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可口可樂歷史的人都知道,最早的可口可樂是一種含有可卡因成分的飲料,問世之后,風靡全美國,二戰后更是成為全世界流行的飲料。直到人們后期意識到可卡因有嚴重的副作用時,可口可樂公司才幾經修改配方,去掉可卡因成分。
可口可樂為何在當初會選擇可卡因作為飲料配方,這并不是因為發明人黑心,而是在當時,可卡因并沒有定義為毒品,反而是一種風靡歐美的娛樂消遣藥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就將可卡因稱之為“富有魔力的物質”。
神奇的古柯葉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叢林里有一種歷史悠久的古柯科植物,屬熱帶山地常綠灌木,外形很像茶花,一般高1—4m不等。主產地在秘魯、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巴西和智利等國境內。這種植物與美洲古代的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早在3000年前,當地的古印第安人就有咀嚼古柯葉的習慣,他們將草木灰和石灰摻入古柯葉,然后放入嘴里咀嚼。因為這能幫他們解除疲勞、消痛祛病,還能增強抵御惡劣自然環境、高山反應、耐饑餓的應激能力。
另外,古印第安人還懂得使用古柯葉作麻醉劑。有圖像記載,南美部落的巫醫會用古柯葉和酒精對病人進行麻醉,然后用刀打開頭蓋骨,取出因意外造成的骨頭碎片。據現代考古證明,當時確實有很多病人通過這種麻醉手段后手術獲得痊愈。
美洲的古印第安人把古柯視為神賜的植物,是神明留給凡人的禮物。每當他們去大自然中與兇猛的動物搏斗時,都會帶著一袋古柯葉,隨時咀嚼,古印第安人相信古柯可以給自己神秘力量、驅除饑餓、減輕痛苦。
古柯葉直到現在還被南美洲的一些土著稱為“圣草”,這是因為這些地區的農業不發達,沒有足夠的食物食用,而古柯葉含有的豐富的植物堿和很多維生素和其他營養成分,咀嚼古柯葉會使得樹葉中的生物堿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對神經產生一定的麻醉作用,從而減輕人的口渴、饑餓、疲勞等感覺。
如今,用古柯葉泡制的古柯茶類飲料和小吃仍然是南美很多地方的重要飲食搭配,以至于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都正式要求聯合國廢除全面禁止古柯葉種植,以及咀嚼古柯葉的禁令。他明確表示,“咀嚼古柯葉是安第斯土著居民流傳已久,有著千年歷史的習慣,不能也不應該被禁止”。足以證明,古柯類植物在南美的地位非同一般。
古柯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讓它被世人了解,是在16世紀中葉,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之后。侵略者剛開始對當地土著咀嚼古柯葉則不屑一顧,因為他們忙著大肆屠殺印第安人,占領土地和搶奪金子。
直到后來,西班牙人看到咀嚼古柯葉的印第安人,長期在金礦和銀礦里工作,卻不會疲倦,而且很少需要食物和睡眠,才發現古柯的特殊作用。他們一方面自己學著咀嚼起來,另一方面把古柯當作商品與白銀運回歐洲。
真正讓歐洲人了解并接受古柯的神奇作用,是在1781年,玻利維亞的拉巴斯爆發的土著反抗殖民者的起義中,當時守城的西班牙士兵在軍糧不足的情況下,硬是靠著咀嚼古柯葉支撐很長的時間等到援軍來解圍。
消息傳到歐洲后,馬上就有人建議用古柯葉來解決歐洲的饑荒,同時一些學者建議讓長期航海的船員多食用古柯葉,不僅能增強船員的體力,同時又能讓古柯葉取代酒精,解決船上酗酒的問題。于是,咀嚼古柯葉的潮流就在歐洲快速彌漫開來。
可卡因的誕生古柯葉的神奇作用,讓歐洲的科學家們產生了濃重的興趣,紛紛對其展開研究。可卡因正是從古柯葉中提煉出來的生物堿,但到底是哪位科學家首次提煉合成,至今仍然是一個令人爭論不休的問題。
