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和“類風濕”經常被大家混為一談,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什么是風濕病?
風濕病,也稱風濕性疾病。它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而是一組以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目前約有200多種風濕病,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脊柱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等。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
1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狹義上講,是風濕病的一種,是風濕熱引起的關節炎,表現為游走性關節疼痛,一般不會出現關節變形,血清中抗鏈“O”會明顯升高。所謂風濕熱,是由于感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發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引起風濕性關節炎外,還可以表現為皮下結節、環形紅斑、舞蹈癥、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等。風濕性關節炎與鏈球菌感染相關,所以需要抗生素治療。
2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病中常見的一種典型疾病,以慢性破壞性關節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常表現為全身對稱性多關節腫痛伴晨僵。
類風濕關節炎的幾個特點
_
全身多關節受累;_受累關節呈對稱性;_以小關節為主,雙手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病變最為常見;_伴有晨僵,時間通常>1小時(所謂晨僵,就是晨起后關節活動很不靈活,需要活動很長時間后才能緩解);_可出現關節畸形,比如紐扣花畸形,天鵝頸畸形,爪型手等。_血清中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陽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全身性疾病,除了關節炎,還可以累及肺、腎、心臟、神經系統等其他系統。所以,一旦發現類風濕關節炎,需要到專科門診就診,進行系統的檢查,評估有沒有多系統的損害。
待明確診斷、評估病情后,根據病情輕重及系統損害情況決定治療方案。若只有關節受累,一般需要非甾類抗炎藥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必要時需加用生物制劑治療。若有肺間質病變等臟器受累可能需要激素治療。
推薦科室:
風濕門診
作者|北京朝陽醫院劉洪彥
來源:北京114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