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是復述。
運用復述這個***鍛煉口才,我以前已經寫過相關的文章,但那些文章講述復述的好處和規則,至于復述的實操做法,則著墨很少。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說說,如何通過復述的方式來提升我們的口才。
復述的作用所謂“復述”,就是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把看到的、聽到的素材或資料,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結合自己的口頭語言表達出來。
復述跟背誦是不同的。
背誦是把材料準確無誤地背出來,而復述則是依據材料的框架,把相關的內容說出來。所以后者,不僅能夠鍛煉到自身的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夠鍛煉到你的思維靈敏度。
因為復述是一種“從記憶中提取信息”的過程,會涉及到你的工作記憶和短期記憶的能力。這些記憶能力,又跟我們的思維反應靈敏度有很大的關系。
當我們把看到的、聽到的信息,能夠流暢地復述出來的時候,那么這就代表,我們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都很強大。
所以,當你把一段材料,從“磕磕巴巴”的狀態,通過不斷的復述,變成“自然流利”的程度,你的口才和思維,自然就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而這個鍛煉,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你逛街的時候,看到某些商鋪的廣告標語,宣傳語句等,都可以做復述練習;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你也可以復述別人說過的話,說不定還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復述的好處很多,如果你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不好,說話又不是那么地流利,那么經常采取這種方式去鍛煉自己的口才,堅持一段時間,你自然就會看到自己的變化。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正確地運用這個***去鍛煉呢?
復述的三種形式復述的形式有很多,但大致分為三種:簡要復述、詳細復述和創造復述。
根據這三種復述形式,所以鍛煉的時候,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進行口才技能方面的練習。
接下來分別說明,三種復述形式的不同鍛煉***。
第一,簡要復述;顧名思義,所謂“簡要”,就是把看到的內容,抓住中心、突出重點,簡單扼要地說出來。這種復述形式,其實也沒什么難度。
當你要復述一個故事的時候,你只需要把前因后果大概地說出來,讓別人明白核心的主旨已經可以了。
當你要復述一段話的時候,你也只需要把這段話的核心觀點抽取出來復述,讓別人一聽就明白也已經完成任務。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你怎么跟沒有看過這個故事的人,復述這個故事呢?這時就可以運用簡要復述來構建表達。
你可以說:《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在非常寒冷的大年夜里去賣火柴,但是一根火柴都賣不出,自己又冷又餓,最后就把手上的五根火柴都點燃來取暖,通過火光幻想出各種美好的景象,包括美食和心疼她的奶奶,最后慢慢冷死在街頭。
這樣的復述,沒有太多詳細的描寫,也缺乏強烈的情感鋪墊,只是把故事的敘述脈絡大概講一遍。
當然,想要講得流暢,是要建立在你對于故事的了解和認知上面,否則,你連故事的脈絡都不清楚,就很難復述出來了。
只要你看了一篇很長文章,想要把它復述出來,你就可以把這篇文章的幾個重點抽取出來講述,這涉及到金字塔法則的運用。
例如一篇講述《如何養成好習慣》的文章,你就可以把文章中的一些技巧,簡單扼要地進行復述,你就可以說:
想要養成好習慣,第一點是從小事做起,第二點就是每天設定行動的時間,第三設置提醒機制諸如此類。
文章中可能會針對這三點做詳細的闡述,你刪掉闡述,講述相關的要點就可以。如果別人希望你能針對某個要點詳細講述,你才重點復述那個要點。
總之,根據談話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運用簡要復述,會讓你的表達更有效率的。
第二,詳細復述;詳細復述是一種比較接近原文的表述方式,一般都會按照文章的原有架構進行表達,但是運用的語句,則是變成自己的口語風格。
想要熟練用好詳細復述,就需要把材料多讀幾遍,弄清楚作者表達的思路,或者把文章的脈絡用幾個關鍵詞串聯起來,然后根據關鍵詞“還原”文章的內容。
而這個“還原”的過程,比起簡要復述,就能夠更進一步鍛煉到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記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了。
簡單舉個例子,例如下面這個素材:
現在的大學生太多了,有很多人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有些公司的老板還故意壓低薪資,沒有點什么真實本領的人,只能被迫接受,一邊工作還一邊嫌棄、抱怨。
所以,光會念書的話競爭力是不夠的,就算著名大學畢業,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找到滿意的工作,學校好一點不過是起點好一點,有好一點的敲門磚。
因此,除了學歷,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老板請你來可不是只圖你的學習成績好,那都是過去式了,老板需要你解決實際問題,一定要拿出自己的優勢,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這段素材,如果運用簡要復述,其實只是一兩句話的事情,如:
現在大學生太多了,只是會念書是無法突出自己的優勢,讓自己找到滿意的工作的。所以除了學歷,最好要有自己的能力,拿出自己的優勢,畢竟老板請你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為了顯示你的讀書成績有多好。
通過簡要的復述,你可以把這個觀點裝在自己的大腦里,以后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就可以把這個觀點拋出來,以便大家討論。