第一種說法,由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在1855年首次從古柯葉中提取出麻醉成分,并命名為可卡因。第二種說法,由奧地利化學家紐曼,在1859年從古柯葉中精制出更高純度的物質,便命名為可卡因。無論哪種,都說明可卡因誕生于19世紀。
1878年,美國也有醫學家也從古柯中提煉出可卡因生物堿。兩年后,有“現代外科學之父”之稱的霍爾斯特德教授,將可卡因制成局部麻醉劑,用于眼科手術表面麻醉和神經叢注射局部麻醉。
而讓可卡因成為大眾嗜好的娛樂消遣藥物,是來自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推薦,他不僅認為可卡因是局部麻醉劑,還是******劑、抗抑郁劑,并在其后很長時間里用于治療幻想癥,因此他將可卡因稱之為“富有魔力的物質”。
在弗洛伊德的影響下,歐美的新聞媒介將可卡因吹噓得神乎其神,聲稱可卡因不僅能治療疾病,還是擺脫饑餓、睡眠和疲勞的神器。在美國,一些醫生直接用可卡因治療***和酒精的成癮依賴。
《波士頓醫學雜志》報道“適量使用古柯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大有裨益”?!吨委煂W學報》報道“無論有沒有***癮,人們都感到想要嘗試一下古柯。情緒低落時用上點無害的藥物是必不可少的?!泵绹窠泴W協會宣稱“一個抑郁寡歡,沉默寡言的病人,背負最深沉的哀痛或是悲傷的人”在可卡因的作用下也會停止抽泣,高興起來。
到了19世紀末期,人們濫用可卡因達到了全盛時期,特別是在美國。從各種病痛到物質成癮都用其醫治,可卡因成為了“神奇的藥物”,并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而一些商人從中發現商機,把可卡因捧為強壯補藥摻進飲料、糖果和粉劑中使用。
可口可樂與可卡因可口可樂的發明者叫約翰·彭伯頓,他有一個叔叔,是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南方名將,以堅守維克斯堡47天而出名,期間連老鼠都吃光了,才開城投降。北方軍的將領們,對他非常欽佩,后來通過交換戰俘將他釋放。
約翰·彭伯頓沒叔叔那么風光,還是一個倒霉蛋,他的身份是一個普通士兵,在戰爭中受了重傷。在治療期間,由于醫生的大量濫用,導致其對***上癮。退伍后,約翰·彭伯頓一直在戒毒和吸毒之間徘徊。
***與***一樣,上癮都非常難戒,雖然約翰·彭伯頓一直想戒掉***癮,卻始終沒有成功。他認為靠直接戒除基本不可能,需用用其他物質來替代。后來,約翰·彭伯頓真的找到一種能逐步止***癮的東西,就是當時在歐洲非常流行的古柯酒。
根據美國法律,在當時咀嚼古柯葉和喝有古柯成份的酒,并不違法。古柯酒中含有微量的古柯堿,對人體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傷害,也不算是真正的毒品,卻有相當的興奮神經的作用。歐洲有很多這類的酒,最有名的就是法國古柯酒。
此時,約翰·彭伯頓不僅戒掉了***癮,并從中發現商機。他試著調制出自己的古柯酒,取名為法國紅酒古柯。經過嘗試,約翰·彭伯頓宣稱自己的古柯酒,不僅讓人有強烈的興奮感,更會******高漲。于是,他給自己的古柯酒取了一個外號-最好的壯陽藥酒。
正當約翰·彭伯頓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他的霉運又一次來襲。研發來的那一年,美國出臺著名的禁酒令,所有酒精類飲料都禁止銷售。這道法令,幾乎判了約翰·彭伯頓商業計劃的死刑。
不死心的約翰·彭伯頓想方設法的尋找其他物質取代酒精,他發現當時的人們都愛喝甜的糖水,便大膽采用糖漿摻合可卡因***成飲料。但沒有酒精,僅靠微量的古柯堿并不能讓人興奮。
約翰·彭伯頓抓耳饒腮,又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將產于非洲的可樂果,加入含有可卡因的糖漿飲料。這種可樂果含有令人興奮的***,加上讓人興奮的可卡因,飲料有了足夠強的興奮作用。
