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日喀則)
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位于***自治區的定日縣、聶拉木縣、吉隆縣和定結縣,總面積為33819平方公里。
是以保護極高山生態系統、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灌叢草原生態系統,以及分布于其中的生物多樣性為主,同時保護當地***族歷史文化遺產等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2: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青海·玉樹)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3: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湖北)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是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保護區,它位于湖北省巴東縣、興山縣、房縣三縣交界處。
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地跨東經109°56′~110°58′,北緯31°15′~31°75′。
保護區1982年省***批準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1990年加***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主要保護對象為北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及特有、珍稀物種。
4:臥龍自然保護區----(四川·阿壩州)
臥龍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脈東南坡,距四川省會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
臥龍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第三大自然保護區。四川省面積最大、自然條件最復雜、珍稀動植物最多的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橫跨臥龍、耿達兩鄉,東西長52公里、南北寬62公里,總面積約70萬公頃。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生態系統及大熊貓等珍稀動物。
5:梵凈山自然保護區----(貴州)
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貴州省東北部的江口、松桃、印江三縣交界處,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8°45′55″~108°48′30″,北緯27°49′50″~28°1′30″。
保護區總面積4.19萬公頃,1978年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主要以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動植物為保護對象。
6:哈納斯自然景觀保護區-----(新疆·阿勒泰)
喀納斯綜合自然景觀保護區位于新疆最北部阿爾泰山南坡,布爾津與哈巴河兩縣境內,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和中國四國接壤的黃金地帶。
1980年經新疆自治區人民***批準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寒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生態系和自然景觀。
7: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廣東·肇慶)
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距離廣州市西南100公里,總面積約1133公頃。
保護區成立于1956年,是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是唯一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的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植被;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是華南地區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地區之一,被生物學家稱為“物種寶庫”和“基因儲存庫”。
保護區景觀獨特,有近400年記錄歷史的地帶性原始森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和其他多種森林類型保存完好,被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綠洲中的“明珠”。
8: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位于鹽城市區正東方向40km,地跨響水、濱海、射陽、大豐、東臺五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3′45″~121°18′12″,北緯32°48′47″~34°29′28″之間,區域面積為247260公頃。
1983年成立江蘇省鹽城地區省級沿海灘涂珍禽自然保護區,1992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更名為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灘涂濕地生態系統。
9: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云南·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位于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景洪、勐臘、勐海3縣境內。總面積2420.2平方公里。
它的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外矚目。
10:雞公山自然保護區----(河南)
雞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境內,桐柏山以東,大別山最西端,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批對外***的全國八大景區之一,雞公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區內森林茂密、生物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大鯢、長尾雉、香果樹等,是河南農林、師范、醫藥等高校教學和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