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彭英松
在新冠疫情封控區內,要求人員嚴格實施居家隔離、人員足不出戶、服務上門,但也有特殊情況存在,比如需要緊急外出就醫該怎么辦?最近成都市郫都區的一個例子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原本計劃在11月上旬前往市級醫院為3歲的童童進行疝氣手術的一家,因為成都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
5日晚上的天氣異常寒冷,正準備洗漱休息的一家人,卻被童童的劇烈哭聲驚動,孩子捂著肚子哭鬧不止,頓時打破了小區的寂靜。媽媽拉開孩子的褲子一看,“遭了,童童疝氣加重了”,由于小區已經進入封控管理,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她們不能自行帶孩子去醫院。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不斷刺痛著母親的心,媽媽隨即撥打了120急救***。
封控區域患者的救治需要到封控區域患者救治定點醫院進行。作為郫都區唯一的市級定點救治醫院,承擔郫都區所有中高風險、密接次密接人員救治工作的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接到120***后立即做好應急準備,出診人員迅速做好防護措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此時已是凌晨1點。
救護車上,焦急萬分的媽媽一邊安撫著童童,一邊向醫務人員訴說病情。了解情況后,急診醫生立即通知胃腸外科醫生做好封控區域患者的會診準備。
患兒到達醫院時,胃腸外科值班醫生殷志剛已在醫院隔離病區等候,迅速查看患兒情況,并完善相關檢查,“患兒疝氣已發生崁頓,必須進行急診手術,不然會導致組織壞死,后果不堪設想。”殷志剛解釋病情的同時,通知手術室在隔離手術間做好手術準備。
凌晨三點,征得家屬同意后,童童在隔離轉運床中通過專用通道迅速送到隔離手術間,胃腸外科主治醫師殷志剛、譚文勇穿好防護服,做好防護措施,手術順利進行。
整個手術過程不到二十分鐘,手術順利完成,童童一家人整晚久久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術后,在單獨的隔離病房封閉式管理,患兒從飲食起居到術后傷口觀察、病情觀察、臨床治療等基礎護理,由專人負責,實現全程閉環管理,保護患者和其他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安全。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童童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于8日康復出院。
“近日像童童這樣的情況很多,比如在封控區域有突然發作的孕婦、跌倒摔傷的老人、急診手術的小孩等等,封控區域患者我們都實行閉環管理,杜絕了可能的疫情外溢風險”郫都區人民醫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郫醫人”24小時“白+黑”連軸轉,一趟接著一趟地出診,以醫者仁心堅守防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著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