后來經過多次調試,這種用可卡因、可樂果、蔗糖、食用油和香精等配成的新飲料煉制出來了。約翰·彭伯頓將第一杯飲料加上冰塊,喝上味道非常好,準備倒倒第二杯時,助手一不小心誤將蘇打水倒入,沒想到味道變得更好了。
新的飲料沒有名字,約翰·彭伯頓與合伙人羅賓遜把古柯(Coca)和可樂果(Kola)的字母結合,為了整齊劃一,又將Kola的K改C,然后在兩個詞中間加一橫,于是聞名天下的可口可樂(Coca-Cola)就此誕生。
1886年可口可樂,號稱無酒精飲料正式上市,第一份可口可樂售價為五美分。在銷售的第1年,可口可樂僅售出了400多瓶,隨后卻火紅起來。因為美國人發現這種飲料雖不含酒精,卻可以帶來同酒精類似的效果。一時間,原來的酒鬼們紛紛喝起了可口可樂。
然而隨著可卡因的日趨流行,其成癮問題也日益增長,一些可卡因中毒致死的報告引起了美國***的關注,可卡因開始受到限制使用。1903年在飲料中使用成癮性藥物受到批評,同年可口可樂公司在配方中去掉了可卡因,但名字中的古柯(Coca)卻得到保留。
可卡因濫用史面對日益增多的可卡因濫用群體,1914年,美國聯邦發布哈里遜麻醉劑條例,禁止將可卡作為麻醉劑進行銷售和使用,該條例有效地遏制了可卡因的濫用。到了20世紀60年代,當時社會上大多數人已逐漸停止把可卡因作為消遣藥物使用。
然而,到20世紀60年代末,嬉皮士運動再次掀起娛樂用藥***,享有“藥之香檳”美稱的可卡因再次受到青睞。許多青少年認為吸食可卡因是瀟灑、時髦乃至勇敢的特征。甚至在當時美國的電視中還可以看到、聽到科學家大談可卡因產生強烈而異常欣***的節目。
到了80年代,可卡因更加聞名遐邇,為了進一步提升利潤,毒販們不斷生產更高純度的可卡因,于是黑市上出現了通過對可卡因提純而成的“可烈可”新品,受到了可卡因濫用者的歡迎,據說它已充斥了美國和歐洲市場,而且正在向全球發展。
“可烈可”是一種增效可卡因,吸毒者們稱其為“石子”、“棒球”、“霹靂”,因為他們吸食的時候會聽到清脆悅耳的爆裂聲?!翱闪铱伞北纫话憧煽ㄒ虻?**來得更快、更強烈,成癮所需時間更短,個體對于“快克”的渴求程度也更強,因此危害也更大。
可卡因的危害盡管在1914年可卡因與***、***一起受到管制,各國***頒布了食品和藥品的法律法規,嚴格規定可卡因不能加入非處方藥品和食品中,所有專利藥品必須準確標明成分。為了扼制可卡因的濫用,世界衛生組織在當時甚至發出禁止飲用古柯茶的禁令。
但此時的可卡因在歐美已經擁有了大批吸食者,而全球每年的可卡因、古柯葉、古柯糊的產量逐年持續上升,西歐、美洲、獨聯體國家、澳洲、非洲和西亞地區的以色列、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家吸食可卡因群體數量也呈上升趨勢。
可卡因能阻斷神經傳導的奇妙作用,可以***大腦皮質,產生欣***及視、聽、觸等幻覺。在醫學上可卡因一直可以用于局部麻醉劑和止血劑,直到至今還有應用于眼部、鼻腔、頸部、喉嚨和氣管等精細部位的手術,以及治療牙痛和哮喘。
被濫用成毒品后,可卡因對身體傷害極大。除了能讓人快速上癮,還會導致嚴重失眠、食欲不振、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高熱、酸中毒、癲癇發作、惡心及消化系統紊亂等癥狀,甚至出現因病變導致的偏執狂型精神病,大劑量服用后會***脊髓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可卡因的毒性直到20世紀初才逐漸披露出來,當時醫學界確指出可卡因會成為具有成癮性的有害藥物,但為時已晚,加上當時商人利欲熏心的操作,讓可卡因逐漸發展成為與***并列的具有毀滅性的毒品。
盡管我國沒有大規模可卡因濫用的問題,但更應該清楚,可卡因本是一種效果良好的局部麻醉劑,卻因為人類的濫用,才讓其發展成為毒品。只有吸取教訓,才能避免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