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觀父母
觀他
觀己
繼承與改革
原文
注釋
釋文
觀父母:
一個人的素養很大程度來自于父母,體現父母的教育之道,相聲演員郭德綱在其相聲《琴棋書畫》有段包袱: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出娘的手藝,說話辦事顯出爹的教養。言是戲言,理是真理兒,孩子身上會顯現出父母最真實的品性。我們觀人,也可以把其父母的言行作為觀人的一項。
觀他:
父母當家的時候,輪不到孩子做主,但是可以觀其的想法,舉例,如果父親行善舉,則順之,行不善,則規勸之。其當家以后,是否保留了父輩的那些優良傳統。
觀己:
明代書法家祝允明《讀書筆記》中說“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提醒善于觀察別人的人要首先觀察自己,善于觀察自己的人要首先觀察自己的心。觀心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