹不能成材,8-10年內會因為無養料途徑而枯死,所以破壞性采割,只能造成資源枯竭和浪費。而松針的采集屬于非破壞性采集(每季一次僅采1/3-1/4,或分片采集),對松樹的生長無任何影響,可變廢為寶。
松葉不僅有藥用價值用于防治氧化應激類及代謝類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糖尿病、中風、老年癡呆癥,而且有養生保健功效,松針中含豐富的氨基酸,多種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40多種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及粗纖維,可開發多種增強免疫、生發、降脂、安神,延緩衰老等類別保健食品、飲品和酒類,還可開發護膚品、洗發品、洗浴品、安眠枕等日用品。煮提過程無污染、無化學添加劑殘渣也是寶,可作飼料添加劑、有機肥料,亦可養殖磨菇,激活一系列產業鏈,振興醫藥、保健、養殖、化工飲料等行業,發揮科學技術帶動產業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