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白蝴蝶花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鳶尾科
屬:鳶尾屬
亞屬:雞冠狀附屬物亞屬
組:雞冠狀附屬物組
種:蝴蝶花
形態特征本變型的葉片及苞片均為黃綠色;花白色,直徑約5.5厘米;外花被裂片的中肋上有淡黃色斑紋及淡黃褐色的條狀斑紋;花柱分枝的中肋上略帶淡藍色。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可分為較粗的直立根狀莖和纖細的橫走根狀莖,直立的根狀莖扁圓形,具多數較短的節間,棕褐色,橫走的恨狀莖節間長,黃白色;須根生于根狀莖的節上,分枝多。
葉基生,暗綠色,有光澤,近地面處帶紅紫色,劍形,長25-60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漸尖,無明顯的中脈。
花莖直立,高于葉片,頂生稀疏總狀聚傘花序,分枝5-12個,與苞片等長或略超出;苞片葉狀,3-5枚,寬披針形或卵圓形,長0.8-1.5厘米,頂端鈍,其中包含有2-4朵花,花淡藍色或藍紫色,直徑4.5-5厘米;花梗伸出苞片之外,長1.5-2.5厘米;花被管明顯,長1.1-1.5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2厘米,頂端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波狀,有細齒裂,中脈上有隆起的黃色雞冠狀附屬物,內花被裂片橢圓形或狹倒卵形,長2.8-3厘米,寬1.5-2.1厘米,爪部楔形,頂端微凹,邊緣有細齒裂,花盛開時向外展開;雄蕊長0.8-1.2厘米,花藥長橢圓形,白色;花柱分枝較內花被裂片略短,中肋處淡藍色,頂端裂片繸狀絲裂,子房紡錘形,長0.7-1厘米。
蒴果橢圓狀柱形,長2.5-3厘米,直徑1.2-1.5厘米,頂端微尖,基部鈍,無喙,6條縱肋明顯,成熟時自頂端開裂至中部;種子黑褐色,為木規則的多面體,無附屬物。
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布范圍產浙江。模式標本采自杭州植物園。
生長環境生于山坡較陰蔽而濕潤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緣草地,云貴高原一帶常生于海拔3000-3300米處。
主要價值藥用為民間草藥,踴躍消熱解毒、消瘀逐水,治療小兒發燒、肺病咳血、喉痛、外傷瘀血等。
園林園林中常栽在花壇或林中作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