但是想要真正鍛煉到自己的表達能力,詳細復述的效果會更明顯一些。
那怎么詳細復述呢?你就可以結合自己的語言表達習慣,根據文章的框架來組織內容了。你可以這樣去說: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大學生已經越來越多了,以至于很多人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有些老板甚至還故意給你壓低工資,你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不得不去接受。自己也只能一邊工作,一邊抱怨。
所以,有時候光會讀書,對于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其實還不夠的。就算你是名牌大學畢業,如果沒有真本事,你也很難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畢竟學歷只是敲門磚,讓你的起點更好而已。
因此,除了在學歷上下功夫,你還需要從自身的能力上下功夫。老板是需要你解決實際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自身的優勢,無法展示自己的能力,你就很難從競爭者脫穎而出。
這就是對原文轉換的一種詳細復述。
在詳細復述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回憶起原文的內容,這會鍛煉到你的工作記憶能力。
同時,由于你不是“逐字逐句”去朗讀原文,你是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原文的內容,所以這就會有一個“組織語言”的過程了。怎么組織語言,才會更符合原文的表述,這又會鍛煉到你的表達能力。
最后,通過不斷重復又重復的復述,從剛開始的“磕磕巴巴”,到后面的“自然流暢”,你的口才流暢度也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那么綜合下來,只要你能夠把一篇文章從不流利、不熟悉復述到既流利又自然,你的表達口才就會因此得到提高。
這個鍛煉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呢?每個人都不同。
有些人可能復述四五遍,就能夠把文章流暢地復述出來,而有些人可能需要進行復述練習十來遍,才能夠讓自己說得更好,這取決于你自己的練習情況。但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這里分享幾個建議:
1,找一篇適合自己練習的文章,如你想提高自己邏輯表達的能力,就復述邏輯性強的文章;想提高自己抒情方面的表達,就去復述情感類的文章。
2,針對這篇文章,先大聲朗讀幾遍,弄清楚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說得不流利,哪些詞句需要調整為口語表達,直到自己朗讀時也能夠做到自然流暢。
3,詳細復述練習最好每天要做至少五遍,每次練習至少半個小時。然后思考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及時改善。
4,當你能夠運用詳細復述,自然流暢地復述出一篇之后,才換另一篇新的文章進行復述。這種練習,至少堅持一個月。
5,根據自己的練習情況進行反饋,看看哪些地方還需要繼續提高,再針對性練習。
按照這種方式去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你就能夠慢慢讓自己的綜合口才能力,慢慢獲得提高了。
第三,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其實跟前面兩種復述形式的基本做法沒什么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創造性復述,需要你對原材料的形式或者內容,進行某些調整和補充,例如加入自己的觀點或者看法等,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復述。
好比是前面的例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會讀書更重要”,你在復述的過程中,就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觀點了,如:
所以,有時候光會讀書,對于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其實還不夠的。我并不是說,讀書不好,或者讀書好沒用。畢竟讀書好也是你自身能力的一種體現。
我是說,不要滿足于自己讀書好這一項能力,就算你是名牌大學畢業,如果你除了書本上的學習之外,并沒有其他的真本事,那你也很難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畢竟學歷只是敲門磚,讓你的起點更好而已。
因此,除了在學歷上下功夫,你還需要從自身的能力上下功夫,培養自己除了讀書以外的更多能力,好比說是你的演講能力啊,人際溝通能力,對問題快速判斷和思考的能力,甚至office***的能力等,都要掌握一些。
因為老板請你來公司,是需要你解決實際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自身的優勢,無法展示自己的能力,你就很難從競爭者脫穎而出。
例子中紅色的字體,就是屬于你創造性的復述表達。這些表達,不是來自于原文的,而是來自于你對于該話題的認知和理解。
當你對于這個話題有了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之后,你自然就能夠生成自己的觀點,然后把這些觀點融入到當前的表述當中。
那怎么有效運用創造性復述進行鍛煉呢?三點建議:
1,思考原文對于該觀點的講述,遺漏了哪些地方,或者需要完善哪些地方;2,結合自身的經驗,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相關資料補充到當前的復述當中;3,通過旁征博引的方式,引用一些相關的例子和素材,擴充原材料的講述。堅持這樣鍛煉,這個過程,不僅會鍛煉到你思考和調動信息的思維能力,連自己如何融入素材的論證能力,也會得到鍛煉。
所以,平時堅持運用這個復述***,去鍛煉自己的口才,你就能夠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讓自己的思維靈敏度和口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